分享

黄胄《巡逻图》

 阴山工作室 2015-09-04


黄胄《巡逻图》
黄胄 巡逻图 纸本设色 北京匡时2013秋拍  成交价4542.5万元


作品鉴赏

黄胄是我国20世纪中后期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画、动物画意态生动、简括传神,富有浪漫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探索方面获得了巨大突破,开中国画坛---代新风。
本作品表现军民联防,黄胄曾做过同题材作品数幅,最早的一幅作于1958年,题作《祖国的眼睛》。此后此题材的作品更名为《巡逻图》,其中一幅是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点名让黄胄画的。1962年元旦前后,黄胄又画了二三幅《巡逻图》,此作为其中之一。


黄胄《巡逻图》
黄胄 巡逻图 局部

本幅以仰视角度突出表现了几个巡逻军人骑着高头大马行进在风雪弥漫的荒原上的情景,构图饱满,色彩厚重,在浑莽的视觉中蕴含着一种巨大的张力,相较于1958年的《巡逻图》更为深远老辣,空间感的处理更成熟,整幅传达出一种波澜壮阔、扣人心扉的气魄。他的造型能力、用笔,他的身体状况,都在这张画上表现出来,这是他高峰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迄今我们在市场能够看到的黄胄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
黄胄以速写式的笔法刻画出巡逻边防的解放军战士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黄胄先用速写的方式简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天气寒冷、狂风呼啸,皑皑雪山连绵起伏,巡逻分队顶风冒雪前进,流动的势能充满整个画面。画家有心安排了主次分明的画面结构:突出表现了往高处行走的解放军战士的生动形象,其余逆向归来的战士们都做虚化处理,两个方向的巡逻队伍既有对比又有呼应,形成了一个由右上至左下的动势,整幅画面保持了一气呵成的流动气势。


黄胄《巡逻图》
黄胄 巡逻图 局部

《巡逻图》最精彩处在于画面主体的三位解放军战士和马匹的描绘,三位巡逻战士身着军大衣、头戴棉军帽,不畏严寒、意气风发的骑在马匹上前进,充盈着野性的矫健,大气磅礴。正面战士的动态尤为精彩,他挺直身躯、目光炯炯的正视前方,彷佛发现了可疑之处,呼唤前后方的战士进入警惕状态。前方的战士扭过头来跟他进行交流,其身后的战士则立即刹住了马匹、往相同方向看去,马匹由于突发情况做出腿部弓曲、头部扭转的动态。中间的战士作为一个主轴将这些动势整合,使得画面灵动而不散乱,松弛又浑然一体。黄胄以精准灵动的笔法刻画人物形象,使之成为画面的题眼,将这股流动之气凝结于人物的神情动态之中,呼之欲出。画面对于几匹骏马的刻画同样精彩绝伦,尤其是位于画面正前方的黑色骏马,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在画马的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这得益于黄胄长期深入生活进行写生的实践经验。


黄胄《巡逻图》
黄胄 巡逻图 局部

黄胄人物画的特色在于对传统审美标准的反叛,其笔下的人物多热情奔放、乐观进取,反映了乐观的理想主义情怀。整幅《巡逻图》,黄胄以充沛的激情使画面保持一气呵成的气势,糅粗犷、泼辣的速写线条于国画用笔之中,既保持了速写中的鲜活与激情,又加强了水墨语言的表现性,增强了笔墨的张力,使画面飞动而热烈,给人一种痛快豪爽的气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巡逻边防的解放军战士的艰苦生活和坚毅品质,实可谓黄胄人物画的上乘之作。


作品资料

作者  黄胄  
尺寸 206×300cm
创作年代  1962年作
估价  RMB  22,000,000-25,000,000
成交价 RMB  45,425,000 
专场 澄道——中国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 2013-12-04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黄胄《巡逻图》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