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卒不胜人

 圆角望 2015-09-11

 

  顾云卿

  堂堂大清相国陈廷敬,一代帝师,有时也会写些非纪实的“小说家言”。《射虎记》就是这样一篇文字,写了三个关于虎的故事是这样的:

  故事一:农家养有一牛,早出晚归,归来时老是十分疲惫的样子。主人发觉异常,便于次日尾随其牛到野外,只见到一虎向牛寻衅,但经牛的反抗,未占到便宜,悻悻逃逸。于是,农家就在牛角上绑了把锐刀,重新放牛出去。待虎再次挑衅,便被牛角上的尖刀戳死了。

  故事二:一虎晚上来到一户人家,跨在墙上,伺机作案。农家知晓后躲在下面,悄悄地用铁钩牵住虎蹄,再用绳子把巨石与虎蹄紧紧绑住,登上房顶把虎击毙。可意想不到,当农家用火烧炙虎蹄时,虎蹄竟然收缩了一下,原来老虎是装死呀!于是,农家再次爬上屋顶,奋力将虎彻底打死,始消除了隐患!

  故事三:一老妇带了两儿子道途遇虎。老妇被虎咬,大、小儿子操起马鞭子挥向虎眼,虎用掌揉搓其伤眼,三人才乘机逃离现场。受伤之虎不甘罢休,忍痛追来,一直追到山上。是山上的众人搬来大石头压在虎身,才将它彻底制服。

  陈廷敬讲这三个寓言虎故事,想要说明什么?作者文末有议论。

  一是认为,虎相对百兽来说,无非力气大点、爪子利些、凶猛一点的族群,没啥了不起,一言以蔽之:“纸老虎”之谓也!不用过分害怕。二是认为,虎“终归于无知而已矣”。知即智,聪慧、才干之意。《射虎记》一开始就提出“虎有知,能避伏弩”还是“虎非有知”的设问。尽管虎会作乱,甚至会装死,但最终“虎非有知”,还是没有办法逃过猎夫“伏弩”和农家“大击”,被射杀的命运终会降临。第三,作者言归正传,引出“今有貌人而虎行者”。这“虎”虽有各种本领,但貌人而非人,“虎卒不胜人”,最后还是被人所战胜!

  我们今天把惩治贪官污吏、向腐败宣战比喻成“打老虎”。从这个角度去诠释、阐发三个老虎的故事,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