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是一块风景怡人、历史悠久、富有灵性的土地。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做出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这块土地,了解养育我们的上党大地曾经怎样地辉煌过。我们将每天向大家介绍长治本土地名的由来,从中可见一斑。 潞城市 潞城市地处长治市东北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 36°14'00''~36°29'30''之间。共辖 4镇、3乡、2个办事处、191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是长治地区唯一的县级市。 远在商、周两代就有微子国与潞子国之称。秦置潞县,属上党郡, 县城设于今辛安泉镇古城村。 潞城市西北与襄垣县以山为界,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谷岭交错,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接壤,县境轮廓呈不规则四边形状。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 ,适宜于玉米、小麦、谷子等农作物生长和农、林、牧业全面发展。花椒、核桃、柿子、枣,俗称潞城四大宝。 潞城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区,辛安泉是华北第二大泉,清泉漫布,水势喷涌,泉域一带,人称北国小江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万泉河竹伐漂流是游客的最佳去处,特别是泉域一带绿树成荫风景优美,且文物古迹众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唐宋时期的宝塔寺庙、八路军总部帅堂遗风、神头战役纪念碑、微子文化 、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濡相融,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奇丽画卷,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成家川办事处位于潞城市东南郊,距市区6公里,毗邻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天脊煤化工集团,总面积83.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00公顷,总人口30749人,位于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之间。下设天脊集团社区居民委员会,大桥、台东、沟东、黄池、会山底、山后、南村、下社、 河西、峪北、祥井、鼎留、沟北、后峧、郭家庄、申家、苗家、木瓜、东邑、成家川、成家、李家、米家、王家、神泉、驮坡、窑上、三井、西辿等29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底撤并乡镇将黄池乡、东邑乡撤并组建成家川办事处。原定办事处设在成家川村,现办事处暂住东邑村。主要学校有成家川中学、东邑联校、黄池联校。
东邑村北龙五庙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神泉村东葛井山为潞城古八景“葛井寒泉”所在地,祥井村有北魏摩崖石刻存世。 天脊集团社区居委会 位于经度36度19分,纬度133度13分,因天脊集团家属区而得名。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山西化肥厂,属国家六五重点建设项目。 成家川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2.066平方公里,人口1923人。该村原名裴家光村,后因姓成家占了优势,将姓裴者赶走,从而以成姓得名成家川。1949年至1954年归第一区管辖;1954年至1957年归潞城镇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至1961年归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7月至1983年归东邑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东邑乡政府管辖;2000年底 撤并乡镇归成家川办事处管辖。 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四为古庙会。 三井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3.737平方公里,人口1121人。唐朝时代,陈国公之墓在此,有人住在这里看守坟墓,因吃水困难就在此地挖了三眼老井,从而得名三井村。 窑上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658人。该村原和成家川是一村,位于成家川村的西南,地形较高 ,住宅都是窑洞,故得名窑上。 驮坡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0.535平方公里,人口249人。该村坐落在台阶形坡上,一坡驮一坡,故起名驮坡。 王家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161平方公里,人口426人。该村居住王、代两姓,原名 “王代庄”,后因官府没批准,定名为王家,又叫王家庄。 该村以农业为主,石料加工是该村的副业。 李家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4.459平方公里,人口553人。本由3个自然村组成。据说明末清初,从洪洞老槐树下迁来李姓三家 ,各地又迁来不少人家,因李姓占优势,故名李家村。 庄底村 李家村是由庄底、上庄、岭后三个自然村组成的,因庄底位于上庄和岭后的东下边,故得名庄底村。 上庄村 因上庄村位于庄底的上边,故名上庄。 岭后村 岭后原是一土地名,1932年平顺有一家迁来居住立村,从此以土地名做为村名。 米家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74人。该村居民大多姓米,故得名米家。 西辿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518平方公里,人口441人。该村位于东邑村西,行走道路是养肠小道,崎岖不平,故名西辿村。 