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淞沪会战最感人一幕,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因何热泪长流

 天宇春涛 2015-09-07

淞沪会战最感人一幕,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因何热泪长流?

2015-08-25 


 


七十年来第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本文节选自王树增《抗日战争》第一卷


  上海周边的战斗异常残酷,但市区内外国人居住的租界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中国陆军第十六师的一名司务长,带着几名炊事兵从前线进入上海市区想弄点食品:


  走进租界边上,见到街头巷尾都有沙包和铁丝网构筑的工事,外国水兵持枪守卫,外竖一木牌,写着“华军禁止入内”,我们见到很气愤。又见附近空地上铺着一丈多宽的英、法国旗,为的是让日机不要轰炸租界区。市区商店照常营业,茶楼酒馆,生意兴隆,娱乐场所,锣鼓喧天,与市外炮声隆隆、血肉横飞、杀声震天的情况,形成两个天地。


  日军缓慢但顽强地向前推进,前锋已进至蕴藻浜以南五公里处。如果战线再次崩溃,日军便可直抵大场,中国守军将面临退路断绝的危局。中国军队所能承受的极限,也是日军必须同时承受的,在这种胶着状态下,谁能够拼尽最后的气力,谁就可能占据主动。中国第三战区决定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的反击作战。这一计划得到了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支持,并决定反击作战主力由新近投入战场的桂军第四十八军担任。白崇禧“力主反攻”,认为“桂军英勇善战”,所以“亲来前方指挥,适国际联盟开会在即,蒋介石也想打一胜仗,显示中国军队力量”。此时中央军嫡系部队“均已残破不堪”,因此反攻之战只有“借重桂军”。


  十月十八日晚九时,中国军队反击作战命令下达:


  一、敌军主力仍继续向我蕴藻浜南岸阵地攻击。


  二、本战区以击破蕴藻浜南岸敌军之目的,决由蕴藻浜两侧地区转移攻势。


  三、中央作战军应以八个团编成攻击军,由谈家头、陈家行之线攻击前进,保持重点于左翼。第一攻击目标桥亭宅、顿悟寺之线;第二攻击目标赵家角、西六房之线。


  左翼作战军应以四个团编成攻击军,由广福、新陆宅之线攻击前进,保持重点于右翼。第一攻击目标彭宅,第二攻击目标陆桥。


  四、其他正面各师,除守备阵地外,应编成四个突击队,向敌阵地要点出击,策应攻击军之战斗,并调整阵线,加强工事。


  五、炮兵队火力运用,以火力支援攻击军之战斗。


  六、各攻击军应迅速侦察敌阵地状态、地形及前进道路,并搜集通过小河川之架桥材料,于二十一日薄暮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


  各集团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开始部署:


  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以第四十八军第一七四师为第一攻击军的一线师,第一七三师为二线师,均归第四十八军军长韦云淞指挥;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薛岳以第六十六军第一六〇、第一五九师各一部组成第二攻击军,由旅长邓志才指挥;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以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为第三攻击军,由该旅旅长指挥。第一线其他各师各自编成突击队。




  此次大规模反击作战的主力突击部队,是位于一线的桂军。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军,是中国各路地方部队中最具战斗力的。桂军的兵员来自广西特有的征兵制,实行的是“寓兵于团”的政策,广西受过训练的壮丁达一百多万人。桂军除了火炮弱些之外,每年都向德国订购新式步枪一万支,甚至还有先进的自动步枪;每团约一千五百人,都是久经训练并打过仗的老兵。桂军北上抗日的部队,先后编成了三个集团军,即李品仙的第十一集团军、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和夏威的第十六集团军。抵达淞沪战场的,首先是第二十一集团军韦云淞的第四十八军,下辖第一七三、第一七四、第一七六师;十月上旬,周祖晃的第七军抵达上海,下辖第一七〇、第一七一、第一七二师。广西人性格剽悍,桂军以死拼闻名,其擅长山地作战的特点人人皆知。


