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影“交織”94歲老人的鄉愁(組圖)』相關推薦 記住鄉愁秦安鳳山村

 啸海楼 2015-09-08

原标题:光影“交织”94岁老人的乡愁(组图)

四位疍民装束的老妇人拿着梭子麻利地织网
再见自己近半个世纪以前的老照片,张亚叶欣喜不已

  导报讯

  (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每个人都有乡愁。69岁的张亚叶,拿着梭子,麻利地织网。墙上挂着的,是她半个世纪前的照片。她说,这是她的乡愁;沙坡尾,是老厦门,曾经生活着一群“疍民”,浓缩着老厦门人对于海洋的古老记忆。这是疍民的乡愁。

  简庆福,中国摄影界的泰斗和常青树,被人誉为“一部活着的摄影史”。昨天上午,“乡关何处:简庆福的光影人生”开幕式在中华儿女美术馆举行。

  20世纪40年代,简庆福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先后从师于刘海粟、张充仁大师,年仅30岁时获得美国摄影家协会基石级会员荣衔。简老擅长以绵长而温润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岁月的痕迹,此次来展的80幅精品,多为记载中国各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陈迹与变迁。值得一提的是,他有多幅作品是在福建完成的,而且他特别钟爱沿海水乡的题材,曾先后十四次到霞浦拍摄。在简老的作品当中,能读到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这是以一片赤子之心,经过漫长的守候所得——许多已然消逝和正在消逝的事物,被他耐心和温柔地挽留在了相片里。

  主办方表示,简庆福今年已经94岁高龄,未能来出席开幕式,他们把“一片乡愁织进网”这个场景留影。这幅照片冲洗出来,将带着织网人的签名,承载着厦门的乡愁送呈简老。

  据悉,展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厦门市思明区文化馆、厦门市思明区群众文化协会协办,展期至9月20日(逢周一闭馆),免费参观。

  特写

  一片乡愁带你走进疍民记忆

  中华儿女美术馆的所在地,曾是一片细沙洁白如玉的海滩,唤作“玉沙坡”,下面这一幕是当初的寻常景象:

  嘴里轻轻哼唱渔歌,四位疍民装束的老妇人或坐或站,围绕在竹竿支起的渔网边上,拿着梭子麻利地织网。她们的身后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海面,有打渔的小船,也有靠岸停歇的小船,清风徐来,所有这一切都沐浴在祥和之中……

  不到5分钟的开幕式,还原了旧时厦门港的一个经典渔家场景,以此来回应简老剪不断的乡愁。最后一刻定格成一幅巨大的黑白照片:这是简庆福2010年在福建霞浦拍摄的《水乡素描》。

  据介绍,这四位渔网编织者,是土生土长,在沙坡尾风风雨雨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厦港人。同时,她们还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活跃在这里的疍民的后裔。

  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说,疍民泛指水居之民与沿海沿江漂泊不定的流浪部落群体,有人形容他们是“水上吉普赛人”或“海上自由民”。以厦港疍民为中心的厦门疍民习俗,指的是明末清初大批从漳州九龙江流域陆续迁移来厦的“水居之民”,在艰苦卓绝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厦门疍民主要集结于现今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街道一带。

  作者:崔晓旭 吴晓平 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