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缩量反弹..混沌..

 绿色的原野ldq 2015-09-08

人民币汇率贬值,全球股市大宗立即暴跌债市收益率上涨, 效果等于提前替美国加息了, 美联储最早9月加息的预期或者说预案因为这个意外变得模糊起来, 超级机构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媒体和超级投行挺经济挺股市, MSCI抛橄榄枝, 不一而足. 大型基金开始拿放大镜检视美债, 观点从新兴国家撤出发达国家补足,到日本欧盟乃至全球以美债为主的外储触顶,美债规模持续扩大基础尽失等,正反桌面博弈热闹非凡, 日本和欧洲一面官方扬言继续宽松, 一面各种数据显示已经丧失宽松能力, 美联储就这样被乱糟糟的数据和观点推着, 一时半会不知所措,其政府搞乱世界驱赶资本回流的做法却没变, 乌克兰混乱延续, 这回又加上了上合组织部分成员国, 战机弄到了俄罗斯边界, 偷袭珍珠港的日本被请到加州本土军演. 战斗民族不好惹, 军演一浪高过一浪, 干脆直接派人进入叙利亚, 中国高调阅兵,军舰也游弋到了北冰洋. 眼看周边战火四起,伊朗不失时机的要求正式加入上合组织. 美日不再遮掩, 中俄也不扭捏, 军事,经济,科研方面合作都出现加速趋势. 欧洲大国继续观望, 小国开始站队, 资本市场直接开溜, 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尼克松访华以来, 美国历任总统不论多么强硬, 实质上和中国都是合作态度. 日本作为制衡亚洲的棋子,从二战结束就一直受美国关照成为搅屎棍, 中美苏三角平衡下, 美欧解体苏联,把中国从制衡中解放, 实力越来越大, 但政治经济各领域却依旧向对待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压制, 到黑马政府开始转向强硬打压, 俄罗斯被逼的没有退路, 中国强大到可以说不, 世界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今年以来局势变化之快, 笔者不认为各国都做好了准备. 美国和欧盟想到过中国这么强硬么? 设想过如此僵硬下去的后果么? 最敏感的华尔街已经开始忧虑, 政客们估计也在头痛, 和东方的政治领导经济不同, 欧美经济完全由利益集团掌控, 70多年前它们为了利益促发二战, 核武时代的今天, 它们还有这种胆量么? 如果不想一起坠崖, 各国都需要调整战略, 尤其主动挑事的一方,不是脸面问题, 是利益问题.

 

大国之间, 不论战略是否调整, 各种相悖的言行一段时期内都会让世界政经如醉酒一般, 醉个一年半载, 各方下定决心后, 声音步调才会清晰

 

 

...............................................................

 

 

散户已成最大空头

二当家.. 2015-09-08 06:39


 

这个题目细想起来很有些凄惨。但很大程度上是事实。

 

 

 

 

股指期货的讨伐争吵已经落下帷幕。散户应该明白而且必须明白了,股指期货,不是大跌的罪魁。

 

 

4月份开始的努力拉升,大机构和上市公司也在努力出逃,这双向的努力成为一道风景线。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4000点是牛市起点的口号,否则绝不会有如此疯狂。

所以出货也变得如此简单。

 

四千点以上,密密麻麻站岗的是广大的散户。

 

散户不会在上涨形态里出货,也不会在震荡形态里面出货,相反他们会在下跌的时候出。当然,牛市的时候散户也能学到下跌不出。

 

跌倒3000点附近,依旧很多散户没下山。但是成熟机构和个人仓位应该是很低的了-----如果成熟机构继续杀跌,那么是为了捞取便宜筹码。但,散户群大面积被套的点位,机构绝不会对此动心。除非再次暴跌,而且较长时间震荡洗盘。

 

所以,目前喊多的,只是耍嘴皮子,哄散户守仓而已。根本的问题是散户还应该进一步减仓。

 

如果上面分析的下跌形态里面出货,那么散户出局的的确就很少了。因为下跌时间短暂急速,然后管理层每次又急忙救市,于是急跌之后又把散户诳进救市的圈子里面睡着。散户醒来的时候,往往又是急跌来临。

 

 

散户气急败坏的理由往往就在于此:不会在上升中,不会在震荡中出,不会在救市中出,往往急跌变盘让等无可等的散户杀出。

 

散户最可怜可恨的就是:大跌一来,就哭喊救市。但是真正救市的时候,他们又开始贪婪。就这样一步步失去止损的机会。

回过头来看七月份的救市,那太清楚不过。

但是,现在虽然跌了那么多,但同样是出货的阶段。可惜很多人也许准备长眠了----他们对于账户的亏损已经没有了概念。

 

 

 

但,即便如此,左侧出局的,都没错。

 

