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宝宝易鼻塞(不一定是感冒),专业处理很重要!(建议收藏)

 长沙7喜 2015-09-11


天气渐渐凉了,空气也有些干燥,宝宝鼻塞的问题会较多,很多妈妈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会误以为感冒之类的,或者担心是其它的问题。崔玉涛医生针对宝妈的提问做过回答。


宝妈问:宝宝75天,最近老是鼻塞能听到鼻腔里呼哧呼哧的但不流鼻涕,偶尔用鼻器吸出无色粘鼻涕,不发烧咳嗽,晚上偶尔因鼻塞哭闹,这种状况持续十几天了。宝宝母乳喂养中间我也感冒了。医生看都说孩子肺部没什么问题,血常规显示病毒感染,接着吃感冒药就行,可是鼻塞不见轻。崔大夫这种情况怎么办?谢谢。


崔大夫解答:对鼻塞,应考虑是分泌物阻塞,还是鼻黏膜肿胀所致。可在家用小手电观察,也可请教医生。若是分泌物阻塞,可用温湿毛巾敷鼻;鼻腔内滴少许生理盐水等方法,通过孩子打喷嚏或用吸鼻器吸都有一定效果。若是鼻黏膜肿胀,在肿胀阻塞严重时可适当使用喷鼻剂,比如羟甲唑啉。慎用治感冒的药物。(详细请参考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7:直面小儿护理)


孩子鼻塞时,首先要区别引起鼻塞的原因是分泌物阻塞,还是鼻黏膜水肿。


若鼻塞是因分泌物阻塞,对于黏稠分泌物,可使用浸满油脂的棉签涂抹鼻黏膜,清理分泌物,同时刺激打喷嚏,排出分泌物。若分泌物非常干,可先滴入少许海盐水,待分泌物软化后,用上述方法清理。


若因感冒等原因导致鼻塞,多是鼻黏膜水肿,吸入一定水分可利于鼻腔内分泌物排出,有效缓解不适症状。可吸入水蒸气,比如打一盆热水让孩子吸它散出的蒸汽,注意别烫伤孩子,或用浴室内制造的蒸汽等。除加热方式外,还可通过医用雾化吸入器将生理盐水制造成雾化气体。若用家用加湿器,使用时千万注意不要出现霉菌等污染。此外,还可先用温湿毛巾敷鼻,同样易于排出鼻腔内分泌物。若用以上办法后鼻塞解除效果仍不满意,可用不含麻黄素的喷鼻药缓解水肿,利于呼吸通畅。


不论何种原因造成的鼻塞,初步处理后,都要对鼻黏膜进行保护。保护鼻黏膜的方法很简单,可在每天早起和晚间睡觉前,用细棉签浸满橄榄油伸入鼻孔内,涂于鼻黏膜上,这样还可以减少分泌物分泌。坚持数周,使鼻黏膜有充足恢复时间,即可治愈鼻塞问题。




今天小堂打开后台留言。依旧有很多堂亲在后台留言咨询,那么接下来


小宝宝的鼻塞问题分析


小宝宝不舒服只会哭闹,无法表达,大人又不知道该怎样才是好的,只能愁得团团转。


在这个问题中,很重要的是家长的观念,本文中将会介绍,家庭护理一定要正确,不可反向而行,否则反而会进一步加重宝宝鼻塞。


对于非病理性的鼻塞,需要家长加强心理承受力,扛着宝宝的哭闹和挣扎,帮助宝宝把鼻腔异物处理好。


小儿易鼻塞流涕,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免疫功能不健全,身体抵抗力差,易患感冒等疾病;另一方面,与小儿鼻腔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有关,如小儿上颌骨和颅骨发育不全,鼻和鼻腔相对短小;鼻腔内鼻毛稀少;鼻腔粘膜柔嫩,血管、淋巴组织相对成人较丰富等。


所以,一旦遇到寒冷空气和含菌量较多的气流,可直接刺激鼻咽部,使鼻咽部血管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并结痂,使原已狭小的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进而使机体氧气的吸入量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受阻。


小儿鼻塞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其次,鼻腔本身的疾患如鼻息肉、鼻中隔弯曲、鼻腔异物或肿瘤等都可致鼻塞。还有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鼻粘膜的充血肿胀而导致鼻塞,如孕妇服用降压药利血平,可引起新生儿鼻塞。此外,某些过敏反应也可引起鼻塞。(小堂提醒:此种感染类别、病变类别的鼻塞,请咨询主任医师进行治疗,尽量不要自己拿主意。)


小儿鼻塞的治疗,首先应去除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要及时用棉签清除鼻腔分泌物和鼻痂,局部可滴注低浓度的血管收缩剂和消炎剂以改善症状,如用滴鼻剂,在喂奶前滴入婴儿鼻腔1—2滴,这样可使小儿吃奶顺利,又可避免小儿因鼻塞而引起的吐奶、呛奶及呼吸困难。还有,鼻塞病儿冬天外出时不要戴口罩,因为口、鼻部包盖过严,会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此外,按压鼻通点(在瞳仁向上二横指处,相当于“阳白”穴),具有使鼻腔通畅的作用。


造成鼻塞的五大病因

秋冬交替的时节,宝宝很容易生病,许多父母总抱怨—稍不加注意宝宝的鼻子就塞住了,真叫人防不胜防。宝宝鼻塞后,呼吸不畅,难过得直吵闹,影响到他的吃、玩、睡,比较麻烦和难受。


鼻腔是小宝宝呼吸的主要通道,能润湿及过滤吸进的空气,维护身体健康。但宝宝呼吸不畅了,不能总以为他感冒了,这里介绍最能引起鼻塞的五种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防止方法,供妈妈们参考。


