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陕西铜川的一个8岁小女孩,因妈妈打了下她的后脑勺猝死;金华6岁男孩在被妈妈硬拉着坐摩天轮后,右小臂突然弯曲,完全不能动,一碰就疼得哇哇大哭……近日,此类报道屡屡见诸报道,为何家长无意的一个小动作,对孩子的伤害却如此之大?哪些动作是家长不能对孩子做的?昨日,记者向闽东医院的医生们进行了咨询。 拍打孩子后脑 可能会使脑干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媒体报道,铜川一8岁女孩凌凌(化名)在吃了凤爪之后突然死亡,让妈妈朱某以为是凤爪有毒害死了女儿。但尸检结果显示,孩子是因颅内挫裂伤致死,系外力所致。原来事发当天中午,凌凌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后来她妈妈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凌凌做错了不少,妈妈一生气,就伸手打了女儿的后脑勺一下。就是这一下,让不幸发生了。 此消息引发不少市民们疑问,很多人小时候都会有这种被拍后脑勺的待遇。就这么打一下后脑勺真的会那么严重吗? “八岁小孩的大脑已经成熟了,但是由于个体比较小,加上颅骨较成人薄弱,用同样的力量打上去,冲击力会更大一些,因而造成的伤害比较大。”闽东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岳增昌表示,拍打小孩后脑勺这个习惯其实非常不好,因为脑干距离后脑勺很近,而脑干是管理呼吸血压的基本生命中枢,同时也是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通路,一旦受到外力冲击,轻则眩晕呕吐,重则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另外打后脑勺的时候,前脑会往前面冲,而前脑也有重要的功能,特别与人类智能和情绪控制密切相关。碰到前额的骨头之后,前脑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除了后脑勺 孩子身上这些部位也打不得 “不仅是后脑勺,小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打不得。”岳增昌说,比如,拍打孩子头部其他位置、打耳光。头部是人的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所在地,随意敲打孩子头部会造成脑震荡、脑出血等严重后果;打耳光,容易损伤耳朵及周围神经,引起听觉障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头部两侧太阳穴位置尤其需要保护好,因为此处颅骨非常薄弱,且有重要动脉经过,外力击打很容易损伤血管和脑组织引起严重后果。 捏鼻子、拧耳朵。孩子的鼻腔粘膜娇嫩,血管丰富,捏鼻子会损伤粘膜与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拧耳朵严重时会导致孩子耳膜受损。 打后背。人的初级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神经根主要分布在后背,殴打孩子后背,易使其功能受到损伤,严重者可造成截瘫和大小便障碍。 打屁股。有人认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在屁股部位,被重打受损后,后果也不堪设想,严重时会导致下肢瘫痪和肌肉萎缩。 幼儿胳膊被大力牵拉 可能造成“不完全脱臼” 同样来自媒体报道,金华6岁男孩乐乐右小臂突然弯曲,完全不能动,一碰就疼得哇哇大哭。经检查,乐乐得了一种,叫“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病,即“不完全脱臼”。而该病引起的原因是妈妈想带他坐摩天轮,但乐乐因害怕强烈抵抗,不管妈妈怎么拉,乐乐就是一边大哭一边挣扎后退。当时乐乐就喊手疼,但是妈妈还以为乐乐是假装的。 那么,什么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据闽东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林永绥介绍,“桡骨小头半脱位”病主要发生下4岁以下儿童,年纪越小,受到这样伤害的影响就会越大。而导致这种病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一些习以为常的动作,其中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是提着孩子的胳膊走路、上台阶、穿衣服。小朋友的桡骨小头还没发育完全,环状韧带相对松驰,一旦小臂收到大力牵拉,桡骨小头就会脱离环状韧带,没法恢复原位。 林永绥提醒,通常如果胳膊牵拉以后孩子立即啼哭,手臂垂挂在身旁,局部疼痛,患肢不能抬举,患侧手不能做旋转动作,由于上肢下垂,时间较长后还会有手腕部肿胀,就说明孩子患上了“桡骨小头半脱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孩子的骨骼将会被严重影响生长,未来很可能出现骨骼生长畸形,甚至有习惯性脱臼的情况的出现。 那么,如何牵着宝宝走路才是正确的呢?林永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即家长不要让宝宝的手臂过于的伸直,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意外缓冲保护;身子侧向宝宝,让宝宝的手自然地握搭在你的手心中;不要提拉宝宝手过于用力,牵扯前行速度也不要太快;应该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帮助他上台阶,弯下腰来,弱小的宝宝需要你更贴近地保护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