当大盘继续下跌的时候,你不要习惯性去想是不是又是国际空头来了砸盘,那多半是散户同类经不住压力斩仓出局了。那时候你一定不要像骂股指期货一样气急败坏,一定要用心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办。

 

 

六月中旬之后,大盘下跌极为坚决,那是因为主力和大小非早已完成财富大挪移。在股灾后的救市中,机构坚定再次出逃,时局变得简单清晰:散户基本套在山坡上。

现在是山坡,不是专家说的底。

继续出货的散户,依旧是合格的。

 

因为后面的下跌,还很惨烈。

以后的下跌,散户不要骂了。在严格监管之下,恶意做空很少。但广泛被套的散户,成为浩荡的空头大军,那个日子,好比凌迟。

 

 

 

 

 

当后面继续深跌,一旦杀破2300,凄惨的程度之深,也许会让我陪你一起流泪。

 

原来对国庆节前大盘可能会企稳有一定预期,现在纠正。至少要等到11月中旬之后再看。

 

这也是发文特别说明的地方。

 

国庆之后发文,不再写财经类东西。

 

 

 

附带说一下今天的盘口:

今天低开,很不妙。所以上午主力努力拉升填补缺口,造成跌不下去的迹象。但是在弱势下面,这种经过震荡修复的走势,往往是加速变盘的前兆。

假设今天收阴,明天的走势就极为尴尬。

 

 

紧盯创业板,如果跌穿1400,那今后几年就极端麻烦。创业板从2013年到今年一月份长达一年多的走势里面围绕1400横盘一年多,跌穿了就巨大麻烦。如同今年创业板突破这根长期横盘线就迅猛上涨一样。

道理相同。

 

...............................................................

 

熔断机制有必要吗?

君山居士..  2015-09-08 16:34


 

9月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联合发出《关于就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在保留现有个股涨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数熔断机制。

通知指出: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可分离债、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品种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暂停交易时间结束后,视情况恢复交易或直接收盘;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涨跌都熔断,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1次。

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多数认为,在目前已有涨跌停板制度的前提下,再引入熔断机制,实在是多此一举。也有人认为,熔断机制可以减少市场大幅波动,是交易机制的重要完善。在一片或赞或弹的声音中,也有不少小散在弱弱的问:熔断机制究竟是个啥?

1. 什么是熔断机制?

顾名思义,熔断机制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或者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幅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度。由于这种情况和保险丝在电流过量时会熔断,而令电器受到保护相类似,故称之为熔断机制。

2. 熔断机制谁发明的?

该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是1987股灾之后为了控制股票交易风险的一种交易制度。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闪电暴跌”事件。在美国这样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熔断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市场因为过度恐慌或过度亢奋,引起非理性的暴跌暴涨。

3. 熔断机制是如何触发的?

美国现有规则:熔断主要分为三级,当指数较前一日收盘点位下跌7%、13%时,交易将暂停15分钟;当指数较前一天收盘点位下跌20%时,当天交易停止。

我国目前拟实施的规则:分5%和7%两档阈值,触发5%熔断阈值时,暂停交易30分钟,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1次。

简言之:大盘涨跌5%就休市半小时,涨跌7%就全天休市。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此前已有对个股涨跌幅10%的限制。

最后问题来了,在已有涨跌停板制度的前提下,此时再推熔断机制真的有必要吗?

自6月15日大跌以来,A股市场的确出现了多次单日暴涨暴跌的现象,政府频频放大招救市,无奈A股就像蜀国的阿斗,就是扶不起来,国家队都快黔驴技穷了!8月24日,美股三大股指下挫触及7%的熔断阈值,经历了十分钟的暂停交易后,市场恐慌情绪得以部分缓解,避免了踩踏式下跌,最终股指回升,收盘时跌幅收至4%左右。此次事件引发了国内的广泛讨论,也成了中国加快推出熔断机制的最直接的催化剂。

在没有涨跌停幅度限制的前提下,美股熔断机制的触发的确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对A股市场来说,目前涨跌停幅度限制基本可以达到对日内波动风险的管控,相当于已经设置了一个10%阀值的熔断机制,在此基础上,再来一个5%和7%,真的有必要吗?熔断机制下,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价格扭曲会带来价格波动,价格波动不会降低市场波动,反而会加剧市场波动。这与设置熔断机制降低市场大幅波动概率的初衷岂不是背道而驰吗?

纵观全球市场,股票现货市场对个股涨跌幅限制与大盘熔断机制一般是二者选用其一,同时使用这两种机制的很少。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成熟市场,触发熔断机制可能会令交易员冷静下来思考,而在以散户为主的沪深股市,熔断机制一旦触发,反而更可能引起恐慌,管理层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了咱的中国特色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