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刊】那些消失的名字

 阿里山图书馆 2015-09-08
             
    麦克·哈斯撰写的《被禁的音乐——被纳粹封禁的犹太音乐家》一书封面
2014年5月,一份有关维也纳爱乐乐团犹太音乐家在“二战”期间遭受迫害的黑暗秘密被公之于众。一个历史学家小组访问了该团的档案卷宗,从此揭开了犹太音乐家在纳粹第三帝国时期遭受迫害的黑暗历史。


这段档案的历史显示:在1938年3月至1942年期间,123名乐团音乐家中有60名是活跃的纳粹分子,其中有两位是党卫军。也就是说,整个乐团几乎有一半的成员是纳粹。这个数字相当令人惊讶。在上述期间段,13名犹太音乐家在乐团中因为犹太身份被开除,5位犹太音乐家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并被迫害致死。这其中就包括维也纳爱乐的两位首席小提琴家莫里斯·格劳图埃尔和朱利斯·司徒维卡。

档案中这样记载:1938年3月23日,小提琴家维克多·罗比谢克(Viktor Robitsek)收到了一张来自爱乐乐团管理层的纸条,被告知他已经被乐团开除。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犹太人。

调查发现,维也纳爱乐乐团一直试图为该团在第三帝国统治时期参与纳粹相关迫害犹太人活动粉饰太平。最具讽刺意义的是,1942年,正当维也纳爱乐庆祝其100周年的庆典时,乐团被该州州长巴杜尔·冯·希拉赫授予了最高荣誉。而希拉赫因为迫害过成千上万名的犹太人而臭名昭著。

