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鲸鱼向人类的壮烈复仇 | 小历史

 真友书屋 2015-09-06

“海洋对于人类来讲,总是未知的,虽然哥伦布从那么早就环游了地球,但是海洋却永远也不会向人类低下头来……迄今为止,无数的灾难已经降临到了雄心勃勃冲向海洋的人的身上,而且这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着。”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


虽然我们之中也有小说里亚哈船长这样的百折不挠的人,“即使到了地狱,我也不会放过你,我还要接着追你,直到你做了我的枪下之鬼为止”,对海洋化身的白鲸进行着永远的复仇。


赫尔曼·梅尔维尔


但是抛开一切象征意味,从现实角度说,在与人类纠缠的历史中,鲸恐怕才是有权利愤怒的那一方。人类猎捕这种海洋巨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今,人类已经成功的直接或间接消灭了绝大部分的鲸。


在上世纪30年代,据统计,每年大约捕鲸船每年大约杀死50000条鲸,整个20世纪有200万条鲸死于非命。一些鲸的种群,如世界最大的蓝鲸,已经减少到原来数量的1%。如果我是一条鲸,我肯定寻求报复,然而,人们很少听到有关鲸攻击人的新闻和消息。


印尼渔民还在用原始方法捕鲸


历史上,只有一种鲸不时出现在关于海洋的恐怖故事和传说中,欠下了人类的血债,那就是抹香鲸。当然,它更有理由恼怒于我们为了安置它的名声和开发出的用途,给它招致的惨痛的杀戮。抹香鲸在18世纪的数量估计是1百万,上世纪末仅余20万头。目前它们的确切的数量未知,但针对它们的商业捕鲸已经停止,有望有所回升。


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成年雄性平均20米长,重达50吨,寿命70到80年。它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大脑,能发出比任何动物都巨大的吼声(230分贝),可以不费力的潜水至3千米以下。而且不要忘了,这种巨兽有牙齿,它不同于那些巨大而温和的滤食着浮游生物的须鲸表亲。抹香鲸最喜爱的食物是诸如大王乌贼、巨型鱿鱼之类的深海怪物,只要它愿意,它完全可以咬住你,整个吞下你。历史上也的确曾经多次发生人类的船只与抹香鲸冲突而失事的事件。




最早出现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的恶霸抹香鲸,生活在东罗马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期(482 -565 AD),被人称作波菲里乌斯波菲里奥。据说它肆意弄翻游弋中遇到的船只,祸害了君士坦丁堡的航运业长达半个世纪。拜占庭名将贝利撒留的随军书记,历史学家普罗柯比乌斯在《哥特战争史》中记述了波菲里乌斯最终因意外搁浅而被杀死的最终结局:


也是在那个时候,人们捕捉到了被拜占庭人称之为“波菲里乌斯”的鲸鱼。这头鲸鱼一直在给拜占庭和它周边的城镇制造麻烦达五十年之久,不过不是一直如此,而是有时消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搞沉过许多船,吓坏了其他许多船上的乘客,因为它迫使这些船离开自己的航道并且把它们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因此如何捕捉它变成了皇帝查士丁尼所关心的问题,但是他无论用任何办法都达不到这一目的。


不过马上我就要说明它是怎样被捉到的。原来当一片深沉的寂静笼罩在大海之上的时候,有一大群海豚聚集在黑海入口近旁。突然间海豚看到了鲸鱼,于是它们便各自逃到所能去的不管什么地方去了,但是它们大多数来到了桑伽里乌斯河河口的地方。就在这同时,鲸鱼得以捕到一些海豚并且立即把它们吞吃了,而随后,或是因为还没有吃饱,或是出于争强好胜的性格,这头鲸鱼还是像先前一样的追赶,但最后它自己却不小心的来到离陆地很近的地方。


在这里它陷入很深的一片泥沼之中,并且,虽然它极力挣扎以便尽快摆脱困境,但它仍然完全无法逃出这个浅滩,反而在泥里越陷越深。当附近所有的居民都知道了这件事时,他们立刻来到鲸鱼这里,虽然他们从各个方面持续不断的用斧子砍它,但即使这样仍然无法把它杀死,于是他们便用一些粗大绳索把它拖上岸。他们把它装到车上之后,发现它的长度大约有三十腕尺(约14米),宽度约有十腕尺(约4.5米)。在把它分解成若干堆并相应地加以分配之后,有的人立刻吃了它的肉,有的人则决定把他们分到的部分加工保存起来。


