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书衰落史

 华山论剑802 2015-09-05
“我们美术协会,连环画艺术协会开过几次会讨论中国连环画的现在和未来。主要的观点是:连环画已经成为一种速成化石,它从生机勃勃到成为化石只用了20年左右。”中国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连环画艺术博物馆馆长杨宏富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化石?有那么严重吗?不是有许多出版社还在出新的连环画么?
  
  浙江少儿出版社副总编陶文杰告诉记者说:“今天出版连环画,许多是以前的旧版重版,目的已经不再是给小朋友看的,而是面向收藏人群。这个市场不是正常的阅读市场,而是怀旧情绪所产生的市场。今天,新版连环画成为稀罕,而几千本已经是很高的印刷数量了。”
  
  1982年全国出版了8.6亿册连环画,有2000多种。而到了今天,某出版社再次出版连环画竟然成了文化新闻。这种反差是如何出现的?这个巨大的读者群是如何消失的?连环画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吗?
  
  简单的一句“阅读兴趣变化”或者“动漫冲击的结果”显然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试图通过连环画老作者、老出版人的回忆,揭示这一“速成化石”的诞生过程……
  
  1977—1983兴盛正当时
  
  连环画是我国独有且历史悠久的出版物,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兴起。
  
  “文革”开始后的几年里,连环画的创作与出版同其他出版一样,进入了停滞阶段。因为让一本新书出版非常之难,这一时期连环画的特色是:品种不多,但印数却不少,往往一个品种推出后各地竞相租型,反复加印,印数动辄三四十万册。
  
  1977年“文革”结束,连环画开始进入一个黄金阶段。在那个美术市场几乎不存在的年代,连环画的稿酬将一批最优秀的作者聚集到自己旗下……
  
  1980年,上海知青杨宏富回到上海,进入一家纺织厂做工人。他是一名绘画爱好者,不管生活多么严酷,他都不曾中断绘画练习。初回上海身无分文,生活比较窘迫,他想到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来获得一点额外收入。但当时的绘画市场基本不存在,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出售自己的画作。这个时候,能够通过绘画获得报酬的途径只有一个—连环画。
  
  杨宏富无师自通地摸索着画了自己的第一本连环画《长长的乌拉银河》,找到出版社,出版社告诉他,当年他们出的连环画很多,其中有一本《祖国啊,母亲》与其内容重复。虽然《长长的乌拉银河》不能出版,但欣赏他绘画才能的编辑很快让他和另一名老画家合作画《海伦·凯勒》。因为双方风格不同,一年以后,已经基本成型的书流产了。
  
  杨宏富的处女作《天职》在连环画报发表后,他的作品出版开始比较顺利起来。进入圈内后,他发现,自己早先的几次失败经历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导致的。
  
  一幅连环画6元钱,每年可以画100幅左右,收入600元。这个数字在当时那个很多人月工资只有50元出头的年代是相当可观的。再加上没有其它的发表渠道,很多画家为了拥有观众和读者,也把精力投入连环画。浙江少儿出版社副总编陶文杰向记者讲述了许多当年的连环画作者的辉煌今天,其中包括省部级高官数位,国内知名教授若干,至于作品现在几万几十万一幅的画家,更是很多。
  
  这些画家中的很多创作都相当认真,杨宏富当年就知道华三川创作《白毛女》时到太行山山沟中体验生活;沈尧伊画《地球的红飘带》时沿着长征路走了两次;贺友直画《山乡巨变》时在湖南益阳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并且进入角色,自己做出各种动作、表情画进作品中。杨宏富本人也曾经为画一本农村题材连环画,到山东农村与老乡同吃同住一个月。杨宏富说对一个认真的作者而言,连环画创作是残酷的,接下一个脚本就如同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虽然接下一个一二百幅的脚本时看到钱一样高兴,但随后的工作就非常琐碎艰辛。要画人物就得搜集他所在朝代、国家的服装资料,画战场就要搜集武器资料,画风景就要知道当地地形,非常复杂。
  
  1983—1985跑马书自毁长城
  
  杨宏富说,事实上,在国外的动漫大举进入中国之前,连环画就已经衰落了。
  
  这种衰落是因为“跑马书”的出现。跑马书,顾名思义,就是创作得很快的书,因为跑马的速度快所以将二者联系起来。杨宏富说当时他们见面打招呼都开玩笑说;“今天你跑了没有。”
  
  画家们最初只是在向现有的材料条件妥协,当时有说法是:“外国古代最易,当代现实最难。”杨宏富说:“画外国题材很多时候就好像在画鬼,因为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样子,所以容易画,画古代的也容易,最怕现实当代的,人们都能看见,画不好就出问题了。”于是,许多画家画连环画的时候,凭借的是有限的资料和自己的想像。
  
  这样的连环画倒也没有招来太多的非议,杨宏富说:“真正的史学家不会很在意这些东西,而一般的老百姓本来就是看着玩的,那些错误他们也就很宽容地当做‘戏说’了。”
  
