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系列(42)——红牌楼新貌再现城南(三)

红牌楼区域成为成都四大商圈之一

成都街巷系列(42)——红牌楼新貌再现城南(三)
接上篇说说汽车城的搬迁和红牌楼现代商圈的转型。 红牌楼片区曾经是成都武侯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红牌楼汽配市场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许多成都汽配经营户陆续向红牌楼一带集中,并自发形成了较为杂乱的汽配市场,后在武侯区的引导和推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西部汽车城、 西南汽配商城、鸿达汽配广场、广福汽配等一二十家大型汽配市场,聚集着大小汽配经营铺面约3000家,经营户达4000家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汽配市场逐渐面临着容积率很低、综合效益不高、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问题,已暴露出了诸多不适应产业发展的地方。
据说,这个著名的汽配商圈即将告别成都市区,迁往龙泉驿。武侯区实施“南汽东移”,旨在实现红牌楼商圈汽配、汽贸转型,巩固龙泉驿区和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这意味着存续了十多年的红牌楼片区汽配、汽贸市场将逐渐退出主城区。
今后,成都市民能够在位于龙泉驿区西河镇的“国际汽车博览新城”享受汽车贸易、展示、物流、服务一条龙服务。“国际汽车博览新城”规划面积将达到12平方公里,比现在的龙泉主城区还要大。按照龙泉驿区“南造、北贸、东娱”的汽车产业发展构想,西河镇将成为中国西部汽车贸易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中国西部汽车博览中心、中国汽车文化旅游的体验区以及中国汽车研发科教的重要基地。 锦江南岸,流淌着的音乐穿越城市喧嚣,抚慰一颗颗躁动的心,人们驻足于风雨廊桥,回首那刻骨铭心的成都往事;红牌楼将告别汽车时代的辉煌,打磨成为城南二环路上的一颗商业明珠。
武侯区规划的未来红牌楼蓝图:这里将建设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商业楼宇面积,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城市高端物流和新兴房地产等产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型物流中心、百货超市入驻,成为成都市规模最大、聚集度最高、服务全省、辐射中西部的“商贸之都”。“空港驿站·城市商埠”。 这片商圈确立了红牌坊步行街、空港城市客厅、购物中心、智慧总部等四大主题产业定位,把红牌楼商业业态逐步调整成为以购物、餐饮、娱乐文化、商务为主的生活服务业态。进而构建一个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商圈。
打造后的红牌楼是典型的现代商业,与旧有的市场已经脱离关系,未来的人们逛红牌楼将享受到逛春熙路、盐市口,甚至是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感受,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由于有产业基础,将有丰富的主题和产业内涵。
目前红牌楼片区共规划了三条地铁线路,除去正在建设的7号线红牌楼南站工程,还有地铁3号线以及10号线都将经过这一片区。其中,地铁3号线1标红牌楼站已经于今年年初完成混凝土的浇筑,规划中的机场线地铁10号线也已宣布列入下一步建设时间表,由此,红牌楼南站也成为了拥有3号线、7号线以及10号线的换乘大站。在这一交通优势的带动下,红牌楼的未来产业规划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设计者们经历了千百次的规划运筹和调整,最终确立了集合商务办公、会议中心、电子商务、酒店、餐饮、仓储和现代物流七大功能,有具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现代化商贸城。
商圈的概念是指商业群集的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其形成的条件包括有足够的消费群体、 群体性的商业设施、有效的经营者和商业管理、一定的商业形象、特定的商圈功能,当然还有良好的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在城南,繁华初现的红牌楼商圈气候渐成,一批城市级商业项目拔地而起。未来,整个片区将会成为一个高端商业中心,加上“邻居”富人聚集地双楠商圈的呼应,红牌楼商圈未来商业氛围将不亚于中心市区春熙路、盐市口商圈。
如果说,人们对早前红牌楼的印象只是聚焦在高端家居、汽贸配件等产业业态上,那么,如今红牌楼商圈的高端商务形象正日渐深入人心。
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来两至三年红牌楼商圈将开发土地总面积将达1000余亩,商气集聚相当可观。在此背景下,红牌楼商圈内各项城市级配套设施的迅速跟进,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具备现代商业业态,集商务、商业、购物、居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尚商务片区。红牌楼迅速形成成都城南令人瞩目商贸高地。
古老的红牌楼就这样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全篇完)


贴几张新商圈图照增强直观映像

红牌楼区域新貌远眺

红牌楼广场视野感观

红牌楼广场周边的商业楼(1)

红牌楼广场周边的商业楼(2)

红牌楼广场周边的商业楼(3)

二环高架路上的新红牌楼直观

二环高架路上的新红牌楼夜景鸟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