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一线教师:他们为什么不愿当老师?

 刘沟村图书馆 2015-09-08

来源:搜狐教育

  他们为什么不愿当老师?


  写下这个题目,我凝视着它,再次感到一种悲凉爬上脊背。暑假里那一席谈话,又闪现在我脑海。


  今年暑假,一个上哈工大的学生来看我,讲她假期里办了两个辅导班,一个练武术,一个学英语,有声有色,其乐无穷。


  “他们都叫我林老师,哈,小孩子真可爱,当老师真幸福啊。”


  听她这么一说,我脱口就问:“那你怎么不报师范呢?”


  “我不想当老师。”


  “你想当什么?”我微笑着问。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当老师。”


  “可是,你很适合当老师啊。你热情,活泼,有责任心,智商又高。记得上学时,你就经常给同学们讲题,都说你讲得透彻啊。”


  “其实,小时侯,我还真的想过当老师。可是后来,我就不想了。老师,你看,你看你,还有我们班主任,还有英语老师,嗨,就说咱们学校所有的老师,你们活得多么累呀,自己病了不歇着,家里有事也管不了,连自己的小孩儿都没时间带,还从来没有节假日,可是你们一个月还挣不到一千块钱。真的,老师,我可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太苦了。”她一脸真诚的说着,我却从中听出了同情和无奈的意味。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们这样优秀的,适合当老师的人,都不选择这个职业,那么将来你们的后代,你希望谁来教育他们呢?”


  “这个,我没有想过。”她很惊讶的样子。


  “你看你们班,陈艳丽、刘欢、许通、米利国、贾文彬、赵玉铃、牛丽红这些人,都挺适合当老师的,可是,你看你们班,有人报师范吗?一个都没有。500分以上的39个人,一个报师范的都没有!”

  …………


一线教师:他们为什么不愿当老师?

  他们,我们的学生,我们呕心沥血、苦心栽培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再回到校园,不愿意接过我们手中的粉笔,不愿意登上我们站着的讲台,不愿意“长大之后我就成了你?”


  看过许多报刊杂志作过的青年调查,曾经发出的诘问有,“下个世纪,谁来做农民?”、“如今,还有谁愿意当工人?”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我却异常悲哀的发现,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第一个排斥拒绝的职业,就是教师!


  我手里有一份资料,可以十分有力的佐证我的结论。它就是我们学校去年高考升学的统计表。去年我校高考人数748人,上重点线171人,上线率22.9%,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为76人,考取清华北大各一名,最高分688分,列河北省第14名。本科二批上线359人,上线率48%。在上重点线的这171人里,报考电力大学10人,报考航天航空及军事类大学13人,报考科技类大学30人,报考工业类大学33人,报考综合类大学49人,报考交通邮电类大学15人,报考财经农大矿业石油等类大学15人,而报考师范院校的共计6人。这六人里,一名考生以615分考取华中师大,一名584分(文科)考取东北师大,一名574分考取西南师大,其余三名分别以539(文科)、577、573分的成绩,考取河北师大。粗略计算一下,我校重点院校中报考师范类所占的比重是百分之四!而本二报考师范类院校竟然是零!今年招生还没有结束,但是据实际情况看,依然故往。


  这种比例,虽然我没有详细统计过其他学校,但是每到一所学校,伫足于他们的高考光荣榜前,满眼都是科技、英语、电子、交通、财经、医药、商务之类,“师范”的字眼每每令我望穿秋水,却意兴阑珊。即使本三以下报考师专的,也往往是因为,热门专业上不了,又不想走回头路,万般无奈才去“师专”,而也不过是寥寥几人,甚至许多人,宁愿去上财会电子类的中专,也不去投奔这师范的大专。师范,竟然成了无路可走时垫脚的一块石板。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我原来所在的那所最普通的三类高中,97年考上了不少,可是众多举子中,只有一个师大,一个师专!而现在,那个考上师大的学生又考上了研究生,用他自己的话说,终于可以不用当老师了;师专毕业的那个学生,教了两年便辞职下海了,还写信跟我说“老师,别再廉价的出卖自己了!”


一线教师:他们为什么不愿当老师?

  常常听见许多老教师这样评价自己那有幸的几个当了老师的学生说:“难怪不受学生欢迎,上学时,他也不是那出色的学生,不过是中等偏下的。唉!”每当此时,我就十分悲哀的想:我们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当老师?所有的优秀学生都不当老师,那么将来,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素质能力会下滑到一个怎样的低谷?那么将来,一代代的孩子由谁来哺育?