  随后出现的情况就变得恶劣起来。杨宏富说:“根源有两个,一个是连环画在美术界的地位一直不高,即使在只有连环画能卖钱的时候,即使大家都去画,仍然有很多人从心底里觉得连环画的地位不高,不能和国画、油画相比;有了第一个根源,第二个根源造就恶劣结果的条件就成熟了,第二个根源就是钱的诱惑。”
  
  最先堕落的是出版社,他们每本书一印就是多少万册,印多少就卖出多少,一本有一本的赚头,于是出版社就希望不停的出新书,越快越好。出版社催作者,作者本来就是论幅拿稿费的,既然出版社降低要求希望提高速度,那么作者自然就开始以一个月一本书的速度画连环画。杨宏富说:“一个月甚至不够一个认真的画家搜集资料。”
  
  作者们不顾质量,于是连环画的质量迅速下降,外国的无论哪国一律一种建筑,古代的无论哪朝一律明清服饰。到后来,描写战斗场面的画面只有人物没有背景。最后,人物开始变形,甚至在同一本连环画中出现同一人物前后形象不一致的现象。
  
  读者开始不满,出版社、作者很多接到抗议信件,但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假象下,这些情况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
  
  1985年,读者的耐心到了极限,积压已久的矛盾爆发了。先是市场上的小人书卖不动了,与此对应出现的是出版社的库房里出现了积压如山的小人书。杨宏富感受到的情况是:“刚画了一半,出版社突然来通知说不用再画了,不出了。后来画家朋友们在一起一对,发现大家都是在同一时间段接到了不同出版社的类似通知,而且还是全国性的。不但是新小人书不出了,已经印刷的小人书的印刷数量也从动辄十几万减到了几千本。”
  
  “跑马书”毁掉了连环画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信誉。
  
  上世纪80年代末之后
  
  动漫的“入侵”
  
  1987年前后,日本动漫进入中国,关于日韩为代表的外国动漫在中国的迅速流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乘虚而入,一种观点认为动漫流行是历史必然,中国落后自然就只有先引进外国。
  
  浙江少儿出版社副总编陶文杰说:“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追求,科技进步了嘛,这个是谁也无法拒绝的,那些有声音能动的东西自然比静止的东西更能够吸引孩子。另外生活的节奏加快了,人们喜欢看新的能动的东西。”
  
  而杨宏富认为主要的问题其实不在这里,而在于兴趣和风格,而连环画本身不但是一种静止的页面,更是一种完全中国化的绘画风格。1987年前后,“80后”一代进入小学,这时候连环画不景气,日韩动漫占领市场,于是这些孩子从小兴趣就被培养到动漫上,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一代人的兴趣被改变。而他们不但是读者,更是电脑制作兴起后的动漫创作主力军。于是中国的动漫失去了个性。
  
  浙江少儿出版社副总编陶文杰说:“我认为是科技改变了一切,就如同广播、电视、网络的出现一样,动漫取代漫画书籍最终是一种形式。”
  
  杨宏富说:“能动的动漫取代静止的图画书固然是一种趋势,但是能动的动漫用什么风格来画,是用中国传统的连环画风格还是外国的夸张动漫风格,就不一定是必然。”杨宏富认为,国外传入的动漫书籍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其本身是以画为主的,用画来讲述一切,而中国传统的连环画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本身图画语言不丰富。二者各有所长,本身是可以较量一下的,但是可惜中国连环画自毁长城放弃了机会。
  
  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丁丽洁则认为,动漫取代连环画是因为人们天生的惰性。电视上的动漫表现出了一切,而书上的动漫也是情节缓慢,一个镜头旁边还有很多细节,而中国传统的连环画幅与幅之间有跳跃,需要人们去想象。而人们有意无意之间不愿意去动这个脑筋。
  
  ■关于复兴
  
  没有了注视也要继续前行
  
  连环画的复兴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讲,直到今天。
  
  浙江少儿出版社副总编陶文杰说:“复兴的可能性不大,今天看起来连环画已经完全成了收藏品了。”浙江少儿出版社曾经做出努力,出版了绘画本的《中国通史》,但很快出现了滞销。陶文杰说:“在音像制品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在网络上到处都是书和图片的今天,书籍本身生存都遇到挑战,更不要说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小人书了。”
  
  杨宏富也认为复兴几乎不可能,因为没有人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首先是优秀的作者改行了。当年依靠画连环画赚钱的作者,今天大多去画国画或者油画了,连环画如果认真画是非常花时间的,两天画一张稿费只有几十块,而且又不受美术界重视,不能带来声誉,所以没有人愿意画。杨宏富说曾经占全国小人书产量一半以上的上海,20世纪80年代画连环画并坚持到今天的,只有他和叶雄两个人。而他为了继续画连环画,很多时候需要跟着形势走,比如他近年最畅销的一本书卖了5万本,是画邓小平的,出版前就有很多教育机构预定了。而其它连环画,最多只印了5000本。
  
  杨宏富尝试过一次画动漫,但发现那种变形的风格很难摹仿,只能是“搬来主义”。从此不再尝试,但他又悲哀地想起,画动漫出身的青年们画连环画的感觉估计也差不多。而国内现在几乎没有30岁以下的连环画家,连环画以后就断层了。
  
