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天生对你好 东方小四 本文原刊《看世界》2013年第15期 谁该天生对你好 东方小四 懂得感恩,是一种温润美德。 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也曾是牛人。曾经有行业前辈如母亲一般待我,事无巨细均手把手教授,当时我并未太往心里去,连谢谢都未说一声。直到数年后的某一天,在一个左右为难的环境里百口莫辩,突然就想起那个母亲一般的人,她曾经对我那样好。 我立即跑到街上买了一张卡片,认认真真写下了几句话寄给她:多谢你曾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少不更事的我,直到现在才明白那有多么珍贵。卡片没有回音,但我猜想她应该收到了。 一年年过去,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鲁莽的家伙。此间经历过许多事,说过很偏激很伤人的话,也与几个很重要的朋友在人生的路口一一话别等等,一直到今天,实实在在的今天,心里冒出了如题的那句话:没有人天生就该对你好,每一个人的每一种好,都弥足珍贵。 从前也曾赞同过一种看似前卫的观点,譬如说父母生孩子其实都带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会有所回报。一些“很有个性”的人由此提出,孝顺不应该是一种责任,父母生养了孩子就有义务教养,至于孩子孝顺则并非“必需”的事。初看到这种观点,我一笑而过,亦觉有些许道理。 如今不再这样想,父母也不是天生就该对你好啊。这个世间还有一些不那么称职的父母也会有不那么孝顺的子女,他们都是一种人生残缺的映照,却不应该成为一种行为普遍化的理由。大恩不言谢,但心里要知道,为了我们的顺利成长,曾经有人付出很多很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说出来:我知道,你对我的好。 对其他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也耍有适度的“知道”之心。我的一个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她曾经有一个异性朋友,他们认识的时候各自有恋人,且彼此之间只有温暖的坦白的友谊,因此自始至终都是坦率而纯粹的朋友。由于心无遮拦:他给过她很多关怀,包括工作遇到问题时的鼓励,以及失意时的细心宽慰。因为彼此的坦荡,不久后他的女朋友也成了她的朋友。但在一个突然的场景里发生了一件突然的事,由于她的疏忽引起误会,又由于内心的骄傲不屑解释,一个星期后彼此成为路人。她知晓,他们曾经明明白白证实过,男女之间可以有纯粹的友谊,而那时的他多么良善,恰如兄长。他对她曾那么好,如海滩上的白沙一样,一眼就可见到清洁细致的质地。可彼时不明白,没有人欠谁的,没有人在误会面前真的不需要解释。此类事让人懂得,要以合适的方式去珍惜朋友,要在误会发生的时候委婉却清晰地说出真相,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包容善待自己的人,这当然也包括身份稍稍有点敏感的异性普通朋友。 我到广州工作已十余年,认识或忘记了许多善良的人。如今走在单位、小区或附近街上,都会遇到有人友善致意,有些人叫不出名字,彼此依然会微笑相对。那些点点滴滴的亲切,早已模糊了身份,只记得那都是曾经对我好或者我曾经对他(她)好的人,就像两尾鱼,在某处遇见过,在此处笑颜相对。如今明白,这些并不深刻的笑颜,都是来温暖我们人生的。珍惜他们,应该如同植物珍惜阳光。 至于所有“身边人”,没有哪一种发自内心的好,经得起别人长时间的轻忽与淡漠消磨。在日常生活里,在亲情、友情、爱情中,均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耐寒性强些,有些人弱些。别人对你的好,也许不仅仅因为你可爱,更可能因他的善良与包容,以及相逢在同一时空的缘分。美好的觉察与感恩的心,无论怎样累积都不会溢出。这让我们时刻在成长,听见花开的声音。 至于那些带有些许挑剔甚至恶意的人,恰如某些“高人”所言,他们是来考验我们的修养与定力的,附带考验我们的人生达到了哪种境界。对于本性不坏的人,亦可靠近,终有一天他(她)会以心底的纯良一面待你;对于本心有残缺的人,疏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与道路,谁也不能成为谁的拯救者。人们最终只能承受自己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