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国画】文人意象·艺术生活——袁武

 幽莲生梦 2015-09-08
袁武先生是当代中国艺术界富有杰出创造才华的代表,他在继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同时,努力探索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在水墨艺术领域注入当代文化的观念与创新的意识,形成了鲜明的个性风格。——范迪安


《进山》-画之-600x380cm

《进山》局部

《进山》-画之-600x380cm

《进山》-画之-600x380cm

《进山》局部

《进山》局部

《进山》局部


《进山》作600x380cm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莫过于日益迅速的都市化进程,正像所有知识分子对于都市化的文化反应一样,袁武一方面感受着都市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丰富的艺术信息,另一方面,他也总是意欲摆脱现实生活中物欲对于精神的干扰,希望寻得心灵的纯净与安宁。于是,他从繁华的都市走向遥远的边疆,走向那被誉为“心灵的净土”的青藏高原。那里终年覆盖着冰雪的神山圣谷,雄奇瑰丽的原始森林,气势磅礴的寺院宫室,都深深的吸引了他,而比自然风光更令他震撼的是藏民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穷其一生的朝圣旅行。在由松赞干布建造,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拉萨大昭寺,来自西藏乃至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们汇集于此,叩拜不已,诵经缭绕,大昭寺成为朝圣之旅的终点,又是起点。朝圣者们无休无止、周而复始的祈祷和跪拜,构成了具有巨大精神感召力的现实景观,让袁武为之动心动容。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信仰的力量,因此他在描绘这种景象的过程中,体味的是一种纯粹的人性。他还特别选择在清晨与日暮的光线之下观察、体味那些藏民们的身影,以突出刻画人与自然交融的关系。这些感受汇集在《大昭寺的清晨》系列作品中,将朝圣者们最虔诚和真切的情感表达出来,汇集成史诗般的篇章。

《人流》2008年作290x120cm

《人流》局部

《人流》局部

《人流》局部

《人流》局部

梁漱溟173x74cm2006年作

蒋兆和173x74cm2006年作

鲁迅173x74cm2006年作

齐白石173x74cm2006年作


袁武的艺术是一种文化的“救赎”。他如此深刻地塑造了一个个留下岁月沧桑印迹的肖像,让人看到命运的身影和信仰的永恒,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笔下的艺术形象也能够感染被世俗的色彩所迷乱的眼睛;“救赎”也指代一种艺术语言的复归。现代以来艺术形式语言的演变一方面丰富了视觉艺术的面貌,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语言的堕落”,使艺术语言丧失了对事物的本质进行传达的能力,沦为一种对浅显的表象进行抄袭的工具。语言统一性的消失反映了世界整体性的破碎,在这个进程中,绘画的意象变得茫然。因此,建立一种内核更加坚实,语素更加有机的艺术形式,也成为对艺术语言的一种救赎。袁武的艺术在“精神的朝圣”和“语言的救赎”这两个重要层面上形成的一致性,或许正是他对当代艺术的重要贡献,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艺术能够超越文化边界和审美差异,唤起人们更多的共鸣。——范迪安

暮色

暮色局部

暮色局部

人体-之一2005年作

人体-之二2005年作

人体-之三2005年作

人体-之四-2005年作

人体-之五-2005年作

人体之六

抗联组画-牺牲395x300cm 2007年作

《大雪》1989年作 90x210cm
《老海》2002年作 90x220cm

北芳秋天的肖像之四 90x150cm 2005年作

垓下歌220x160cm(1997)


大山水- 65x130cm


大山水- 120x300cm

大山水之10 2008年作

大山水之10 2008年作

大山水之10 2008年作

大山水之10 2008年作

大山水之10 2008年作

大山水之-65x130cm

大山水之一120x300cm

大山水之一120x300cm


在海边 90x100cm 2003年作

朵草 120x240cm 2006年作

扒苞米 -160cmx360cm

抗联组画_生存-

生存局部

生存局部

生存局部


创作生存工作照(2002)

工作照



执著于底层的意义/老村


  从介绍袁武先生的文字材料里,了解到先生绘画的经历,所有的吃惊和意外随之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袁武先生,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学画经历十分的坎坷。可以说最初一直是在所谓画家的外围、边缘,是靠着个人坚定的信念,和一支顽强的不断描画着的笔,坚持到了今天,走到了绘画的精神内核里。底层生活给袁武先生的精神构成建立了一个结实的基础,即便北京画院的高墙以及如今的地位也没能隔断他与底层、与这些个悲苦众生的感情维系。他们是他创作的上帝,是他念兹在兹的描绘对象。他的血液与他们的血液,至今仍是在用同一个频率在身心里搏动。

在中央美院读研(1993)


  坦率说,这些年,我对绘画也发生了较大的兴趣,时而不仅是画两笔,同时也思考当今画坛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空洞是当代中国画坛最重的病症,特别是中国水墨,几乎是千人一面地在那些个干枯的线条和黑暗的堆砌里翻筋斗打滚。抬眼望去,少有几笔灵动而有生命情趣的笔触,更别说能像袁武先生这样,数年不懈地描绘底层,画出这样一批震撼人们心灵的画作。我想,齐白石,如他没画白菜没画搂草的耙子等等,这些与底层生灵有这种深刻联系的事物,他的艺术成就将会大打折扣。笔墨是什么?对每一个画人,这无时无刻都是个严峻的问题。当然,不能否认它超越现实的存在意义,但大家一哄而起,一味追求它的超越,模仿它的超越,将它和个体生命,和生活的喜怒哀乐,和大地的地气,和时代的呼吸,和所联系的那根血管生生拽断,那又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照片


  回到正题,我个人的感觉,早年陈丹青以年轻的血性描绘了一个真实而浪漫的西藏,成为那个时代里程碑式的作品。如今袁武先生是用中年的成熟描绘出西藏的深厚和悲悯,是深刻思考的结果,可以说也是关于西藏的绘画历程上的一个结儿。(摘选)



艺术家简介

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