  其次是出版社根本不想投入。某出版社出了一套三国的动漫,全部是日韩风格。出版社找到作者的时候就告诉他要画成流行风格,因为年轻人就喜欢看这个。杨宏富说:“兴趣是培养出来的,画传统风格的动漫,有可能前10本都没有人看,但可能第11本就有,但是这个培养兴趣的前期投入,没有人愿意做。”
  
  杨宏富说自己现在还坚持画连环画是因为很多人都盯着他,他不能放弃,否则别人更没有信心。而现在出版社都是论版税给钱,以连环画现在的销量,收入很少。为了维持生计,他也要画些国画去卖。看到画一天的国画比画两天的连环画贵几百几千倍,他也很无奈。
  
  而那个从2000年就获得国家批准建立的中国连环画博物馆因为非常复杂的原因,至今仍然处于筹备阶段。
  
  优秀小人书不完全手册
  
  1949-1966年:
  
  刘继卣的《东郭先生》、《大闹天宫》、《武松打虎》、《鸡毛信》、《穷棒子扭转乾坤》;华三川的《白毛女》、《青年近卫军》、《王孝和》、《永不消逝的电波》、《刘胡兰的小故事》;王弘力的《十五贯》、《天仙配》;刘旦宅的《李时珍》、《屈原》、《木兰从军》、《破釜沉舟》;程十发的《画皮》、《胆剑篇》、《孔乙己》、《列宁的故事》;戴敦邦的《红楼梦故事》、《陈胜吴广》;王亦秋的《杨门女将》、《兰亭传奇》;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英雄小八路》、《列宁在1918》、《黎明的河边》、《红岩》;贺友直的《山乡巨变》;王叔晖的《西厢记》、《杨门女将》、《孔雀东南飞》、《红楼梦》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60册)。
  
  1978年以后:
  
  1978年《铁道游击队》、《热爱生命》、《李时珍》、《江姐》、《李自成》;1979年《伤逝》、《药》、《郑成功收复台湾》、《逼上梁山》、《万里送礼》;1980年《白光》、《牛虻》、《十二品正官》、《为奴隶的母亲》;1981年《流浪者》、《第二次握手》、《逼上梁山》、《说岳全传》;1982年《李尔王》、《神秘的大佛》、《哪吒闹海》、《唐伯虎》;1983年《聊斋故事》、《鹰拳》;1984年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血写的爱情》、《马半仙》;1985年《十二寡妇征西》……
  
  小人书编年史
  
  1899年,文益书局石印的《三国志图》收入绘画二百余幅,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卷首绣像,成为中国“小人书”的前身。
  
  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陆续出版了《连环图画西游记》《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岳传》等,第一次使用了“连环图画”的称谓。
  
  1929年受有声电影的影响,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模仿电影,普遍在画面上用人口“冒气”,并在其中添加人物对白。
  
  1932年前后,上海出版连环画的大小书局已达30余家,占到了书局总数的一半。连环画家中也有了大致的分工,有专绘人物者,有善添背景者。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张光宇、丁聪等大画家在30年代时都曾从事过连环画的绘制。
  
  1950年,国家在文化部艺术局成立了以出版连环画、年画等美术普及读物为主的大众图画出版社。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
  
  1952年,上海成立的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后改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专门设立了连环画编辑室,与此同时,上海又将190家私营出版社整顿合并,成立了新美术出版社,专门从事连环画出版。
  
  1957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2200种,总印数达1.06亿册。1951年至1956年全国的累计出版过万种,印数达2.6亿册。为鼓励创作,1963年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共同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53部作品获绘画奖。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间,连环画出版进入停滞阶段,品种不多,但印数却不少,往往一个品种推出后各地竞相租型,反复加印,印数动辄三四十万册。
  
  1977年开始,连环画进入喷发阶段,1977年至1980年,全国共计出版连环画3000余种,总印数达10亿册。
  
  1983年全国出版连环画共计2100种、6.3亿多册,达到了全国年出书总数的四分之一,连环画成为了一种名副其实的大众文化形式。
  
  1985年,连环画的“波谷”出现,由于连环画出版发行量过大,导致大量积压。
  
  1987年,“铁臂阿童木”等漫画进入中国,广大青少年阅读兴趣转移,在已形成产业化的日韩及港台漫画业的冲击下,连环画市场逐渐被所谓的卡通画所取代。
  
  1995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推出了“中国动画出版工程”,即“5155”工程。该工程力争在两三年内建立5个漫画出版基地;重点出版15套大型漫画图书;创立《北京卡通》、《少年漫画》、《中国卡通》、《漫画大王》、《卡通先锋》5本杂志。
  
  同样从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小人书收藏市场日益火爆。1999年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采用几乎半个世纪不用了的石印宣纸线装,推出了2000部特藏本连环画《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水浒传》,以“中国经典珍藏系列”编号复制。
  
  2003年,河北美术出版社以中国文学及社科名著为脚本,聘请国内新锐卡通画家进行再创新演绎,于上半年推出了卡通漫画精品图书,这一系列有“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等几大部分70余册,号称首开内陆卡通漫画图书大规模市场运作之先河。(宗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