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与伤寒

 中医馆163 2015-09-06
中风!人们都知道这是血管.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脑血管意外的危急险症,其中包括脑溢血脑栓塞。轻者留下下半身不遂后遗症,重者撒手西去。而伤寒,知道这病的人就不算多了。凡知伤寒病者,也只了解这是因伤寒杆菌引起的持续高热,严重毒血症,可能会发生肠穿孔的肠道急性传染病。绝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后,不知其先。只有中医学子,读了中医经典伤寒论》后才会明白,原来最早“中风”和“伤寒”这两个病名,是指完全不同的另外二种病。
    其实,“中风”和“伤寒”先前都是中医的病名。远在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编著了有关外感热病的中医名著《伤寒论》(外感热病属于西医所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病或其他流行病),在开篇的“太阳经病”的章节中,最先列出的二种病就是“中风病”和“伤寒病”。所谓太阳经是中医经脉学说“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中的一经。按中医经脉理论,太阳经是循行于人体外表的一条经脉,太阳经脉病证的范围主要是发热、恶风、怯寒、头颈痛、身痛、骨节痛、咳喘及脉浮等表证。类似西医所说的普通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早期会发热的流行病。其中“中风”病症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缓,而“伤寒”病症的表现则是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痛、腰痛、骨关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张仲景认为太阳经的中风病症是风邪侵袭人的体表,卫气不固所发生的症候,相当于体虚人所患的普通感冒或轻度上感;而太阳经的伤寒病症则是寒邪侵袭人的体表,卫阳被郁所表现的症候,相当于体实人所患重感冒,流感或其他发热恶寒的流行病。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最早都是纯中医病名,都是《伤寒论》太阳经范围的外感病,而且都是表证。但为何当今人们都认为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病,伤寒是肠道传染病呢?前者与医圣张仲景的另一部名著《金匮要略》及此后中医内科的发展有关,后者则是近代西医翻译人员译名不当所致。张仲景在编撰了《伤寒论》之后,又编撰了有关内科杂病的专著《金匮要略》,其中有“中风历节病”的章节,并说“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和中风使然。” 这就是说张仲景千虑一失,一女嫁二郎,不小心用“中风”一个名称,命名了二种不同的疾病,一种是外感病的中风,另一种是脑血管半身不遂的中风。后世的医家为了区别开来,给后者改了个新病名,叫“卒中”或“卒中风”。首见于晋朝葛洪所编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卒中恶,短气欲死”,“卒中急风,闷乱欲死” ,“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眛不知人”等有关卒中病的记载。到了宋元两朝,医界仍采用“卒中”或“卒中风”的病名。当时的医著如《和剂局方》等都有卒中病的论述。但到了明朝,医界又趋于用中风作为脑中风的正名,以卒中为别名或症名。如明楼英所著《医学纲目》就有“中风”病的章节及“卒中”的症状描述。此后,医家还将此病分成二类,一是叫“真中风”(症急且重,属脑溢血类),二是叫“类中风”(症缓且轻,属脑栓塞类)。近代以来,一直沿用明朝的说法,将《伤寒论》的中风病称为“太阳经中风”,将《金匮要略》的中风病称为“脑中风”,对脑中风又作出卒中风,真中风和类中风的区分。如1973年出版的《中医大辞典》和中医院校的教材都同时收录了两种中风病,让许多中医院校学生因同名异病而困惑,直到弄清了“中风”病名的来龙去脉、前生后世,枝叶根蔓之后,才彻底领悟。至于第二种伤寒病的问世,则是近代的事,缘于西医翻译人员,随意套用了中医的伤寒病名,将此名张冠李戴套在一种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头上,并将此病菌命名为伤寒杆菌。由于西医病因清楚,症状明确,治疗有效,伴随着西医地位的上升,致使社会公众只知伤寒病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而对医圣张仲景最早命名的外感热病伤寒病却很少有人所知了。那么西医所指的肠伤寒在中医范围内又叫什么病呢?
