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ebpy使用笔记(二) session/sessionid的使用

 只怕想不到 2015-09-08

webpy使用笔记(二) session的使用

  webpy使用系列之session的使用,虽然工作中使用的是django,但是自己并不喜欢那种大而全的东西~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自己好像一个机器人一样赶着重复的基本工作,从在学校时候就养成了追究原理的习惯,从而有了这篇session的使用和说明。

  PS:其实有些总结的东西挺好的,想分享给大家看,而不是枯燥的代码,这东西说实话对其他人用处不大,但都被移除首页了~~

webpy中的session

  下面为官方的例子,用session来存储页面访问的次数,从而实现对访问次数的记录。

  (PS,这里记录是针对一个客户端来说的访问次数,而不是官方文档说的统计有多少人正在使用session,因为每个客户端的session并不相同,服务器会根据不同的sessionid来区分不同的客户端的session)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说明在调试情况下,session并不能正常的运行,所以需要在非调试摸下测试,那么就有了下面的这个例子。

复制代码
import web
#非调试模式 web.config.debug = False urls = ( "/count", "count", "/reset", "reset" ) app = web.application(urls, locals()) session = web.session.Session(app, web.session.DiskStore('sessions'), initializer={'count': 0}) class count: def GET(self): session.count += 1 return str(session.count) class reset: def GET(self): session.kill() return ""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复制代码

   在官方文档中,对上述debug模式的现象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session与调试模试下的重调用相冲突(有点类似firefox下著名的Firebug插件,使用Firebug插件分析网页时,会在火狐浏览器之外单独对该网页发起请求,所以相当于同时访问该网页两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官方给出了进一步的解决方法,如下

复制代码
import web
urls = ("/", "hello")

app = web.application(urls, globals())

if web.config.get('_session') is None:
    session = web.session.Session(app, web.session.DiskStore('sessions'), {'count': 0})
    web.config._session = session
else:
    session = web.config._session

class hello:
   def GET(self):
       print 'session', session
       session.count += 1
       return 'Hello, %s!' % session.cou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复制代码

  由于web.session.Session会重载两次,但是在上面的_session并不会重载两次,因为上面多了一个判断_session是否存在于web.config中。

  其实,在web.py文件中,定义了config,而Storage在下面的图中并没有特殊的结果,像字典一样~

#web.py
config = storage()

#utils.py
storage = Storage

在webpy的子程序中使用session

  虽然官方文档中提到,只能在主程序中使用session,但是通过添加__init__.py可以条用到该页面的session,也就是说一样使用session。

  官方给出的方法更加合理化一点,通过应用处理器,加载钩子(loadhooks)

  在webpy中,应用处理器为app.add_processor(my_processor),下面的代码添加到上述的完整例子中,可以再处理请求前和处理请求后分别条用my_loadhook()和my_unloadhook()。

复制代码
def my_loadhook():
    print "my load hook"

def my_unloadhook():
    print "my unload hook"

app.add_processor(web.loadhook(my_loadhook))
app.add_processor(web.unloadhook(my_unloadhook))
复制代码

 

结果如下,我在处理中打印了session:

  从而,可以再web.loadhook()中加载session信息,在处理之前从web.ctx.session中获取session了,甚至可以在应用处理器中添加认证等操作。

复制代码
#main.py
def session_hook():
  web.ctx.session = session
app.add_processor(web.loadhook(session_hook))

#views.py
class edit:
    def GET(self):
        try:
            session = web.ctx.session
            username = session.username
            if not username:
                return web.redirect('/login')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web.redirect('/login')
        return render_template('edit.html')
复制代码

sessionid

  对于服务器来说,怎样才能区分不同客户端呢,怎样才能区分不同客户端的session呢?

  是通过sessionid来实现的,最初我还傻傻的分不清session和cookie,以及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室如何分配的!

  

  如上图,是生成sessionid的代码段,其中包含了随机数、时间、ip以及秘钥。

  在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会根据上述信息来计算一个针对客户端唯一的sessionid,并通过cookie保存在客户端中。

  客户端用cookie保存了sessionID,当我们请求服务器的时候,会把这个sessionID一起发给服务器,服务器会到内存中搜索对应的sessionID,如果找到了对应的 sessionID,说明我们处于登录状态,有相应的权限;如果没有找到对应的sessionID,这说明:要么是我们把浏览器关掉了(后面会说明为什 么),要么session超时了(没有请求服务器超过20分钟),session被服务器清除了,则服务器会给你分配一个新的sessionID。你得重新登录并把这个新的sessionID保存在cookie中。 

session的结构

  上面提到了session在webpy中式一种dict的方式存储,

Session类

 

  在webpy的session中,存储方式包括两种DiskStore和DBStore,分别为硬盘存储和数据库存储。

  

  

  而session的存储也可以看出来,把sessionid作为key来存储session信息

  

参考

http://doc./python/webpy-cookbook/

http:///docs/0.3/tutoria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