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小三和你的丈夫如火如荼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

 指间飞歌 2015-09-09

当小三和你的丈夫如火如荼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

2015-09-09 09:36:19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情感复合和情绪管理专家,

帮你提高情商,驾驭婚恋幸福。


欢迎关注【心之助】,

“写评论”即可留下你的阅读感言,

或许你会因为说出大家的心声而得到最多的赞,

参与点评更有机会与卢悦老师直接交流讨论哦


文丨卢悦(微博@卢悦卢悦)


(本文节选自卢悦老师心悦会VIP会员尊享课程《不做“心机婊”,但要有心机——识破心理游戏,走出沟通困局》。需要本课完整录音,或想成为心悦会VIP会员的同学,请联络微信hopecure。本周三9月9日晚将有新一期课程《学会倾听,就学会了爱》,欢迎咨询。)


有一种心理游戏叫“挑拨离间”。


我们经常可以在两种关系里看到这个游戏,一种是婆媳和丈夫的关系,另一种就是著名的小三关系。


它稍微狡猾一点的玩法就是放狗互斗,这种方式可能在小三的游戏中玩得更狠一点,换句话说,这是“心机婊”擅长玩的。比如,小三会说:“我劝你啊,我们这段关系还是告一段落吧,因为我觉得你的家庭很重要,你的妻子也很可怜。”或者说:“你老婆会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我很害怕,我们还是分手吧!”这时她就会激发这个男人跟自己妻子斗的斗志。


当丈夫蓄积了越来越多对妻子的愤怒,终于发生了争吵的时候,小三可能又过来安抚他:“你真是太不容易了,你真的好辛苦!”在这样一个有意无意的过程中,她就渔翁得利了。她会扮演一个弱小的小孩,引发一个拯救者来救她。往往这时候男人就会被她吸引,去扮演一个拯救者。


其实这种方式也不是小三和婆婆专属,作为正妻,你为什么不能用呢?既然她们能用,我们也能用,但是前提是,你得确定你们是一个联盟的关系,而且你的情绪必须非常稳定。有一句话叫“师夷长技以制夷”,只不过我们用的时间不一样。在小三和丈夫处在如火如荼的激情期的时候,我们要避其锋锐,用不了这一招。但是当他们出现矛盾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这一招,你也可以扮一个“心机婊”,去安抚老公。


我该和小三对峙吗?


另一种心理游戏就是“终于给我逮到了,狗娘养的!”


玩这个游戏的人,往往会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他很会忍,因为他害怕关系的破灭。什么时候他就不再忍了呢?就是关系没有办法维系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对关系的破灭有很多恐惧,所以他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比如李阳,他为什么会打老婆?我跟他聊过,他说那天她骂了他四个小时,他一直在忍,最后他看到他老婆站起来了,他就动手了。他的解释是:她站起来了,她要打我,所以我就要还击。实际上,人家站起来可能就是想喝杯水,但是李阳就给了自己一个理由去打对方。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会压抑到极点,最后终于爆发,这适用于很多贤妻良母和回避型丈夫。回避型丈夫会说:“我忍受了你这么多年,我忍够了!我要过自由的生活!”他们的妻子往往听了就会非常惊讶,因为她们之前根本不知道她的丈夫在忍她,她以为他们过的是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她丈夫说的是他们婚姻的另一个真相,那就是实际上他一直都在忍受妻子的很多做法,只是都不说。


那么妻子就会很困惑,你说出来,我改不就行了吗?你为什么这么决绝?她其实不了解,这种人之所以忍,是因为他内心里是极度不认可用冲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比如在他的家庭里,要么就是非常压抑,要么就是有非常暴烈的争吵,他从小就对冲突有一种极度回避、非常恐惧的心态。


他内心里会有一个假定,就是一旦我们冲突起来,这个关系就没有办法再恢复到好的状态了,所以他会一直维系,到最后当他觉得维系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不想再忍了,那个时候他就彻底绝望了,他才会说出来。


妻子们可能会觉得,你能说出问题很好啊,那我们就解决问题呗。可是这种特别能忍的人内心里没有这种解决问题的、成人的模式,他要么是忍耐的父母,要么是忍耐的小孩,无非就是这两个模式。


跟这样的人相处,需要做的事情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实际上说出来也很简单。就是一旦一个曾经很忍你的人突然大爆发,他会表达很多愤怒。但如果你能够保持一个成人的镇定和稳定,不被他这么闹腾所左右,他也会慢慢内化你稳定的状态。但是这个闹腾的时间通常会比较长。


所以任何事情,我们只要不被他们投出来的钩子给钩中,那么我们就可以去解决问题了。这些钩子无非就是“三无先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力感。只要我们有能力去处理这“三无先生”,基本上这些钩子就对我们没什么用了。



——THE END——


收听卢悦老师《调情师》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