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睹芳华话苏剧

 苏迷 2015-09-07
重睹芳华话苏剧
  久违了的苏剧,竟又重见于上视戏剧频道,其快何似。
  我初次观看苏剧,是在1952年。时居无锡,而民锋苏剧团刚建成未久,以《李香君》(即《桃花扇》)一剧问世,由沪演至苏,至锡,我因工作关系必须往城外剧场去看这部大戏。一看就被吸引住了,还多次到后台采访,得以略知这个民营剧团创业之艰难。它的诞生,是由息影舞台多年的艺人集资办理的,所集无多,主要演员甚至把储存的几件私房行头也交给了剧团。电视节目的一位主持人说民锋苏剧团是由老艺人集合起来办团的。但那时年龄最大的是副团长朱容(评弹演员朱慧珍之胞姊,朱慧珍原先也唱苏滩),她只有三十多岁,其他主要演员亦不过三十岁上下;花旦庄女士为苏剧名角庄海泉之女,九岁就在南京领取了演出证,作为童伶,所用的童名为庄宝宝,后来改名庄再春。倘从艺龄上说,称之为“老艺人”未始不可,尽管并非主要演员全都童伶出身。至于配角,年龄尚在二十岁左右。剧团的票房收入很有限,当时实行前后台拆账制,票价又低,剧人所得无几。首演剧目《桃花扇》得应云卫导演,在上海建团之初由庄宝宝以亲戚的身份到南昌路应宅去邀请的,几乎谈不上报酬,这位名导演如同被小剧团“捉差”。幸而,此剧一砲打响,沪苏锡三地演期很长,为继演剧目的选取赢得了时间。
  苏剧由苏滩发展演变而来。苏滩分为前后滩,大致而言,前滩(前期苏滩)犹是说唱,后滩(后期苏滩)已分角色演唱,从坐唱转为舞台立唱(还沿承一人多角的唱念),缺少戏曲段演技只是具有戏的雏型。
  苏滩属于滩簧系统,较之常锡滩簧(锡剧的前身)、宁波滩簧(甬剧的前身)、申曲(沪人称之为本地滩簧,简称本滩,沪剧的前身),出现得最早,但形成舞台剧却比不上锡剧、沪剧的红火,在一个时期内与甬剧都像“同是天涯沦落人”。苏剧幸有浙江的国锋苏剧团始终挣扎,一息尚存;民锋苏剧团起来以后,受到苏州的关注,邀约它落户苏州,成为市属剧团,得到扶持。苏剧在苏杭并得称誉。(甬剧则先后受到上海、宁波的支持)。在一出戏(《十五贯》)救活一个剧种(昆剧)前后,浙江国锋苏剧团改名浙江苏昆剧团,更后又把昆字置于苏字之前。民锋苏剧团也改名,先称苏州市苏剧团,继改苏昆剧团,现在是苏州市昆剧院,兼演苏剧。
  “文革”前,苏剧演出还是不少的。其时我每年都从上海到苏州几次,曾多次去看了《唐伯虎智圆梅花梦》《快嘴李翠莲》两剧。我最后一次看苏剧,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幸遇,在苏州戏曲博物馆所在的全晋会馆古戏台演的《花魁记·醉归》,演花魁的是王芳,她的苏剧就师从庄再春。如今她身膺苏州昆剧院副院长之职,自然以昆剧为主了,但在去年她还主演新编苏剧《柳如是》,我因年老力衰无法专程去一睹风采。
  上视戏剧频道给我重聆苏剧的机会。王芳演了《柳如是》片段,还有两出是青年演员的《醉归》《出猎》。后者颇得庄再春神韵,更令人怀旧。所以我要说:其快何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