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碑文了解不深,我也是从我爸爸那里知道的。只知道一些我们当地的格式,我把我爸爸跟我讲的简单说一下,看看我能不能说清楚。 碑文字数要合黄道,我爸爸说有大黄道和小黄道之分,我们家当地的风俗是合大黄道,中国很多省份是合小黄道。 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 小黄道:生老病死苦 就是说碑文的字数是有讲究的,不是任何字数都可以。需要合黄道。例如我们当地是合大黄道,碑文的字数按大黄道的那两句诗轮回循环,然后最后一个字应能对应上那两句诗"道远几时通达 路遥何日还乡"的“走之旁”的字,如“道、远、通、达、遥、还”这几个字都是“走之旁”。那么碑文的最后一个字对应的就应该是这其中的这几个字。如我爷爷的碑文:“显考彭公坤裕老大人之墓”,字数是十一个字,那么在大黄道中第十一个字为“还”字,这就能对应上了,后来我在写我奶奶的碑文时,如果按照“显妣彭母唐老孺人之墓”来写的话则只有十个字,在大黄道中对应的第十个字是个“日”字,“日”字不是“走之旁”,则该碑文格式不对,我爸爸说可以在前面加上个“故”字,以此对应“走之旁”的“还”字,因此碑文为“故显妣彭母唐老孺人之墓”。 我爷爷奶奶的碑文都是11个字,能对的上大黄道“走之旁”的字数还可以是“一个字、两个字、五个字、六个字、八个字、十一个字”,如果碑文字数要比这两句12字的诗文长的话,则循环该诗句后再对应“走之旁”的字,如“十三个字的碑文”循环对应的是“道”字,"十四个字的碑文"循环对应的是“远”字,"十七个字的碑文"循环对应的是“通”字,,"十八个字的碑文"循环对应的是“达”字,如此类推即可。 合小黄道的格式则是碑文字数轮回循环对应“生”字,如“六个字”碑文,“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的第六个字就是“生”字,那么轮回循环的“第十一个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则十一个字的碑文在小黄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选择“大黄道”或者“小黄道”,按大小黄道的字数对应规则即可。 如上是我从我爸爸那了解到的,了解的不深,所以说的也不清楚,不知道对你有没有一点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