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长江1】夜游张飞庙

 香树园 2015-09-05

夜游张飞庙——图说张江(1)

忠言 /文图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长江南岸重庆市云阳县境内的飞凤山麓,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 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长江南岸重庆市云阳县境内的飞凤山麓,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因三峡工程建设,为保存这一重要人文景观不被淹没,国家投入资金4000万元,把这一古建筑群整体搬迁到长江上游距老庙32公里处。

张飞庙也是三峡库区唯一一个远距离整体搬迁的文物单位。2002年10月8日闭馆拆迁,溯江而上30公里,从原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搬迁至盘石镇龙安村,2003年7月19日“搬旧如旧”的新张飞庙正式开馆。

迁建后的张飞庙与云阳新县城隔江相望,相映增辉。庙内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助风阁、杜鹃亭等,构成一组宏伟壮观、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庙外有许多上书“张”字大旗,迎风猎猎起舞。走入庙内,一楼入目皆为名人字画木刻。庙中不但建筑独特,收藏的书、画、雕、刻亦有“三绝”之誉:文绝世、书法绝世,雕刻绝世。

张飞庙是一组完美的古建筑群。这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庙宇,依山取势,坐岩临江,张飞庙经过历代整修,汇集了历代建筑的精华。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诸多朝代川东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结义楼、得月亭、正殿等10多处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汇集在这里,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立体画,有“巴蜀胜景”之美誉。

张飞庙内现存着大量的书法珍品。远至汉唐,近至明清,无数名人墨客在这里挥毫抒情,赋诗留联。现在馆内收藏的碑刻、楹联、匾额、字画等800多件,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汇集了各种书画珍品。既有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等的手迹,还有岳飞泼墨挥毫的前后《出师表》,郑板桥清雅的竹、石、兰等,庙内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不少为国内外所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勇毅刚直的唐代诗人杜甫曾客居云阳留下了“云安有杜鹃”的诗句。






桃园三结义





杜甫塑像













夜市

云阳夜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