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已被被公认为国内外游客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去处之一。漫步新天地,那青砖步行道,那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那厚重的乌漆大门以及那雕着巴洛克风格卷涡状山花的门楣,使得观光客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门外是风情万种的石库门弄堂,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就这样,一步之遥,恍若隔世,当真有穿越时空之感。
田子坊是由上海特有的石库门建筑群改建后形成的时尚地标性创意聚集区,走在其中,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到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小资、文青是这里的标配。
卢湾区长乐路一带的很多里弄都是石库门建筑,其中的高福里因建筑保存完好,最具代表性。庆福里、中和屯也可见一斑。长乐路在旧上海叫蒲石路,汪精卫、张爱玲、钱钟书,这些名字都曾经和这条路有密切联系。交错的电线、斑驳的砖墙悄悄说着这些年的风和雨……
石门一路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南京西路,长786米,宽18到19米。1900年,工部局修筑该路北端靠近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一段,到1914年以前逐段延伸至长浜路(今延安中路)。沿路原多为里弄住宅,新华里就是石库门建筑的典型代表。
张园位于静安区威海路590弄,毗邻繁华的南京西路商业街。张园,原名“张氏味莼园”,为1882年无锡富商张叔和在南京西路以南、石门一路以西一带兴建的私家园林。后经逐步扩建,成为上海最大的经营性私家园林、游玩场所、名人演说广场(孙中山、蔡元培、章太炎等曾在此演讲)、时尚生活的发源地。如今的张园,仍反映着老上海经典的弄堂文化风貌。
目前上海的石库门主要集中在黄埔区、卢湾区和静安区,仍有200万左右上海人住在石库门建筑中。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石库门正在一点一点地慢慢消失,消失的步伐和上海老城区改造的步伐是同步的。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一片片石库门倒下去,上海版图上的石库门建筑群也一块块消逝了。 也许,在烟雨朦胧的季节里,不经意间漫步的,便是戴望舒笔下寂寥的雨巷,你不禁希望着,遇见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