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三十杂病 风逆 风痓 酒风

 p0oouuu 2015-09-09

风逆

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下篇。

风逆,暴四支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喜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阳明之经,肉凊取荣①,骨凊取井也。

手太阴为里,手阳明为表,二经主气。肉者土也,荣者火也,火以生土,故取荣温肉也。骨者水也,井者木也,水以生木,以子实母,故取井温骨也。

平按:《灵枢》、《甲乙》“支”作“肢”;“喜变”作“善变”。“凊”,今本《灵枢》及《甲乙》均作“清”,赵府本《灵枢》作“凊”。《甲乙》“荣”作“营”。

①“荣”,人卫本注曰:据赵府本《灵枢·癫狂篇》应作“荥”,注同。

风痓

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四。

风痓,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中有寒,取三里。

足太阳行腰脊,故身痓反折,取其脉所生输穴及腘中正经。视血络黑也,可取足阳明三里之输也。

平按:《灵枢》“痓”作“痉”;“血络”下有“出血”二字。《甲乙》“血络”下有“出血痓”三字。

 

酒风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下篇。

黄帝问曰:有病身体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答曰:名曰酒风。问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饮酒汗出得风,名曰酒风。先食后服,故曰后饭也。

平按:《素问》、《甲乙》“病者”作“有病”;“五合,以三指撮”作“五分,合以三指撮。”《素问》王注云:“饭后药先,谓之后饭。”与此注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