感冒鼻塞

表现: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防治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VD及鱼肝油;4个月以后再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急性鼻窦炎鼻塞

表现: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防治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鼻痂阻塞

表现: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若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防治对策:

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确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可先用滴鼻剂、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异物堵塞

表现:大多数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若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过久,可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


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强,有时玩一些小石头、小积木块、小哨子、扣子、小橡皮头、瓶盖、纸团,爱把这些小东西往鼻子里边塞;有时会边吃葵花籽、花生米、炒豆、果仁边把这些东西塞入鼻腔。因宝宝的鼻腔小,这些东西塞进去,自己就取不出来,也不敢对爸妈说,过后又忘记了,异物便留在鼻腔内。有的宝宝患有鼻前庭湿疹,因刺痒,就用塞东西摩擦来缓解瘙痒。


防治对策:

1、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父母,及早取出异物。

2、父母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侧发生鼻堵现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脓鼻涕、有臭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过敏性鼻炎鼻塞

表现:鼻塞明显,喷嚏多,常流涕。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到头都可发病,多由真菌、尘螨、昆虫的分泌物、动物皮毛等引起。


防治对策:

1、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2、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


其它非疾病性鼻塞

晚上吃奶时,宝宝由于鼻塞而烦躁不安,甚至哭闹。妈妈首先会想到宝宝感冒了,着凉了,先帮助清理一下鼻道吧,困难得很,稚嫩的小鼻子实在不敢动。无奈抱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感冒了,先吃药。不好再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开了滴鼻药,仍无效。第二次看医生,吃药不好就打针吧,打针再不好就输液了。药也吃了,针也打了,液也输了,该走的“过场”都走完了,宝宝的鼻子仍然塞着。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非疾病性鼻塞。


关门关窗不明智

宝宝鼻塞了,如果妈妈认为是因着凉所致,关门关窗,多给宝宝穿衣盖被,提高室内温度,甚至给宝宝用热水袋等,其结果是宝宝鼻塞现象越来越重。因为,宝宝不能捂,越热病症越重:室内不通风,宝宝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会更加重鼻塞。


鼻塞不一定是感冒,因为小宝宝感冒一般不表现为鼻塞,而是精神差,吃奶量减少,睡眠增多或减少,哭闹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


宝宝打喷嚏,也不一定是感冒。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对环境还不是很适应,外界刺激会使鼻黏膜发痒,引发喷嚏。


当宝宝鼻塞、打喷嚏时,请不要贸然服用感冒药。乱服药,会造成鼻黏膜干燥,分泌物减少,对外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进一步下降,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鼻腔护理

1、湿敷

如果感觉宝宝呼吸有些不畅,呼吸音过重,可以怀疑有鼻塞的可能。此时,用湿毛巾热敷宝宝鼻根部,鼻塞可以得到临时缓解。


2、发挥湿布的作用

宝宝如果流鼻涕了,就用柔软的毛巾或纱布沾湿,取一角顺时针方向捻成布捻,轻轻放入宝宝鼻腔内,再逆时针边捻动边向外拉,会把鼻内分泌物带出,重复做几次。


吸鼻器也可以清理鼻内分泌物,但分泌物较少时,没有必要使用。


3、让宝宝打个喷嚏

如果宝宝有鼻痂了,最省事的方法是先让宝宝哭闹一会,等泪液浸湿鼻痂,使鼻痂变软,这时再用布捻刺激鼻道,使宝宝打喷嚏,把鼻痂打出来,或打到前鼻道,再用手轻轻把鼻痂拽出。


新生儿鼻塞怎么办

小儿的鼻和鼻腔相对地短小,新生儿几乎没有下鼻道,没有鼻毛,鼻腔粘膜柔弱且血管比较丰富,故易受感染引起鼻粘膜充血肿胀而发生鼻塞。新生儿鼻塞的表现,可见吮乳困难,烦躁哭闹,呼吸不畅或急促,睡时打鼾等。


新生儿鼻塞,首先应检查鼻腔内有无鼻屎或其它异物堵塞,如有堵塞,必须及时清除。排除异物堵塞引起的鼻塞后,主动寻求医生帮助,另外再次提醒:麻黄素、滴鼻净、鼻通等收缩血管的滴鼻剂,久用容易引起鼻粘膜萎缩,要慎用。不能使用成人用的滴鼻药给新生儿滴鼻。


预防新生儿鼻塞,应注意住房要保持一定的湿度(40%-70%为宜,可以购买专用的温度湿度计方便测量),不要太过干燥,要经常清除鼻屎,排除鼻腔堵塞物。


大宝宝的三招方法

鼻塞是指鼻内有东西阻碍呼吸,致空气流通困难。原因有许多种,像流鼻水或打喷嚏时,感冒时的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若有类似脓状的鼻水,则可能是蓄脓症。


喝葱白水

取葱5根,取下葱白洗净,加入40毫升水,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分钟,加入少量白糖,装入奶瓶,等到温度适合时让宝宝喝。


盐水滴鼻

把宝宝抱正,向两个鼻孔里各滴1滴,然后让宝宝躺一下,再把分泌物处理干净。


湿巾擦鼻

准备1条小毛巾,用温水浸湿,然后在宝宝的鼻子上轻轻地一按一擦,重复多次,鼻涕或鼻塞物被水软化后就很容易被擦掉。


如果在宝宝临睡前用温的湿毛巾擦完鼻子后,再往枕头上抹一些通鼻膏,睡觉时他的鼻子会更舒服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