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华嵒《牡丹山禽图》

 阴山工作室 2015-09-10



清 华嵒《牡丹山禽图》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华嵒 牡丹山禽图 纸本设色 嘉德2011春拍 估价500万元


作品鉴赏

华嵒(1682-1756),福建上杭县人,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等。幼贫辍学,勤奋习画。画风远师南宋马和之(约12世纪),近受陈洪绶(1598-1652)、恽寿平(1633-1690)、石涛(1642-1707)等人影响。但他反对机械式摹古,主张取古而化之、张扬个性,以“但能用我法,孰与古人量”的观念来挑战传统,终于成为清代中期扬州画派的主将。
华嵒的绘画很少反映特别重大的主题,而多以生活的场景来表达他丰富的内心情感,颇近董其昌(1555-1636)所谓“平淡天真”的宗旨。他在花鸟画中表现的氛围总能贴近生活,仿佛是从庭园写生而来,绝无刻板说教之意。目的在塑造个性鲜活的形象,进而寄托个人的情感。这与他寄身18世纪中国繁荣商业城市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在此康、干盛世,华嵒频繁往来于扬州、杭州之间,与马曰管(1687-1755)、马曰璐(1701-1761)等盐商巨贾相酬唱。这些富商们修建的精美园林,自然成为新罗山人取材的最佳对象。本幅《牡丹山禽》所见,应不例外。
《牡丹山禽》用笔松秀古拙、柔中寓刚;用墨则华滋明透、变幻多端。章法新奇、色彩清嫩鲜活。兼工带写的手法,以鸟羽细致蓬松的毫毛、绣球和牡丹花层层叠叠的花瓣,和枝叶、奇石的写意笔墨相映;既有精微之处,又不失简逸之趣。将花、鸟的生动姿态和园林的情趣融为一体,捕捉了细腻体验之下大自然的天趣。画境闲逸超脱、清气扑面。正是这种清新俊秀,率意疏容的花鸟画风格,对赵之谦、任伯年、虚谷、钱吉生等“海上画派”产生了积极影响。
华岩花鸟画中的艺术魅力又源于深厚的文学修养,这可从他画中窈窕奇拔的题语得到验证。大名鼎鼎的金农(1687-1764)便推崇为:“清而不媚,恍如幽香散空谷之中……予恨不能踵其后尘也。”杭州才士徐逢吉(约1659-1738前后)也赞曰:“落笔吐辞自其少时便无尘埃之气……文质相兼而又能超脱于畦畛之外如斯人者,亦罕觏矣!”此作《牡丹山禽》画家自题七绝一首,诗曰:“山禽啼处粉团团,石角傍垂紫牡丹。金谷河阳都耳食,未能一一纵奇观。” 诗中“金谷”、“河阳”典出魏晋。“金谷”指西晋贵族石崇(249-300)在今河南县界金谷涧的庄园,其中“百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有观阁池沼,多养鱼鸟。家素习技,颇有秦赵之声。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入则有琴书之娱。”石崇有《金谷诗序》记296年在金谷园文酒之会。此会又成为353年兰亭雅集、18世纪扬州巨贾们雅集的典范。“河阳”是县名,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传西晋潘岳(247-300)任河阳县令时在城内遍植桃、李,传为美谈。时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世便借以写花之美。故后周庾信《春赋》也有:“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因此,可说华岩在此《牡丹山禽》画中的寓拙于巧、松秀鲜润恰与他的题画诗有同一关捩,都是在魏晋名士的渊雅高尚中,熔铸了真切的生活体验。题诗的书法则结体俊雅,笔势飞动。用墨亦枯亦润,笔势偃仰多变。清代书论家包世臣(1775-1855)在《艺舟双楫》中,早已将其书法列入佳品。今日合观本幅之诗、书、画,坐拥泉壑的新罗山人宛然目前,可知此即其精神之写照。正如蒋宝龄《墨林今话》评新罗山人之艺术云:“如春风紫氛、层崖积雪。……书画之妙,亦似其诗,海内推为三绝。”,洵非虚誉。


作品资料

华嵒 牡丹山禽
【估价】单位RMB3,000,000 — 5,000,000
【成交价】单位RMB未成交
尺寸:153.5×61.5cm
作者:华嵒
日期:2011-05-21
材质:设色纸本
装裱:立轴
钤印:华嵒、秋岳、空尘诗画、枝隐(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华嵒》31、33、82、87印,1173-1174页)
题识:山禽啼处粉团团,石角傍垂紫牡丹。金谷河阳都耳食,未能一一纵奇观。新罗山人诗画。
鉴藏印:沈松生藏、吟莲珍玩





模板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