    根据西医肠伤寒所列前期发热,出现稽留热、弛张热,头痛身痛,相对缓脉,白细胞低,易并发心肌炎,易发生肠穿孔的临床特征,此病乃属中医“湿温”病的范围。自民国时期起,我国学界就一致认为西医套用中医病名命名的“伤寒”病,属中医的“湿温”病。有的中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对肠伤寒的治疗探索新的疗法。如吉安市名中医肖俊逸曾于抗日时期编著了一册《伤寒标本疗法》,该书以中医为主,吸取西医某些观念,从中西医两种角度论述(肠)伤寒(即中医湿温)的病因病理,病症病机,中西治则,预后转归及饮食调理等。当时治疗肠伤寒的特效西药“氯霉素”尚未问世,西医治疗肠伤寒只是对症处理,其疗效并不比中医强多少。而肖俊逸先生由于学习接受了西医有关伤寒病的观念,对伤寒病的病因(伤寒杆菌致病)、病症(稽留热、弛张热、毒血症)、病灶(肠道)、并发症(心肌炎、肠穿孔、关节炎等)十分明了,结合运用到中医诊治中,首创了早期应用清肠解毒方剂,早用重用大黄治疗肠伤寒的新疗法,以及应用六神丸治疗心肌炎并发症的新经验,获得显著疗效,创新了中医治疗肠伤寒(湿温)的技术。
    那么中医湿温的病名又是怎么来的呢?答曰,来源于清朝时期的温病学说。当时江浙一带的中医名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薛生白等,对于流行病和传染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伤寒论》对于流行病和传染病的论说过于简单,空白点太多,难以适应临床的需要。于是从中医祖籍《黄帝内经》的条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和“伏气”、“伏邪”的经文中,找到了“温病”的理论依据,撰写了《温热论》、《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和《湿热篇》等医著,创立了中医又一高峰的温病学说,首创了风温、暑温、湿温等新病名。其中风温病类似西医的流感、麻疹、水痘流脑等,暑温病类似乙型脑炎,湿温病则符合肠伤寒的性质。此外,中医学界曾有人认为伤寒的词义属中医的学科名,并非单独的病种名,见仁见智,另当别论。讲到这里,有关中风和伤寒二个病名的来龙去脉业已讲述完毕,下面简单介绍中风和伤寒的治疗。
    先讲太阳经证中风和伤寒的中医治疗,这在《伤寒论》上已有定论,分别用“桂枝汤”和“麻黄汤”治疗。但到明清之后,有的医家认为桂枝汤药味少,药力不够,改用人参败毒散或藿香正气散,六和汤等治疗;认为麻黄汤中的麻黄药物副作用太多(含麻黄素会升血压.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高血压,加快心率),而改用荆防败毒散或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等治疗,各有特色。近代医界都对《伤寒论》所录的方剂称为经方,对明清以后的方剂称为时方。如今的中医治疗外感病大多都喜用时方,少用经方。由于太阳经中风和伤寒西医多视为感冒,流感或上感病,西医多采用抗病毒、解热止痛及抗炎等对症处理。中西医疗效各有所长,因人而异,宜选择使用或结合应用。
    再谈脑中风和肠伤寒的治疗。脑中风属于危急重症,西医的抢救治疗技术远优于中医,应首选西医治疗。发病后患属的正确应对十分重要,应先让患者平卧,头脸侧向一边,有利痰涎流出,防止痰堵窒息。并立即打120电话,召来救护车送医院救治。医院会先做CT或核磁,以确诊属脑出血或属脑栓塞、蛛网膜下脑出血。如送医院及时,给脑出血做开颅手术,给脑栓塞做导线介入吸血栓支架手术,疗效颇佳,可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如送医院太晚。失去了手术最佳时机,多采用保守治疗。给予吸氧、止血、减脑压、稳血压、镇静治疗;或抗凝、溶栓、营养神经和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待急性期渡过,病情稳定之后,可结合中医活血化瘀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汤剂治疗,或针灸、电针、按摩理疗等康复治疗。此外,对于轻型的脑中风,也只须保守治疗,其中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康复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