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草药治疗中风后遗症分型

 负鹏载舟 2015-09-06
[来源:原创] [作者:kangfuyiyuan] [日期:12-03-19


            在中医看来一切脑血管意外均是中风的表现,引起中风的原因有风中经络与肝阳化风、气虚血瘀与肝肾亏虚、痰火内闭与痰湿内闭、阳气虚脱与阴脱阳浮等原因,中医重视人体阴阳及五脏六腑的协调运作,对中风的认识有别于西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是怎么看待中风以及各种类型中风都有什么表现。

 

风中经络

  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腠理疏松,风邪乘袭,风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患者素体痰浊内盛,外风引起痰湿流窜经络,而引起半身不遂,其特点: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言语謇涩,多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舌苔白腻,脉浮弦等。 

②肝阳化风

    由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水不涵木,风阳内动,上扰清窍,夹痰走窜经络而致半身不遂;其特点:既素有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之症状,又有气血上逆的现症,如头痛目眩,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舌红脉数等。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者,由于气虚无力推动血液循行而痰阻经络,其症状特点为:自汗神疲,肢体倦怠,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淡黯或有瘀斑,脉细涩。

肝肾亏虚

    由于肝肾不足者,多因年老体衰,或病后体虚,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所致,其症状特点为心悸气短,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5痰火内闭

    肝阳素旺,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内生痰浊,或肝火内炽,炼津成痰,以致内风夹痰湿,横窜经络,形成半身不遂之症。与痰湿内闭半身不遂。因痰火内闭者,多见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6痰湿内闭

   多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其特点:痰涎壅盛,喉中痰鸣。因痰湿内闭者,多见面白唇紫,四肢不温,苔白滑腻,脉沉。

 

据权威医学报告调查显示,约75%的中风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肌张力异常、活动受限、语言不利、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等表现,中医对于这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中风后遗症进行了辩证分型并且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半身不遂

 

1.气虚血瘀

    症候:半身不遂,瘫软无力,或肢体麻木,口舌斜,语言不利,或手足肿胀,气短乏力,自汗心悸,食少便溏,脉细缓,舌黯淡或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色黯等。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鸡血藤各30克,当归、赤芍、桃仁各10克,川芎、桂枝、红花各12克,地龙、牛膝各15克,甘草3克。偏于气虚,重用黄芪或太子参;血瘀偏重加三棱、莪术、水蛭、三七;口眼歪斜加牵正散;肢体麻木,伸屈不利者加桑枝、蜈蚣;言语不利者加远志、菖蒲、郁金;素体阳虚,手足不温者加附子、肉桂;脾胃虚弱,大便溏薄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或番泻叶;小便失禁者加熟地、山茱萸、益智仁、桑螵蛸。

 

2.阳虚血瘀 

   症候:除气虚血瘀症状外,还有肢冷畏寒、关节冷痛、便溏腰酸、脉沉迟或沉细等。

   治法:益气活血,助阳化瘀。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生地、黄芪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苁蓉、石斛各12克,远志、菖蒲、麦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气虚甚者加党参或人参。   

 

3.阴虚血瘀  

    症候:半身不遂,可兼患侧肢体强痉,屈伸不利,或偏身麻木,或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眩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腰痛腿软,舌质黯红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补肾化瘀。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生赭石、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丹参各30克;玄参、生地、夏枯草、生麦芽各15克,黄芩、栀子、川芎各10克,生甘草6 克。偏肾阴虚,骨蒸劳热者加桑枝、鳖甲、地骨皮。

    

()言语不利

 

1.浊痰阻络

    证候:语言不利,吐字不清,反应迟钝,苔腻,脉弦滑或沉滑。

  治法:化浊涤痰,宣窍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肾虚精亏

    证候:语言不利或不清,腰酸腿软,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弦细或沉细等。  

  治法:益肾利窍。

  方药:六味地黄汤加减 

 

3.瘀血阻窍  

    证候:语言不利,吐字不清,舌体活动不灵,舌质紫黯,舌下脉络曲()张,或见瘀点瘀丝,脉多细或沉涩。

  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后遗症期以虚(气虚、肾虚)、瘀、痰为主,而虚益甚,瘀更重,痰更顽,变化较慢,取效较难。也有患者可虚与痰、瘀相兼为病,也有的患者数年之内复发中风,成为不治之症。治疗时要有信心,坚持长期用药,病情变化不大时可用基本方做成丸剂常服,并辅以针灸、气功、按摩、药浴、等综合治疗,注意生活起居,调理饮食,畅其情志,可望逐渐有所恢复。

 

   中草药应以临床辨证为基础,活血化瘀为本,选用桃仁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或四藤汤等。如瘫肢疼痛、麻木、关节挛缩拘紧者应侧重选用桂枝、牛膝、天麻、伸筋草以消除疼痛,减轻麻木,缓解瘫肢拘紧之症;头痛眩晕者加钩藤、菊花、白蒺藜;言语謇涩加菖蒲、郁金、天竺黄;肢体麻木,伸屈不利或震颤者加蜈蚣、全蝎、白花蛇;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以上中草药的应用治疗,同时配合针灸运动疗法更会使其疗效倍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