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营销?最早是互联网、电商,后来是社会化媒体,再后来是移动互联网。所谓的新营销,从基本脉络上看,是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传播媒体、交易方式,甚至新的交易主体(电商、微商)等,这些被我称为新玩法,也就是新营销的主要内容。 但是,我们用三个世界去看待当下的新世界,就不难发现,新世界有新的东西、新玩法,但与旧世界、传统玩法之间不是简单替代关系。如果有一定的替代,那也是新生世界让旧世界的有些事物的格局发生变化:比如出租车行业,优步等新玩法的出现,让传统出租车利益集团感到威胁,却并没有让他们消失。 我历来鼓励、支持新生力量,但也经常提醒过于新潮的人,不要以为新与旧是简单替代关系。有些是要替代的,比如三聚氰胺牛奶是要被消灭的,有些则是共生的,比如酵素代替不了果汁。 这样我们在前几次对Uber基本定义的基础上,来看看Uber还将改变哪些行业,这些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我称之为Uber+冲击波。 我认为Uber+逻辑( Uber模式的本质,是供应+与需求+跨时空、无缝、实时的连接,从而实现了供需的高效对接,创造出新价值),将在六个层面,对以下六大类领域(行业)产生冲击: 第一,手艺人的价值变现。 手艺人,就是所谓的“自我雇佣的专业人士”,包括厨师、手工艺人、按摩、设计、咨询等类别。这里面有实体产品,有服务产品,这些领域都会被Uber逻辑击穿:智能链接将对这些行业的“中介组织”进行去中介化“外科手术”式打击。 说Uber逻辑适用服务,不适用实体产品,是不对的,Uber逻辑的适用范围,没有实体与服务的分别。以趋势看,实体产品的Uber+会比服务更猛烈:因为千百万专业人士(手艺人)一旦获得直达用户的智能链接,爆发的商业革命、社会革命,比我们今天能想象的更大。
第二、垄断行业被瓦解。 出租车是首当其冲的,因为这是刚需,也有足够的供应+。还有多少垄断行业?航空、电信、电力、金融、证券.... 以金融为例,众筹就是Uber逻辑对传统融资的颠覆。 众筹是什么?众筹就是绕过银行、投行、风投、证券交易所等中介的直接融资。现在有些乱象,但众筹本质代表的是革命性的趋势:相信自己熟悉的人,把闲置资金投给他。这难道比银行信贷、民间高利贷、风投等更弱智:实际上银行、风投等的投资才是弱智的,所以他们的钱永远投给不需要钱的组织。 大企业与银行,用资金给创业者、中小企业构筑了不平等竞争壁垒,让创业者慢性死亡,中小企业成为侏儒。众筹不同,还不是智能的链接,已经开始释放创业能量。这种创业者与投资人的直接结合,也是Uber+逻辑,未来,银行、投行、证券公司、甚至上市交易,未必不会被更智能的Uber+逻辑颠覆。 垄断行业最怕Uber+,这是必然的。这也是一场社会权力与财富的再分配。
第三、过剩产能(冗余价值)再利用。 Airbnb,闲置住房的短租。在中国,最闲置的产能是什么?第一的劳动力,第二是生产厂。只要智能链接解决了闲置产能与需求的柔性交易问题,就会创造出巨大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因为理论上,做产品的门槛在降低。不能说人人可以做产品,但可以明确地说,有专长的人做自有品牌产品并拥有自己的用户,这是大趋势。 设计师、咨询师、营销人员,未来不再以卖身为赚钱的出路,专家式产品会大量出现——实际上,已经在大量出现。设计师产品是比大工业、标准化产品品质、颜值更高的产品,即有更高的性价比或体验值。
第四、兴趣社交聚合。 私厨分享,我有饭,Enjoy等。这些属于典型的兴趣型社群,却更有商业价值。斗客、雪茄会等,都是这种兴趣(特别是嗜好类)社交聚合的形态。现在还兴起了骑车族、旗袍会、跑步族,Uber+逻辑可以改变这类社群组织的连接方式。
第五、培训教育去中介化。 专家与碎片化需求的智能链接。培训这个行业恐怕最需要去中介化。当下教育培训行业的痛点是,真正的智慧供应者,在价值链里只获得很少的价值;最大的价值被销售、中介瓜分——所以怎么可能买到货真价实的智慧,必然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
第六,体验交付代替实物买卖。 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一键约X”模式:茶,酒,服务(家政、家装)。“京东到家”这个APP,现在还不成气候,但头角峥嵘已露出来:没有什么不可以直接到家。其实,到酒店、到办公室,还不是一样?这意味着什么?整个零售市场流通格局一定会被Uber+逻辑改造! 有人说Uber没有创造新价值、新事物,只是做了价值连接,我不同意。我认为,以Uber+逻辑在零售行业的效果看,如京东到家这样的产品,要想做好,绝不是简单链接,也担负品质责任,所以会促进供应链的专业化(筛选、考评等管理手段),也就是反向推动零售商、甚至生产供应商的改变。 上述六大Uber+冲击波,已经够我们去想想,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进入这一波共享经济(暂且这么称呼吧)的权力与财富再分配。 我确确实实感觉到,Uber+是移动互联的落地版,所有的移动互联新玩法,要在Uber+逻辑的行业运用上再提炼。互联网+的落点,可能就是Uber+;移动互联新玩法的最新进展,可能就是Uber模式。 Uber+的各种行业创新,已经风起云涌。即使BAT们掌握Uber+实验(如滴滴打车)的控制权,Uber模式是颠覆平台垄断的新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