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箴言: 过河靠桥,过海靠帆,风至船行。 人力资源分享汇 最近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裁员的消息,新闻里关于裁员的消息也都是负能量爆棚(当然,30万除外),小汇在朋友圈做了一个调查,裁员已经成为很多HR热议的话题。
事实上,大部分的裁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我们很多管理者落实不力息息相关,可以说裁员所导致的不满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小汇今天和大家来说说裁员的一些正确打开方式,希望任何企业都不会用到,如果你们公司不裁员一下内容就自动忽略,请勿阅读。 首先说一下裁员的概念: 裁员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 绝大多数的裁员是被迫之举,在企业得知经济效益不好或者内部结构要做重组之后,裁员实际是企业的最后选项。 (注:千万不要在缩减规模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裁员) 在做裁员决定之前至少完成几件事:
大面积缩减校招和社招的规模
将考核奖金和浮动发放的奖金、补贴等进行减少甚至暂停发放
试用期人员随时解约,而合同到期人员不予续签。 真到万不得已需要裁员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所有事情开始前,必须要知道一个前提,那就是:裁员必须是支付经济补偿方式协商解除合同。 除此之外,裁员的流程和每个关键环节需要完成的事项非常重要,流程如下:
裁员决定:确认对象 1. 可裁员对象
2. 优先留用对象
3、不得裁减对象 尚在怀孕、生育、哺乳期的女员工 工伤治疗期内的员工 非因公负伤或医疗期内的员工 除工作表现不佳外,家中有直系亲属或供养关系的 其他法律规定不能解除合同的情形 行动方案:具体工作 具体工作流程: 1.被裁减员工应在接到通知后根据后面规定的办理时间,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办理相关工作交接手续; 2.工作交接手续办理完成后,人力资源部将当场核发其当月工资和有关补偿金; 3.员工领取工资及相关补偿后,人力资源部负责当场做出解除合同证明和转移社保关系。 具体部门分工 1.人力资源部: 负责主持裁员工作、做好人员谈话,核算人员工资和经济补偿,办理合同解除证明和社保转移手续。 2.用人部门: 负责协助做好人员的谈话思想工作,做好组织带领办理手续工作、其原来的工作交接、包括材料物资、设施设备的交接。 3.财务部门 负责做好人员的欠款、过失赔偿等记录,以及准备好离职人员的工资发放(现金) 4.行政部门 负责做好人员的行为控制,防止出现报复和人身伤害,以及人员离开公司后的门禁工作。 5.工会及律师 负责协助做好离职人员就裁员有关法律问题的咨询,做好心理辅导。 每个部门都要通力协作与配合,并把自己部门的工作落实到位。 员工沟通:补偿方案 N+1。N=经济补偿金,1=提前通知金。 按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公司要求被裁减立即办理手续的,公司予以支付其一个月工资。支付标准中的月工资是指员工之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月工资高于市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按照3倍标准计算。 裁员善后:权利与义务 被裁减员工权利: 1.依法获得应得工资及经济补偿权利。 2.离开公司后6个月内,若参加原所在岗位招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录用权利。 3.符合内部招聘条件的,可报名参加内部公开的岗位竞聘权利。 4.若对公司裁员决定中经济补偿部分不服,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的权利。 被裁减员工义务: 1.服从公司决定,不得诬告、威胁、恐吓、顶撞、侮辱、殴打、伺机报复公司同事和领导,造成他人身体、财产损害的,将予以赔偿;情节严重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2.服从公司决定,不得为发泄私愤,以任何形式破坏、损坏公司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建筑物、车辆及其他公司财产,情节严重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服从公司决定,不得故意拖延交接工作,不得借机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或他人合法财产,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办理离职手续。 若有对公司决定不服,可以在办理完成离职手续后向市劳动局申诉。 裁员在绝大部分时候也是被迫之举,但是这么敏感的事情一定要处理得当,否则也会造成巨大损失。当然所有事情都有利有弊,裁员也会带来好处就是:
最后希望以上小汇所说的方法和规则大家都用不上,永远都用不上,同意的转到您的朋友圈吧。 最后推荐大家一部电影《在云端》,讲述一位裁员专家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更多启示: 欢迎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