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收创效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蕊蕊的宝藏 2015-09-06
            增收创效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微信平台里《机务人卖馒头、拍婚礼》的那篇作品发布后,大家众说纷纭。有人为之拍手称快,认为创效才能增收,能快速转变思维,放下铁老大的架子,走进市场打好第一枪,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好榜样;有人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作为企业只有真正放下架子,适应社会的变迁才能存活;也有人认为,创效益不能着眼于外部,还应该着眼于内部挖掘,卖馒头挣得小钱不如发挥特长,趁着地铁热火朝天的修着,应该靠技术去地铁挣钱。跳出两条钢轨,增收创效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无论是列车冠名、场地设施租赁、加工焊制温室大棚架子、外揽工程局施工项目,还是卖馒头、拍婚礼,任何创效的举措,无论大小,都是在创造岗位,创造效益,在为扭转哈局经营困局贡献力量,应该予以肯定。按照市场指挥棒运转,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积极面对困难,勇敢往前迈步,这份勇气值得赞扬。
有些人瞧不起卖馒头、拍婚礼微薄的利润,认为这是弃长补短,顾此失彼,劳民伤财。我们不要瞧不起小的,小的也能做大,做强。比如,娃哈哈集团最初只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工厂,创始人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教师靠着借款,代销别人的文具纸张,冰棒汽水赚一分一厘钱起家,第二年为别人加工口服液,第三年成立哇哈哈营养食品厂,最后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告诉了我们,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敢想敢做,勇往直前,一切才皆有可能。
我们哈局在市场开发,经营创效方面,没有前人经验、没有现成的桥和船,只能以身试水、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中不断探索经验,寻找规律,稳步前进。现在一些站段依然默守陈规,其实他们不是缺少抢占市场份额的人力和设备资源,而是缺少勇气,不敢迈出第一步。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是没有道理,按照市场发展规律,利用核心技术、核心装备、核心竞争力来挣钱,更能立竿见影,事半功倍。跳出钢轨做什么,很多人都很迷茫。其实只要积极探索,就会发现商机无限,市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利用车站、列车资源,开发商服、广告、接送站、代购车票和送票,场地设施租赁等业务;可以抓住管内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房屋开发等有利契机,通力合作大力承揽路内、局内及地方工程;利用闲置工装、设备和人员积极探索设备出租、设备代维、劳务派遣等创收项目;利用闲置房屋土地,结合区域发展开办商服、餐饮、停车场、加工厂、快捷酒店及养殖、种植业等经营项目;还可以开办“12306一票通”业务,用火车票捕捉旅游、餐饮商机,拓展延伸和增值服务。用好我们最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设备,并将这些项目做成常态化的工作,唯以往有些企业为了争取项目而违法规则,降低门槛,为了急于求成而忽视许可证,资格证等经营证件,最后挣的还没有罚的多。我们甩开膀子闯市场不能肆无忌惮,必须要站立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创效,因为只有站稳脚跟才能持续发展。 (海拉尔电务段李蕊)

 

 有如此,才能成为长期创效的产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