  我不是杞人忧天。因为优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确高于一般的学生的,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对于人的才智能力的确要求是很高的,因为愈是在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愈鲜有报考师范院校的!即使报考了,拿到通知书时,往往都说“我一定考研!”是呀,考了研,就不用辛辛苦苦当中学老师了,至少可以到大学里混口饭吃。


  是的,应该追问,问一个为什么。年轻的学子们是不应该被责备的。如果你问一个小学生长大了干什么,那么十有八九张口就说,将来长大了当老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除了和个人的志趣爱好有关外,功利的因素大约最多。从家长到老师,都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越重点越好,越热门越好。而这些重点热门里有几所师范呢?孩子的理想,在这种功利的土壤里生了根、发了芽,于是便长成一棵贪慕利益荣华的参天树了,志向只在蓝天,忘记脚下热土。


  做教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清贫一世、奉献一生、辛苦劳累一辈子!不但自己终身不能享乐没有荣华,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得到悉心的料理护养,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受到体贴入微的照顾,甚至学习成绩都不如别人!记得那次,我的一个同事,刚刚打完了吊针就摇摇晃晃地要去上课,我说“你休息一会吧,哪怕半天呢!”他苦笑着问我:“那上次你怎么不休息?”然后,摇摇头,叹息着说:“当老师、当老师真不容易啊!你不能生病,你家里不能有事,你不能有情绪,你不能有八小时以外!”还有那一回,小学要开家长会,小学老师的电话,打到学校办公室,点名叫几个老师务必去,因为他们的孩子自从上了小学,家长会竟然一次都没去过!而那次正好我们学校也开家长会,这些也是家长的教师于是只有给别人的家长开家长会了。至于那些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的,年迈的父母拜托给哥姐照料的,更是比比皆是。每次听“师德”报告会,都会听得泪眼模糊,心里苦涩,因为,每一个优秀教师的背后,都贮满了辛酸,那辛酸,不是个别的!


  在这样的商品社会、经济时代里,做一名教师,是多么愚蠢的选择,而没有献身甚至殉道精神的人,也是根本当不好教师的。在这种时代里,鼓励教诲年轻人去献身去奉献,试试看,你会迎接什么样的反应,会面临何等漠然的眼光嘲讽的回击?


  别说学生的家长不会支持孩子上师范院校,即使像我们,我们这些教师,从小给自己的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时,也都是坚决回避教师的!为什么?很清楚啊。因为教师苦,教师累,教师待遇低,教师没地位,教师是背负着太阳的光辉,却独自隐藏在阴影里的步履蹒跚心力交瘁的役马!因为全世界的女性受压迫,于是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因为儿童是弱者,需要保护,于是有了 “六一”儿童节。那么,教师节呢?不用解释为什么会有了吧。难怪去年九月《教师之友》推出“想象一个教师节”的构想,会有那么多老师设想“没有了教师节!”


  教育也是一种事业,教师也是一种职业,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不讲人情的一味要求教师去奉献,却很少想到教师也要有正常人的需求,也要有等值的回报,也要健康的身体,也要养家扶老,也要快乐幸福,也要从头到脚的被人真正的尊重!这样,还有谁愿意当教师,还有谁忍心让别人当教师呢?


  如果有一天,“教师”这一称号,不再让人联想到斑白的两鬓,紧蹙的额头、简朴的衣食、疲惫的身影、喑哑的声音;“教师”,不再等于贫穷、劳累、困窘、苦难、低微,或许,我们就有底气对孩子们说,长大后,象我一样,登上讲台吧,这是最骄傲的职业!


  我历来就不是一个金钱至上的人,但是我也知道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且社会上一般是用钱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价值的。所以,社会的确不应该把教师当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特殊群体。好象教师求名了,便不高尚;教师求利了,便不伟大。这种怪圈一日不冲破,教师名节的牌坊一日不推倒,社会对教师的回报一日不能公平,那么这个社会中,教师队伍之充实壮大之优秀纯洁之稳固坚定,便一日不能实现!


  即将收笔之时,看到了两则新闻,一则说是北京已经开始有博士生进入中学担任教师了,并且说,这将是今后一个发展趋势。一则是专家预测,今后师范专业有望成为热门报考专业。看完后,不禁有些欣喜,虽然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它的许多特例都是外省难以企及的,但毕竟透露了一线曙光;虽然专家对于今后的报考,也不过是预测而已,至于怎么报,还取决于考生和家长本人的意愿(今年我们的高三学生已经把自己的高考理想贴上了墙,我依然是望穿秋水,不见师范),但这至少说明,今后的路(不管是多长时间以后),还是越走越光明的。


  作为一个奋斗在第一线的中学教师,我用我的已经受损的健康和正在逝去的青春祈祷:特例,能够成为普遍;时间,不会过于漫长……


一线教师:他们为什么不愿当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