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穿戴设备处于撞墙期,智能手表将扼杀智能手环

 方珺逸 2015-09-06
  消费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来到了“撞墙期”?根据一家美国的市场研究机构Argus Insights最新报告,人体佩带的小型电子设备市场需求,呈现一整年连续下滑的趋势。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令人惊讶…如Argus Insights首席执行官暨创办人John Feland所言:“有六成的智能手环用户在半年之内,会停止使用该设备;”我想这种状况适用我们大多数人──让我们来追踪消费者的“热情变化曲线”:

当一位消费者开始使用智能手环来计步,某天该设备告诉他/她,今天走的步数不够…他/她可能会想:“真的吗?我干嘛被一个电子设备质疑说运动量不够?”于是,当那个智能手环的电池耗尽,他/她还会不会有动力去充电?或是说他/她想不想继续被机器唠叨?所以还是把它收进抽屉、忘了它比较好…

“智能手环拥有“黏度” 的问题,”Feland表示:“产品设计者围着可穿戴设备芯片放了一堆加速度计,但对消费者来说,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他们发现那个设备除了计步之外没什么别的功能。”

市场对可穿戴设备需求从2014年底之后就缓慢下降《电子工程专辑》
市场对可穿戴设备需求从2014年底之后就缓慢下降
Source:Argus Insights

许 多其他市场研究机构是统计设备的销售量与出货量,Argus Insights则是以分析消费者反应来预测市场需求;Feland解释:“这是一个源自于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在2000年初开发的分析法,证明心理占有率(mindshare)能预测需求。”该公司表示,过去的18个月以来,可穿戴设备市场已经开始迈入成熟。

Argus Insights分析从2014年1月以来汇总、约32万8,000条消费者评论,发现在2013年底的耶诞暨新年假期季节之后,消费者曾短暂对可穿戴设备失去兴趣,之后市场需求又稳定增加,并在今年1月达到高点,市场需求量是一年前的四倍,但那之后需求开始趋缓。

该机构的研究涵盖各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其他配备传感器的设备;Feland指出,相较于智能手环,如Apple Watch、Moto 360以及LG Watch Urbane等智能手表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表现较突出。

2015年7月1~31日期间的可穿戴设备消费者心理市占率分析《电子工程专辑》
2015年7月1~31日期间的可穿戴设备消费者心理市占率分析
Source:Argus Insights

“虽然还算不上是杀手级应用,人们利用智能手表取得信息的摘要;”Feland观察指出:“智能手表就像是会汪汪叫的小狗,是更被需要的,使用者最后会花更多时间尝试去为该设备寻找更多应用程序,或可以利用该设备做的事。”也就是说智能手表对消费者的“黏度”比智能手环更高。

本文下一页:智能手环商业模式很像“庞氏骗局”?


1 ·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