入党——升迁的机遇
为了解开这段黑暗历史背后的事实,历史学家奥利维尔·拉瑟考博对维也纳爱乐档案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他认为,一个世界一流乐团居然有如此之多的成员归属了纳粹和党卫军,应该有着历史和实际的原因。
1938年以前,在奥地利加入纳粹都属于非法。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乐团成员秘密加入了纳粹,其原因是相当多的人在那个时候接受了反犹思想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职场发展的实际考虑。当时,音乐是纳粹宣传的主要艺术工具之一。当时纳粹的政策很明确:但凡音乐家或作曲家如果加入了纳粹党,不但可以获得升迁的机会,还可拿到优厚的委约稿酬,甚至还可以借纳粹的势力,成为知名的艺术家。
在被纳粹迫害致死的5位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家中,以双簧管演奏家阿尔明·特罗奈尔最为典型。特罗奈尔曾因出色的艺术贡献在1933年被维也纳政府授予最高荣誉,他本人也极其钟爱维也纳这座美丽的音乐城市。尽管他名声显赫,但是由于他的犹太出身,最终被纳粹送到了集中营。当时维也纳爱乐的团长威廉姆·杰尔吉曾试图阻止纳粹带走乐团杰出的犹太音乐家,但结果未能如愿。1944年,年迈且多病的特罗奈尔夫妇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害于毒气室。纳粹迫害犹太音乐家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要从欧洲的音乐家名录中,彻底将犹太人清除。
集中营里的音乐生活
维基百科中收集的纳粹大屠杀期间被迫害致死的音乐家大约有三十多位。这些音乐家大部分分布在德国、奥地利、捷克和波兰。被送往集中营的音乐家要么是被送进毒气室,要么是被枪杀,还有一些是自杀身亡。相当多的音乐家都非常杰出,很多都是当地乐团的首席以及杰出的作曲家等。“二战”之后,一些幸存下来的音乐家或者犹太后裔,开始以音乐创作、音乐会演出以及戏剧表演和电影的形式,来纪念和缅怀“二战”期间惨死的犹太音乐家们。其中最典型的作品当属梅西安在战俘营里创作的《末日四重奏》和波兰电影大师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电影《钢琴师》。同样,也有一些学者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文章,向人们展示了纳粹集中营甚至死亡集中营里犹太音乐家们的生活。
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网站上,专门介绍了大屠杀期间纳粹集中营里的音乐。用音乐来摧残和摧毁人的意志和精神,是纳粹心理迫害集中营“犯人”的一个常用手段。他们强迫犯人歌唱赞颂纳粹的军歌、赞歌以及一些歧视犹太人和反犹太德国歌曲。在监狱点名、锻炼和游行时,都强迫犯人歌唱他们制定的歌曲。一些监狱警察甚至用强迫囚犯唱歌,来对他们进行人格侮辱和精神羞辱。
1933年至1940年期间,纳粹建立的集中营和灭绝营共有42个,其中包括劳动营、战俘营、人质营以及死亡营等。
据记载,从1933年开始,纳粹开始在各个集中营中组建乐团或者演出组合。这些乐团都是由在集中营里关押的专业和业余音乐家组成。乐团全部受制于集中营主管的监管,主要有乐团和合唱团,这些团队成为集中营里音乐活动的主要单元。
早在1933年,多个集中营都成立了集中营交响乐团。1936年之后,集中营被解散重组,组成了萨克森豪森、布痕瓦尔德和达豪几个大集中营,同时建立起了正规编制的乐团。
随着纳粹集中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几乎每一个大的集中营,包括死亡集中营都有自己的监狱乐团。仅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有6个交响乐团。其中最大的两个组合是一个120人组合的管乐队和一个80人正规编制的交响乐团。这些乐团演奏的曲目包括进行曲、赞歌、沙龙音乐舞曲、电影音乐、流行音乐以及歌剧选段等。古典音乐最常演奏的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有时候,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情况,纳粹还要求监狱乐团创作一些应景的新作品。
集中营的一些纳粹官员会要求乐团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演出曲目和演出形式的规模和大小。有时候是为纳粹的一些正式场合演奏,还有一些是为 “有文化”的党卫军进行的音乐服务。
也有相当多的时候,纳粹要求乐团音乐家在一些极度非人道的场合演奏音乐。比如为一些即将送进毒气室的犹太人进行演奏,或是为迎接新来到集中营的监狱“犯人”演奏。很多在这种场合演奏过的音乐家常常会因为内疚或受屈辱严重抑郁,为此久久不能释怀,最终自杀。在纳粹集中营,自杀身亡的音乐家的比例甚至高出被迫害致死的音乐家。


被扭曲的大师经典
为了在精神层面对纳粹国家进行统治,纳粹制定了一系列的音乐政策,也让更多音乐家走向了犹太音乐家的反面:
1.忠于希特勒和纳粹成员,特别是有天赋的音乐家们将会得到职业的保障;
2.任何非犹太人,如果证明是具有音乐天赋或者已经成为“第三帝国音乐内阁”成员的,绝对拥有职业保障。这也是当时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和理查·斯特劳斯得以获得特殊艺术特权的原因。
希特勒根据自己的个人嗜好,将贝多芬、瓦格纳和布鲁克纳视为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德国精神的伟大音乐。
希特勒认为贝多芬的音乐可以鼓舞德国士兵的士气,自己与贝多芬一样,具有英雄式的德国精神。希特勒也将瓦格纳和拜罗伊特音乐节视为反犹的一种宣传工具。作为瓦格纳的推崇者——作曲家布鲁克纳,因为跟瓦格纳站在一队,自然而然地成为希特勒推崇的作曲家之一。希特勒尤为喜爱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布鲁克纳也因此成为他所推崇的德国人的榜样。
这些大师的优秀作品因此成为了迫害犹太人的工具。一些集中营,甚至会在毒气室和即将枪杀犹太人的场合播放瓦格纳的音乐。瓦格纳在纳粹集中营犹太幸存者的记忆中,简直成了噩梦。很多犹太幸存者,都将瓦格纳的作品作为“反犹”的标志,以至以色列至今不允许瓦格纳的作品在其国内上演。


                                    文 / 李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