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在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历书记载:「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礼记》中也记载了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这些俗语都在提醒人们白露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身体不能裸露太多的地方,早晚要多件衣服。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秋高气爽,更适宜晨练,但要注意动静结合。 诗词·白露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 《白露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 《闲居寄诸弟》 (唐)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 《杂曲歌辞·秋夜长》 (唐)张籍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 愁人不寐畏枕席,暗虫唧唧绕我傍。 荒城为村无更声,起看北斗天未明。 白露满田风褭褭,千声万声鹖鸟鸣。 ▼ 《口号》 (唐)贾岛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 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宿潭上二首》 (唐)畅当 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 嘉宾爱明月,游子惊秋风。 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 中夜秋风起,心事坐潸然。 ▼ 《相和歌辞·乌栖曲》 (唐)王建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坠。 ▼ 《南歌子》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
(宋)严参 曰归去来,归去来兮,吾将安归。 但有东篱菊,有西园桂,有南溪月,有北山薇。 蜂则有房,鱼还有穴,蚁有楼台兽有依。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人间征路熹微。看处处丹枫白露唏。 况寒原衰草,牛羊来下,淡烟秋水,鲈鳜初肥。 自笑平生,颓然骨相,只合持竿坐钓矶。都休也,对西风无语,落日斜晖。 ▼
(宋)谢逸 帘外雨,洗尽楚乡残暑。 白露影边霞一缕。绀碧江天暮。 沈水烟横香雾,茗碗浅浮琼乳。 卧听鹧鸪啼竹坞。竹风清院宇。 ▼
(宋)辛弃疾 白露园蔬。碧水溪鱼。笑先生、网钓还锄。 小窗高卧,风展残书。看北山移,盘谷序,辋川图。 白饭青刍。赤脚长须。客来时、酒尽重沽。 听风听雨,吾爱吾庐。笑本无心,刚自瘦,此君疏。 ▼ 《如此江山(寓齐天乐)》 (宋)张辑 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诗仙一去。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与客语。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 聊凭陆谞。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点击上方蓝字 旧时风物 便可关注 白露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在每年阳历9月7日或8日,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历书记载:「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礼记》中也记载了这个节气的景象:「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这些俗语都在提醒人们白露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身体不能裸露太多的地方,早晚要多件衣服。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秋高气爽,更适宜晨练,但要注意动静结合。 诗词·白露 ▼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 《白露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 《闲居寄诸弟》 (唐)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 《杂曲歌辞·秋夜长》 (唐)张籍 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 愁人不寐畏枕席,暗虫唧唧绕我傍。 荒城为村无更声,起看北斗天未明。 白露满田风褭褭,千声万声鹖鸟鸣。 ▼ 《口号》 (唐)贾岛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 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宿潭上二首》 (唐)畅当 夜潭有仙舸,与月当水中。 嘉宾爱明月,游子惊秋风。 青蒲野陂水,白露明月天。 中夜秋风起,心事坐潸然。 ▼ 《相和歌辞·乌栖曲》 (唐)王建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坠。 ▼ 《南歌子》 (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
(宋)严参 曰归去来,归去来兮,吾将安归。 但有东篱菊,有西园桂,有南溪月,有北山薇。 蜂则有房,鱼还有穴,蚁有楼台兽有依。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人间征路熹微。看处处丹枫白露唏。 况寒原衰草,牛羊来下,淡烟秋水,鲈鳜初肥。 自笑平生,颓然骨相,只合持竿坐钓矶。都休也,对西风无语,落日斜晖。 ▼
(宋)谢逸 帘外雨,洗尽楚乡残暑。 白露影边霞一缕。绀碧江天暮。 沈水烟横香雾,茗碗浅浮琼乳。 卧听鹧鸪啼竹坞。竹风清院宇。 ▼
(宋)辛弃疾 白露园蔬。碧水溪鱼。笑先生、网钓还锄。 小窗高卧,风展残书。看北山移,盘谷序,辋川图。 白饭青刍。赤脚长须。客来时、酒尽重沽。 听风听雨,吾爱吾庐。笑本无心,刚自瘦,此君疏。 ▼ 《如此江山(寓齐天乐)》 (宋)张辑 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诗仙一去。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与客语。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 聊凭陆谞。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