  但是,上海战场遍布稻田、港汊和小河,没有山,连丘陵都没有。


  二十一日晚七时,中国守军的火炮按照反攻计划全面轰击,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开始了。之前,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曾对这些广西兵说:“你们生在这个范围里,死也在这个范围里,若无命令,有敢擅自脱离阵地的,无论任何官兵,只有拿头来见我!”在第四十八军的突击方向,陈家行、顿悟寺、桃园浜一线是日军第十三、第九师团的主攻地段。因此,反击作战一开始,中国军队的进攻就遭到了日军猛烈的炮火拦截。第四十八军火炮数量有限,且多数是射程不远的山炮,自进入上海战场以来,桂军才知这些山炮在密布河汊的地形里根本用不上,随着部队的调动在战场上拖来拖去反而成了累赘,只好把这些没用的东西运回广西去。日军炮火之猛超乎了桂军的想象,第一七三师师长贺维珍与几名旅长刚刚从指挥部出来,炮弹就呼啸着飞过来了,一名旅长当场阵亡,另一名旅长跑向自己的炮兵阵地,试图指挥压制日军火力,结果也被日军的炮弹炸死。桂军官兵多出身于广西民团,剽悍有余,打仗凶猛,但却毫无现代作战的经验。官兵们在日军的火力拦截下伤亡惨重,他们把原因归结在自己的军装上:“在上海战场上的我军,皆戴布帽和着灰色军装,唯桂军戴钢盔,着黄色军装,目标特别显著。”掩护第四十八军反击的炮兵释放了烟雾弹,可是对风向的判断出了错,烟雾迎面向中国军队飘来,出击的部队什么也看不见,日军却把中国军队的出击意图看明白了。


  桂军第七军虽然没有参加反击,但负责防御时也伤亡惨重。日军出动坦克向第一七〇师阵地实施冲击,第五〇八旅一〇一六团二营营长王有清阵亡,全营动摇,三营奉命增援时被日军火力拦截。二营阵地的丢失令团长谢志恒很恼怒:“罗旅长对今天战斗很不满,他说我们第七军在国内外素有钢军声誉,守个阵地不到两天就失了,成什么样子!今晚如不把第二营阵地夺回来,从炊事兵到团长都要杀光!”此时,一〇一六团三个营中的十二个连长已经伤亡九人。三营长负责收复阵地,命令任何人“不准畏缩不前,违者军法从事”。两个营仅剩的一百六十多名官兵只能决死战斗了,冲在最前面的是二连连长蓝中民:


  天差不多快亮了,不能再犹豫不决,我即发出冲锋的口令,撼天动地冲上敌阵,投掷手榴弹,用刺刀与敌人搏斗。冲到战壕时,碰上一个敌队长,他用左轮手枪向我射击,子弹由我左耳朵边飞过,我的手枪同时发射,子弹从他小腹穿过,他倒地了。我的士兵在他身旁拾得左轮手枪一支,战刀一把,又从他身上搜到未婚妻及他妹妹相片、手表等东西。敌人经过我军这样猛攻冲杀,天亮时,狼狈逃窜。我们即用火力追击,夺回第二营阵地……在战壕外,见敌我阵亡官兵尸首混在一起,血流遍地。我王营长(有清)尸体,胸部受刺多处,惨烈之状,目不忍睹,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但是,局部的血拼不足以挽救反击全局。




  与第二十一集团军同时发起反击的其他各路部队,都因缺乏足够的兵力以及必要的火力支援未能达到作战命令所规定的攻击线。


  第二天凌晨,中国军队的反击作战显现出败势。


  日军立即发动了反击。


  中国军队参加反击作战的各部在日军的攻击下开始后撤。


  为堵塞战线裂开的缺口,陈诚调动预备部队补缺,但依旧不能持续支撑。二十四日,中国军队逐次撤退至大场一线。第二天,追击而来的日军猛烈围攻大场。大场及外围阵地由湘军朱耀华的第十八师和旧西北军冯兴贤的第三十三师防守。这两个师刚刚抵达战场,开赴前沿后连简易的野战工事都没来得及构筑,日军便分两路突入,第三十三师不战而溃,第十八师鏖战竟日,身陷重围,援军不至,大场最终陷落,朱师长羞愤自杀。——朱耀华,湖南长沙人,早年入湘军,参加过辛亥武昌起义历任排、连、团、旅长等职,时年四十九岁。这是上海战事爆发以来第一位在战场殉国的中国师长。


  大场失守,上海战局急转直下。


  由于侧背受到严重威胁,为防止中国军队被日军围歼,第三战区决定放弃现有阵地全面向苏州河南岸转移。


  大场失守的那天,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给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打电话,命令他率第八十八师留下来死守上海市区,当即遭到孙师长的拒绝:


  十月二十六日早晨,上海战区国军最高指挥官顾祝同先生打电话给我:“委员长想要第八十八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你的意见怎么样?”我略加思索,答:“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现在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部队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第八十八师的士气固然很高,并且表现了坚守闸北两个多月的战绩,但我们也经过五次的补充啊!新兵虽然一样忠勇爱国,但训练时间短,缺乏各自为战的技能——这是实际情形,所以我不同意。”




