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鲜为人知的是,在此次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仪式前,日本方面已于8月19日向盟军签订了投降文书(后世称之为“临时投降文件”)。近日,美国《历史飞行》杂志披露了“八·一九投降”的细节,向世人展示了日本失败者的惶恐与沮丧。
拔掉日军轰炸机的“爪牙”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要求日本国民向盟军无条件投降,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表示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杜鲁门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任命麦克阿瑟将军为盟军最高指挥官,代表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同时要求日本方面“尽可能早地与盟国签订投降文件,以停止双方的敌对行为”。
在盟国督促下,日本政府决定先行派出一支由军地要人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菲律宾,与麦克阿瑟会面,并签署投降文件。他们乘坐两架日军轰炸机,飞往美军占领下的冲绳伊江岛机场,在那里换乘美军提供的运输机前往马尼拉,与麦克阿瑟签订“临时投降文件”。
为保证日本代表团乘坐的两架轰炸机安全抵达伊江岛,盟军要求日本方面对专机做出特别标记——要知道,战争末期的日军在众多轰炸机中塞满炸药,充当神风特攻机使用。在日本人嘴上说投降的敏感时期,没人敢冒险让两架可能的“死神”在自己头顶上自由飞行。
日本方面通告盟军,两架轰炸机被拆掉所有武器后,将会除去暗绿色的涂装和红日标志,机身改喷为白色,机翼、机身和尾翼处喷涂巨大醒目的暗绿色十字。十字标志为德国空军所特有,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却是第一次出现,因此美军地面人员很容易识别出来。驻伊江岛美军分配给日本代表团专机的呼号为“和平轰炸机”。
个矮者不得到机场接机
为保证投降仪式顺利进行,美军方面组成了接待委员会。有趣的是,接待委员会临出发前,麦克阿瑟特别下令,身高不足1.98米者不得前往伊江岛机场。他要让日本人第一眼看到的是虎背熊腰的对手,好自惭形秽,从心理上再次受到打击。
日军两架白色轰炸机在伊江岛机场跑道落地,从飞机上下来的日方代表团一行16人背包拎袋,在日本陆军中将河边虎四郎带领下,来到等候在一旁的高大的美军运输机和魁梧的接待人员面前。
人高马大的美国人并没有安排日本人立即登机,而是让他们先在机翼下等一会儿。对日本人来说,这短短的几分钟是一种煎熬,他们虽然衣冠齐整,但内心的焦虑、担心与紧张却难以掩饰。河边虎四郎没有携带手枪,腰上却挂着一柄武士刀。“他用戴着白手套的手不断抚摸刀柄。”参与接待的一名人员后来回忆说:“我可以很明显看到,那只手在颤抖。”
美军接待人员向聚集在机翼下的日本代表团宣布纪律:登机后,他们必须接受美军人员的全部指令,不得擅自行动。一阵尴尬的沉默后,接待人员终于告诉日本代表团可以登机了。
一路无言,两架美军运输机顺利飞到马尼拉,接待人员把日本代表团直接送到市政厅。市政厅建筑的外墙上,仍然遗留着激战过后的累累弹孔,麦克阿瑟已在此等候多时。日本人很痛快地在“临时投降文件”上签了字,围观者寥寥,这多少让踌躇满志的麦克阿瑟有点失望。但不管怎么说,文件签字后,就从技术上标志着战争的正式结束。不过这一天并不能宣布为对日作战胜利日,还要通过一次隆重的正式签字仪式来宣告胜利。
“和平轰炸机”归途狼狈
日本代表团被美军运输机从伊江岛接走后,两架“和平轰炸机”被拖到停机区,12名机组人员被以战俘身份看管起来。美国人没有亏待他们,给他们提供了食物,还给他们的飞机加了油。
第二天,签完字的日本代表团换乘“和平轰炸机”返回东京。没想到的是,其中一架飞机竟然在靠近日本海岸时耗尽燃油,不得不在大海中迫降!原来,伊江岛的美军地勤人员给“和平轰炸机”加油时,搞错了计量单位。“体贴”的日本人按美国人的习惯,提出以加仑为单位来加油,但美国人误以为他们要求以升为单位加油,于是……
不过不要紧,代表团主要成员乘坐的飞机安全在东京降落,将临时投降文件和盟国要求,原原本本向大本营做了传达。掉进大海的那架飞机也没出什么大事,机上乘员狼狈地爬出机舱,在附近渔民的帮助下上了岸,乘坐火车返回。“很难说伊江岛负责加油的哥们儿是不是故意的。”美军接待人员听说这个插曲时难掩笑意,“虽然他们宣布投降了,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他们出丑,在任何场合出丑。”
回国的那架“和平轰炸机”被遗弃在千叶基地,无人问津。不久后,占领这里的美军士兵除了奇怪这架飞机为什么被喷涂成白色外,没人把它当回事(当然,他们也不知道这架飞机在日本投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很快,飞机里的“小纪念品”被拆了个精光,只剩下一具空荡荡的外壳,被雨打风吹去。
据《中国国防报》陈晓兵 邱实/文
日军陆军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签署投降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