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学后,父母们是否还能不改初心

 梅香琴韵 2015-09-08

上学后,父母们是否还能不改初心

2015-09-06 12:54:43

 

      小区游乐设施旁,几个小孩子在滑梯上玩的不亦乐乎,旁边两位妈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刚上一年级,只要上课能认真听讲,一般都能跟上,多给点儿时间玩儿。”

      “开始我也这么想的,可上了学之后,看到别的孩子好像都很厉害,什么都会,就有点着急了。”

      不知道多少孩子家长像第二位妈妈那样,本来觉得自己的孩子这好那好,可一旦上学后,难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一旦发现自己孩子有不如人的地方就开始着急,想方设法想让孩子变得出类拔萃,最初想让孩子顺其自然、身心健康发展的初心开始慢慢发生变化。

      闺女这几天刚上幼儿园,第一天有好奇心,送进去之后不哭不闹,表现很好。第二天、第三天新鲜劲一过,送到门口就开始哭,在幼儿园里也放不开。孩子爸爸就开始焦虑“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都那么活泼,咱家这个怎么这么拘束?什么原因?”我解释可能是因为我们家的没有上过早教班,第一次上幼儿园还不太适应。一方面是安慰宝爸,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对孩子,我们基本采取放养的方式,让她尽情的玩耍,不要求她学习什么,既不会背唐诗,也不会唱儿歌,想画画就给她买了笔乱画,疯玩就陪着玩儿。既没有上过早教,也没有上过亲子班,上了幼儿园之后感觉比一部分孩子要显得拘束和放不开,这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隐隐的担忧,没有提前做功课,对孩子会不会有影响?

      很多家长会产生我这样的心态,在孩子没有上学之前计划的好好的:不给孩子压力,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尽情的玩耍,即使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也无所谓,孩子玩是第一位的,没必要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一旦上学之后,心态慢慢发生变化,周围的孩子个个表现优秀,还有自己的小特长,妈妈们坐在一起谈的就是要让孩子上这个辅导班,那个特长班,孩子能认多少字,能唱几首歌……回看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不会,于是抓紧时间补课。以前失去的,现在通通补回来,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大部分父母最开始的时候也希望孩子做个快乐的人,有个幸福的童年,可以好好玩耍,享受快乐的时光。只是周围太多“别人家的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比下去,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之前的所有愿景一去不复返,从一个宽容的家长变成一个严厉唠叨的家长。

      多上一年早教班、多唱几首歌、多背几首诗真的那么重要吗?过早、过多压抑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残忍的事情。纠结了几天,还是决定孩子上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是吃好玩好,适应集体生活,对学知识不提过多要求。事实证明,放养的孩子适应能力还不错,经过三天假期调整,今天就不再哭泣,高高兴兴上学,比前几天好多了。

      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只要家长有个好的心态,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没有过多的压力,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孩子就能自然而然的学会自己调整,他希望做个上进的学生,他会对自己提出要求,从前产生的差距也会慢慢缩小,这样的孩子有无限潜力。

      所以,家长不要太纠结,不忘自己的初心。家长心态轻松,孩子才能上学轻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