  后来,这一部署改成留下一个团,孙元良师长还是不同意,最后勉强留下了一个营,指挥官是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和该团一营营长杨瑞符。史称“八百壮士”,实则四百五十二人。——从军事角度上看,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在日军攻占的地域里留下少量部队。可能的解释只能出于政治意义:蒋介石仍没有放弃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援,在国际联盟即将开会之际,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军队仍在坚守上海市区,哪怕只有几百名中国官兵。


  苏州河,一条横穿上海市区的小河,尽管河面只有百余尺宽,浑浊的河水很浅,枯水时几近露出泥浆河道,但在一九三七年的秋天,它却成为中国军队固守上海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留下的壮士们坚守的阵地,是一栋六层楼房,由于是大陆、金城、盐业和中南四家银行联营的仓库,因此上海人把这栋楼叫作四行仓库。四行仓库孤零零地立在已被日军占领的苏州河北岸,大楼里事先储存了足够的饮水、粮食和弹药,四百五十二名中国官兵就在这栋被日军围困的大楼里坚守不退。


  二十七日天亮后,日军发现中国守军已全部退至苏州河南岸,唯独河边这栋楼里的中国守军不但没撤,而且所有的窗口都布置了持枪士兵,这令日军整整一上午都处在困惑之中没能有任何动作。下午,日军试探性地向这座孤楼发动了攻势,当中国守军的步枪子弹出膛后,日军的试探转瞬间变成了猛烈进攻。在机枪的掩护下,日军一波接一波地冲锋,都被中国守军打了下去。——四行仓库三面被日军包围,但南面却是公共租界,日军攻击时既不敢出动飞机轰炸,也不敢动用火炮支援步兵,更无法通过租界地区实施进攻,中国守军背后是安全的,这令日军感到十分棘手。


  四行仓库的作战,引起了上海市民的关注——原以为苏州河北岸的中国军队全都退到了南岸,现在竟然还有一支部队在与日军死拼。上海市民奔走相告。从二十七日下午开始,四行仓库这边枪声一响,隔着狭窄的苏州河,上海市民“观者如堵,靡不赞叹”。


  在观战的市民中,有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女孩儿。女孩儿看见苏州河对面围绕四行仓库的四个方向上,三个方向飘着日本太阳旗,一个方向飘着租界里的英国米字旗,决心一定要让一面中国国旗在四行仓库的楼顶上升起来。


  上海市商会和抗日救亡团体筹集了一批物资,准备秘密地通过租界送进四行仓库,女孩儿搭乘着送物资的卡车潜入了公共租界,然后开始了她的惊人之举:


  到了晚上,我脱下童子军制服,将一面大国旗紧紧地缠在身上,我再罩上制服。夜是黝黑的,有英国兵走动的影子。马路对面的四行仓库像一个巨人,俯视着我。我观察了一下地形,若是溜过马路,势必要被左右的英国警戒兵发现,把我当作枪靶子。过了马路,四行仓库有重重铁丝网围着,只有沿着铁丝网工事爬到缺口处,再从窗子爬进去。终归是要冒险的,我卧倒在地上,爬过马路。我急跳的心刚稳定下来,突然枪炮声大作。我以为我被敌人或是英国警戒兵发现了,忙伏在路旁的工事里不敢动。红绿的火舌在我头上飞舞。原来是敌人又向四行仓库进攻哩。不过敌人似乎不敢过分乱放枪炮,因为隔着苏州河对岸英租界里立着一排大汽油坦克,一颗子弹飞错方向,全上海市民连日本人也不例外,都要遭受祸殃!不久,枪炮声沉寂下去,我又开始慢慢爬,终于到了东侧的楼下。谢晋元团长、杨瑞符营长早有消息,知道我要来献旗,他们都在等候我。我脱下外衣,将浸透了汗水的国旗呈献给他们,在朦胧的灯光下,这一群捍卫祖国的英雄都激动得流下泪来了!谢团长说:“勇敢的同志,你给我们送来的岂仅仅是一面崇高的国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坚毅精神!”他立刻吩咐准备升旗。因为屋顶没有旗杆,临时用两根竹竿连接扎成旗杆。这时东方已现鱼肚白,曙色微茫中,平台上站了一二十个人,都庄重地举手向国旗敬礼。没有音乐,没有排场,只有一两声冷枪声,但那神圣而肃穆的气氛,单纯而悲壮的场面,却是感人至深的。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谢团长带我参观各处,窗口和各种工事都就地利用仓库积存的整袋黄豆或麦子堆成,十分坚固。负伤的弟兄们躺在地上,有的在呻吟。我的热泪长流,我坚决要留下来替他们服务。但是谢团长硬是把我送出门口,将我推出去。他喊:“冲过马路,跳下河!”我猛冲过去,跃下苏州河,头上枪声大作,我知道是敌军发现了我。这时已是白天了。我平日练就的游泳技术救了我,我深潜入水中,游至对河公共租界登岸。抬头一看,苏州河畔站满了人,纷纷向四行仓库屋顶迎着朝阳招展的美丽国旗招手欢呼!


