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内发生急危重伤病“先付费后救治”的办法

 昵称27604678 2015-09-09
河南省内发生急危重伤病“先付费后救治”的办法开始实施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学术期刊和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近年来,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奖、优秀期刊一等奖,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并7次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连续3次荣获北方地区优秀期刊奖,连续8次(16年)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2011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首次设立期刊奖评选中,杂志又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
  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杂志影响因子连续7年在本学科领域内排全国前3位,并逐年提高。
  杂志每年发表的国家重大项目(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约占发表论文总数的80%左右,历年向中国科协推荐的多篇论文在全国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都获得优秀论文奖,2005年至今共发表获得各级各类奖项论文近400篇。
  河南省卫计委近日下发《关于做好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支付的通知》。这意味着河南省内发生急危重伤病、需要紧急救治,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将获“疾病应急救助基”先免费救治。这深受百姓们的认同。
  目前,因为大部分医院“先付费后救治”的办法,将不少困难群体挡在了医院门槛外面。而无主病人的花费也成为很多医院难以承受的负担,一些地方还出现医院遗弃病人致人冻死的案例。河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设立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特点:
  首先是“救急”。在河南由政府“买单”的费用主要是:无法查明身份且无力缴费患者所发生的急救费用,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
  其次是“救难”。河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将主要用于救助两类病人:一是无法查明患者身份的“三无”病人,即无身份证明(姓名和居住地),无责任承担机构(或人员),无抢救治疗经费的病人;二是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低收入家庭成员等因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符合急危重症抢救标准的病人。
  欢迎访问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官方网站,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在线投稿,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官网,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投稿,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编辑部在线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