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坯布印染加工问题解读(三)

 昵称8464543 2015-09-07



(31)异色污染


外观:织物表面呈现大面积无一定形状之其它颜色污染。


成因:1).织物在湿润状态时,与不同颜色之染色织物接触所发生之污染。若 颜色相差悬殊者更为明显。 2).在加工或搬运过程中,器具未能彻底洗净。


(32)泡沫污染


外观:织物表面有泡沫残渣贴附,烘干后成大片状或粗条状颜色略白之痕迹。


成因:1).染色液之泡沫较多,附着于布面上。多由于选用之分散剂与助剂不当。 2).还原液之泡沫较多,尤以使用瓮染料染色后还原时较易发生。


(33)凝集污染


外观:染色时染料相互间、染料与助剂间发生凝集,而使染料溶解不良。染色后在布面上发生纹状或短条状颜色较深之污染。


成因:1).染料溶解、分散欠佳,或染料中混有其它化学药品,及染色 用水之硬度过高。 2).染料与助剂之组合不相宜,或助剂之添加时机、次序不恰当。


(34)滚筒污染


外观:布匹在染整过程中,经过圆筒形装置时,因圆筒周面之不洁,例如粘有油质、化学药品、染料及其它污秽物等,污染到布面上。形状多为小片状,且两处污染间有一定之距离。


成因:1).导布辊粘有油迹。 2).压辊粘有焦油状色淀,或由织物上脱落下之短纤维等污秽物。3).烘干之圆筒粘有油渍及污秽物。


(35)药品污染


外观:织物表面有点状、片状之变褪色、污染或变质。


成因:由于非应该使用之化学药品渗入织物中而形成。


(36)染色停机痕


外观:沿织物之纬向或横向,有一条2自10公分宽之痕迹,较正常之颜色为深或浅,且其两边有似水印状。


成因:机械在正常运转期中,因停电、卷布或其它机械故障,突然停止运转 时,织物被夹持在两轧辊间,发生在压吸染色液或压吸还原液时。


(37)色斑


外观:已包装好之成品织物,打开后布面有同色较深之斑点。成因:染色整理后之织物,以密封式包装,因蒸发水汽之凝结,对湿坚牢度 较弱之染料与加工剂,会使其产生移动而形成斑点状之污点。


(38)花纹模糊


外观:印出之花纹线条不够清晰,使图案有模糊之感觉。


成因:此种织物瑕疵多发生在罗拉印花。印花滚筒刻不善及刮刀压力过小,均会造成此种瑕疵。


(39)脱版


外观:两色或两色以上所印之花纹,未能遵照原设计之图样衔接组合,致有偏离或满底印花露白之现象。


成因:在印两色以上之花纹时,版与版之关系位置未能确切对齐。


(40)缺浆


外观:原设计之花纹,部份或全部未印出。


成因:1).罗拉印花机浆槽内之印花浆用尽,未及时添加,或自动供浆设备故障。 2).在罗大利印花机给浆泵浦故障。


(41)印花断线


外观:印细线条之花纹,花纹偶有中断之现象。


成因:1).因花纹太细,罗拉印花制版深度不够,罗大利版孔目太子,印花浆 不容易透过。 2).调制之印花浆粘稠度偏高。


(42)印花折痕


外观:在印花织物之布面,沿经向或纵向有梭形或长条形之面积未印出花纹。


成因:在印花时织物布面皱折重叠,被遮盖之部位未印上花纹。


(43)塞版


外观:印花织物之表面,有小点状面积之花纹未能印出,或印出渗合成点状。


成因:多发生在纲版或罗大利印花,印花浆中之粘块状物,贴附在印花版上,阻挡印花浆通过。


(44)渡色


外观:印出之花纹不够明锐,有向花纹外渡出之现象。


成因:1).印花浆之粘稠度不够。 2).两色之印花浆重叠。


(45)印花浆筒污染


外观:白底印花之织物,受到极少量印花浆很均匀之污染,多发生于罗拉化之织物。


成因:1).印花罗拉之镜面度不够,易于粘附印花浆。2).刮刀与印花滚筒接触不良,或刮刀未经常修磨,不够锐利。印白底黑色或深色较大之花纹最易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