  这位勇敢的中国小女孩儿,名叫杨慧敏。




  四行仓库楼顶的中国国旗升起来后,团附谢晋元给师长孙元良写了一封信:晋元“誓不轻易撤退,亦绝不做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前,全营官兵必向寇取偿相当代价”。“决不负师座,不负国家”。


  中国军队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五二四团一营,坚守四行仓库四个昼夜,击毁日军两辆坦克,让日军横尸二百余具,守军仅伤亡三十七人,一营营长杨瑞符弹穿左胸身负重伤。


  十一月一日,一营奉命“退去戎服”,退入公共租界。


  为什么突然放弃坚守而退入租界,原因众说纷纭:有认为是各国使节向中国政府提出照会,要求中国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将置于日军虎口下的孤军撤离;也有认为是四行仓库距离租界太近,战事已直接威胁到租界安全,各国不希望战火烧到自己的身边。——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外国人对苏州河北岸租界区存在一支中国军队向国民政府提出了异议。


  撤退的前一天晚上,蒋介石下达了嘉奖令:


  第八十八师留守闸北之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以下各官兵:


  服从命令,达成目的,殊堪嘉慰,该团各官兵准各升一级;并呈准政府各给予荣誉勋章。至其死亡人员,自该团长韩宪元以下各官兵,待查明下落与其生死后,准予另案呈报,特别抚恤,以奖有功,而志荣哀。


  谢晋元部退入公共租界时,租界里的英军指挥官马勒提少将站在机枪阵地前,护送着中国守军通过了日军的封锁线。


  只是,自那以后,谁也没想到,谢晋元和他的官兵竟然在租界里驻扎了整整四年。他们的处境很尴尬:日军虽不能进入租界,但在租界的严密看管下,谢晋元的官兵们也不能出去。他们不能称为作战部队,也不能归类于难民,更不是战俘,而因为不是战俘,租界当局不肯按照国际公约供应伙食。幸好公共租界上海的市民可以出入,于是官兵们全靠上海市民接济。谢晋元的孤军在租界里照常出操和训练,往租界里运送生活物资的学生、工人和市民每天络绎不绝,见到五二四团一营的官兵神情犹如朝拜。


  一营退入租界一年后,为纪念自己的部队第八十八师出征抗日一周年,官兵举行了升旗仪式。仪式先是受到租界当局的阻挠,被迫把旗杆截短以免让日军看见;仪式进行中,数百英、意和白俄军人突然冲过来,不由分说地开枪射击,四名中国士兵当场死于国旗下,十一人负伤,此事件引发了谢晋元官兵的绝食抗议。




  又过了一年,前途未卜的谢晋元给双亲写下遗书,因为预感到不测之日早晚会来,他恳求年迈的双亲在他牺牲后把他葬在抗日将士公墓里。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一营照例出操时,谢晋元受到叛徒的袭击,中弹身亡,时年三十六岁。这位誓言至死“不负国家”的中国军人,再也没能见到他的父母双亲,他远在广东老家的妻子,还有四个年幼的儿女。


  谢晋元遗书:


  双亲大人尊鉴:


  上海情势日益险恶,租界地位能否保持长久,现成疑问。敌人劫夺男之企图,据最近消息,势在必得。敌曾向租界当局要求引渡未果,但野心仍未死,且有“不惜任何代价,必将谢团长劫到虹口(敌军根据地),只要谢团长答应合作。任何位置均可给予”云云。似此劫夺,为欲迫男屈节,视此为敌作牛马耳。大丈夫光明而生,亦必光明磊落而死。男对死生之义,求仁得仁,泰山鸿毛之旨熟虑之矣。今日纵死,而男之英灵必流芳千古。故此日险恶之环境,男从未顾及。如敌劫持之日,即男成仁之时。人生必有一死,此时此境而死,实人生之快事也。唯今日对家庭不能无一言,万一不讳,大人切勿悲伤,且应闻此讯以自慰。大人年高,家庭原非富有,可将产业变卖,以养余年。男之子女渐长,必使其入学,平时应严格教养,使成良好习惯。幼民姊弟均富天资,除教育费得请政府补助外,大人以下应宜刻苦自励,不轻受人分毫。男尸如觅获,应归葬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此函俟男殉国后,即可发表。亦即男预立之遗嘱也。


  男晋元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