爱德华·吉本也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提到了 “波菲里乌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查士丁尼皇帝和狄奥多拉皇后的夏宫赫拉乌姆苦于这头鲸的骚扰,它经常把游船拖走,让渔民不敢打鱼,更时常摧毁船只,使乘客葬身大海。


从巨大的尺寸和凶猛习性上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波菲里乌斯是一条雄性抹香鲸。虽然抹香鲸在地中海出现相当罕见,但并非没有记录。拜占庭人的什么行为激怒了这条鲸,导致它常年不懈的向船只发起攻击如今已经不得而知。普罗柯比乌斯也承认五十年来可能并不止一条鲸在这里出没,实施恐怖袭击,但鉴于成年雄抹香鲸一般都比较孤僻,也有很长的寿命,同一条鲸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当然,最著名的灾难制造者还是梅尔维尔笔下那头叫莫比迪克的白色抹香鲸。文学鉴赏家告诉我们,莫比迪克象征着无常的、恶魔化的大自然,寄托了人类对自然界对立和恐惧的情绪等等,这诚然没错。不过梅尔维尔的确是基于当时在捕鲸人中广为流传的著名事故而创作他的故事的。


真实事件的主人公叫“摩卡迪克”。瞧,名字都没怎么变,是一条在南太平洋智利摩卡岛附近海域出没的70英尺长的抹香鲸。美国记者、探险家杰利米·雷诺兹写道:“这头闻名遐迩的怪兽总是能在与人搏斗的过程中百战百胜,它是一头上了年纪的雄鲸,体型巨大,力量惊人。”




从它1810年首次在莫查岛被观察到,直到1838年被捕获,曾多次在捕鲸船的围剿下幸存。这期间,摩卡迪克身中19根鱼叉摧毁了14艘小艇,导致三十余人死亡,并重创三艘捕鲸船,两艘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商船据说也被它弄沉。那时,在捕鲸者们的大本营马萨诸塞州的南塔基特岛,或是在太平洋上,不同船只在海上相遇,船员们最常用的问候语竟然是“从摩卡迪克那儿带了什么消息吗?”


杰利米·雷诺兹的纪实文学《摩卡迪克:太平洋上的白鲸》封面


你可能从摩卡这个名字联想到这条鲸的颜色是棕色或黑色,但摩卡指的是它经常出没的那座岛。实际上这条鲸得了白化病,通体发白,仿佛披了一层羊毛,头部罕见的寄生着大量藤壶。正是梅尔维尔笔下描绘的模样。


摩卡迪克的暴戾多半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结果,被船追,被鱼叉刺,再好脾气的动物也会变成恶魔。同时代的另几桩著名的鲸难事件也同样如此,并给了梅尔维尔描写裴廓德号沉没的第一手素材。


1819年11月20日,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域,埃塞克斯号捕鲸船被一条据说足有85英尺长的巨大抹香鲸反复冲撞而沉没,幸存的船员在海上漂流了三个多月,仅有5人靠抽签杀死同伴,并食用他们的肉而活着获救。在事故发生时,埃塞克斯号并没有追捕那头肇事的鲸,而是在处理他们先前捕获的鲸尸。也许,正是同伴的尸体激怒了巨鲸,使它化身为复仇之神。


2015年12月即将上映的电影《大洋深处》即是以埃塞克斯号沉没事件为题材


埃塞克斯事件30多年之后的1851年8月20日,也就在梅尔维尔的《白鲸》出版的几个月前,安-亚历山大号捕鲸船在南美海域沉没。当时,安-亚历山大号正追捕一条巨大的抹香鲸,摧毁了几艘小艇之后,逃亡中的巨鲸被仍不放弃的船员激怒,掉过头来以15节的速度撞向捕鲸船,在船体上撞出巨大的洞,最终导致了船的沉没。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据说有近百艘捕鲸船和货船被抹香鲸撞翻、击碎或沉没,很多捕鲸者葬身鲸腹,但在历次可靠的记录中,抹香鲸主动袭击各种船只的行为,只能认为是保护自身和同伴、后代安全的一种本能,更多是在被人类所伤之后,进行的垂死挣扎。这种聪明的动物不应该仅仅成为传说中海洋的恐怖化身,更不该仅存在于历史之中。



作者:罗格纳

我愿拨云雾而登高,揭开头巾一睹真实的容貌。历经现代科学洗礼,精神仍在中世纪的保守主义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