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剧照 文|张宗子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家 一切都是由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引起的。荆轲,当时的天下第一剑侠,为什么会刺秦不中,反被患了鸡胸病、剑术非常业余的秦始皇砍断腿呢? 留侯早年雇大力士椎击始皇车驾时,据说险些被砸成肉酱的始皇尿了一裤子,可见他的心理素质不算很好,而荆轲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死士。樊将军的头如假包换,始皇看过,应该放下了一半戒心;燕国的地图是燕王手中唯一真本的唯一复制品,始皇看过,另一半戒心也应该放下了。当其时,始皇俯身在地图上,地图慢慢展开,当匕首的象牙柄刚露出一寸,始皇可能还来不及想到这是一把匕首,以为或许是地图上的一件饰物时,荆轲已经把徐夫人亲手打制的利器抓在手中,而始皇的脖子和胸口,离他还不到二尺远。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么近的距离,一个职业杀手,居然一击不中! 武帝的宫廷里,对司马迁的记述大表不满的言语沸沸扬扬。 最愤怒的是徐夫人的弟子,如今的御用铸剑师,他们说,大师的匕首见血封喉,匕尖不需刺入,在相当的距离之内,其杀气和寒光已足以划开任何血肉之躯,毙人性命。也就是说,当荆轲抓起匕首,尖刃戟指始皇之时,始皇必定血溅当场,哪里还有什么绕柱的追逐?然而始皇不死,那就表明,根本就不存在图穷匕现的那一时刻。 来自齐鲁故地的星象家指出:易水饯别时,在座诸人,皆衣冠似雪。而秦人尚黑,黑白不相容。荆轲白衣入秦,无异以雪投火,岂有成功之理!那么,太子丹此举究系何意?是明知不可为而为呢,还是故意让荆轲去送死? 第三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在几经考虑之后,太子丹在刺秦前夜,把心爱的女人送到了荆轲的床头。一夜的缱绻,使次日的行程在悲壮之中添了一层缠绵。关键时刻,大刺客不仅手软,而且心碎,片刻之前还铁桶般密不透风的杀气,被眼中绝望的火星一闪撕裂了。始皇捕捉到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遂轻移出荆轲的天罗地网。 是的,武帝暗自颔首,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总是少不了女人。一个人,即使在一生中只有短短的一夜,爱了,他的英雄气概也不免打上软弱的烙印。爱无损于其伟大,但软弱,端看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或是美酒,或为毒药。 司马迁解释道:刺秦的故事得自一位名医,他正是那位在秦廷上提醒始皇如何拔出长剑,并扔出药箱击中荆轲的始皇御医的弟子。他的故事得自老师之口,是绝对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但很快有人反驳:那位暴君的御医难道不是为了自我夸耀而编造了这段故事吗?如果他是始皇最信任的人,尤其是在可疑的刺秦事件之后,沙丘驾崩之时,他理应身在现场。而据记载,跟随始皇出巡的所有医护人员,全被赵高和李斯灭了口。这位救驾者如何能活到我高祖皇帝斩蛇起义、诛灭暴秦之后呢? 司马迁无言以对。 武帝有一次和张汤谈起此事:众说纷纭,其义何在?张汤略一思忖,对曰:徐夫人的弟子,不愿他们的神器与失败的图谋有任何瓜葛;北方燕赵之士,既不满于荆轲的虚名,更耻于太子丹陪上女人事又不成;黑白之论乃是不可救药的唯美主义的必然结果;至于那位御医,假如太史先生所述不虚,以其睿智,他似乎想到了扶苏和胡亥,哪一个继位才更符合历史的需要…… 那么,武帝提醒说,司马迁呢?他总不会虚构这么一个刺秦故事吧? 张汤微微一笑:陛下,当事情成为历史之后,你怎么说都是可以的。对于身后之事,任何人都无能为力。你承认太史公是记录历史的人,那么,他记录的一切,当然都是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