东邑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2495人。据墓碑载:东邑在乾隆年间(公元662年)叫黄邑村,相传原村位于现村西北一里的土家厂(土地名),因当时卢医山住有道士,不断下山抢劫,所以该村向东南方向迁移一里,得名东邑村。 寺后村 该村位于葛井寺庙院后,因而得名寺后村。 台东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2.886平方公里,人口948人。该村西有一山叫三皇脑,山上有一古庙,庙内有一戏台,此村就位于戏台东一里处,因而得名台东村。 崇楼村 三皇脑山庙内有一座戏台楼,该村位于戏台楼的下边,人们崇拜此楼,起名为崇楼村。 大桥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085平方公里,人口206人。该村原属神泉村,因种地较远不便,中间还隔着一条大沟 ,沟底有座石桥,为了种地方便,从清朝时神泉就有人移住桥西,从而得名桥西村现习惯用名大桥村。 沟东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0.986平方公里,人口240人。该村和台东相隔一沟,建村比台东晚,又在沟的东面,故得名沟东村。 神泉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7.958平方公里,人口1896人。该村有一山叫燕皇脑,山上有自然形成的葛井寒泉,为潞城“古八景”之一,又传说还有鸽子染布,因而得名神泉村。该村有果园、养殖、种植三大主要产业。 峪北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704平方公里,人口318人。该村东北靠十二连珠山脉,有山有谷,因而得名峪北。 祥井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3个村民小组,面积3.764平方公里,人口751人。该村南有禹王山,山下有一水井名“高井”,“高井”是吉祥高照的意思,故得村名为祥井。本村主要盛产柿子。 下社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6.144平方公里,人口1234人。相传该村原叫夏社,村东有冯阳将军庙,职务夏阳侯,庙前有他的坟墓,(据大明万历年间石碑记载该村名中的夏字来源于夏阳侯)后来书写求简 ,夏社村改为下社村 后峧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分17。面积3.449平方公里,人口104人。该村居民是民国九年河南林县遭灾部分人逃难到此落户立村,因村位于十二连珠山脉后边,得村名后蛟。 南村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0.662平方公里,人口187人。因该村坐落在土山南,故得名南村,因村小,也叫小南村。 鼎留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2.09平方公里,人口503人。相传该村当初是姓陈的在此落户立村名为“丁留”,由于陈家的人丁不旺,明朝时,又迁来一家姓王的。陈、王两姓为了人丁兴旺,把丁改为鼎。鼎留村有史以来,历史悠久,大概从唐朝开始就有了这个村,从庙宇碑志记载 ,庙来自唐朝,所以是先有人后有封,鼎留来源于唐朝,有太庙为证,在村西一公里处有宋朝寺院一座,占地十五亩,现名寺脑地。 苗家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面积0.871平方公里,人口358人。因是姓苗人立村,故得名苗家。 山后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0.563平方公里,人口322人。该村居民原由平顺西社迁来,因村建在坛长山脑后,故得名山后。 申家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0.688平方公里,人口188人。据说该村是申姓立村,至今为止申姓最多,故得名申家村。 黄池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3.892平方公里,人口1195人。传说,该村神庙东有块池地,把白布放进池里拿出来,白布就变成黄色了,因此得名黄池。1949年至1954年归第二区管辖;1954年至1957年归潞城镇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 至1961年归平顺县管辖;1962年至1983年归黄池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黄池乡政府管辖;2000年底撤并乡镇归成家川办事处管辖。 郭家庄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3.909平方公里,人口623人。该村是由郭姓建村,至今仍为郭姓为多,故名郭家庄村。 河西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3个村民小组。面积2.151平方公里,人口361人。该村居民原从下社村迁来,因村坐落在南河西岸,故名河西。 该村盛产大柿子和骏枣,素有“柿子之乡”的美称。 沟北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7分,纬度133度17分。面积1.231平方公里,人口187人。该村居民大都从木瓜村迁来,在木瓜之北,两村之间有一沟,故名沟北。 木瓜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1.812平方公里,人口392人。相传,该村原有个“金瓜”,南蛮人来盗,“金瓜” 丢失,后来人们做了个木瓜代替,故取村名为木瓜。 会山底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8分,纬度133度18分。面积2.373平方公里,人口564人。 全村以种枣树、小米为主,核桃为副,在长治内很有名气。 成家村民委员会 经度36度19分,纬度133度17分。面积0.75平方公里,人口144人。1949年至1954年归第一区管辖;1954年至1957年归潞城镇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至1961年归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7月至1983年归东邑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东 邑乡政府管辖;2000年底撤并乡镇归成家川办事处管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