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国外呆久了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中国了?

 jini4 2015-09-06


出国已经两三年了,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似乎已经被资本主义糖衣炮弹轰炸了一定时间了。在内心我依旧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它也有众多缺点。还有我爱的家人都在那里,不能跟他们时常团聚一直是内心中的一块心病。所以我只想问问大家,无论是笃定继续留在国外的,还是在国外呆了之后发现还是国内好的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会让我更加矛盾,但是本着讨论的原则,只想看看大家的想法。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被老外的热情所惊讶,上下楼遇到会主动打招呼,有一次在路上遇见一个开割草机的大叔,也主动跟我们挥手说几句话,刚来那会儿我可以说连超市推车的硬币该往那里塞都不知道,第一次一个人去超市,对着一堆推车摆弄了几下都拿不出来,旁边一个抱孩子的妈妈主动上来帮助我。无论什么服务行业都会笑脸相迎,买东西退货无任何理由分分钟给你退掉。甚至有几次我是打开之后发现已经坏掉了,拿去要求换货,都是很顺利,不会像国内出现很多扯皮的问题。


而周围的生活也不再是聊一些你今天买了哪个包,明天准备和老公去哪里旅游,一顿聚餐下来会为自己的嘻嘻哈哈感到劳累不止,在这里我蓬头垢面出门没人管,背再昂贵的包出门别人也不会多看你一眼,当你发现在国内被人趋之若鹜追捧的所谓牌子到这里不过是大家按照收入水平都可以买得起的东西,在国内高高在上的专柜这里也显得那么的平庸,自己开始嘲笑以前在国内时候的我为了买一个包还找在国外的朋友邮寄回来。


在这里收入和消费也变成了正比,我不用干全职,就是平时的兼职也够自己日常的零用开销,不会像在国内一件大衣就消耗掉学生时代一个月的零花钱,甚至是工薪阶层半个月的工资,在这里新款不在那么热门,大家都在等着打折,没人在意你今天是不是穿了个橱窗款式,因为大家都在为哪里哪里又要打折而乐此不疲的谈论着。每次的朋友聚会变得单纯很多,不用那么的刻意打扮,甚至连手指都要套上自己最昂贵的戒指才能出门。取而代之的是在家做一两个菜,大家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聊聊天,玩一玩桌游,不用在酒桌上拼个你死我活,也不用闻老爷们儿恼人的香烟。女人们会看着别人带来的孩子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玩耍,大家一起聊聊家长里短,而不再是那些所谓撑门面的互相攀比式的聊天。


每次聚会总会到后半夜但却没有国内聚会结束时候的那么身心俱疲,回到自己温暖的被窝此时我可以无任何嘀咕的倒头大睡。

偶尔刷刷朋友圈,是唯一能把我带回国内生活的地方,过节各种晒聚餐,晒幸福。买了个不值钱的东西都要感谢老公,大家依旧在按照自己的步骤前进,而以前参与的几个微信群,也逐渐成参与者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围观者,因为看着看着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各种晒自己的孩子和大房间,以及优越的生活。朋友们各种年底咬咬牙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个鞋子包包等物,一会儿精仿,一会儿谁又开了个好车,顿然觉得自己活的很土鳖哈哈。但是却又这样甘心在资本主义农村待下去,除了不能和父母团聚的遗憾。


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很可能用“文化休克”现象来解释。讲的是一个人,从自己的原来生活的地方,到达一个文化不一样的地方。会产生大致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

1
好奇

你会觉得这个地方什么都好,尤其是当你去了一个比你之前呆的地方更发达的地区或者国家。你会觉得人家山好水好人也好。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奇的。


2
矛盾

很快你就会发现当地人和你想的并不太一样,这里的规矩也和自己以前熟知的不一样。你开始受不了当地人把你当怪物看。很多事的处理上你因为不清楚当地的规矩会闹出很多笑话。甚至伤害到自己或者别人。你开始怀疑当时为啥来这个鬼地方。开始想念自己以前居住的地方,想念家乡菜,家乡口音,家乡的人等等。

3
同化与接受

如果你顺利的度过了第二阶段,慢慢的你开始适应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和习惯。逐渐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慢慢的变成当地人。基本上你已经和当地人无异。恭喜你顺利成为当地人。

4
文化休克的反噬

如果你顺利的成为了“当地人”,当你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会出现文化休克反噬的现象。你会对于自己熟悉的故乡文化和习惯产生严重不适应。因为此时你的生活习惯已经转为了你去的那个地方。

所以,如果在国外呆时间长了,请参照以上四点入座吧~~

小编:小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