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五成 2015-09-11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崇德里改造前的老样子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接上篇,老巷人李文忠继续回顾。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在李文忠的记忆中,当年完整的崇德里,是由30多个院落环抱而成的老宅群。
     
李文忠认为,崇德里最有纪念意义的,并不是那些古老的特色建筑,而是曾经居住在那里面的人。崇德里聚集了许多名流大家:“成都骨科医院的创始人杨天鹏在崇德里住了多年,并将骨院的住院部设在了自己的住处。著名画家李行百在崇德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而川剧丑角泰斗刘成基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除此之外,为人熟知的成都著名作家、美食家车辐也在崇德里住过。“当时的崇德里会聚了众多进步人士,他们来拜访住在院落里的大家,相互交流、探讨,可以说,这些都带动了以崇德里为圆心的一个圈,既包括文化,也含有医学。”李文忠如数家珍。
       
本世纪初,崇德里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在重建的是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成都房管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建议:对崇德里进行挂牌保护,根据其原有川西民居建筑风格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缮后仍用于经营高端餐饮服务业,并利用现有空间和立面,适当增加陈列和展示李劼人、嘉乐纸厂和“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内容。
      2013年,成都政府将这里纳入了历史建筑项目中。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此刻的崇德里重新出现在历史舞台,焕然一新,成为一处适合品茗、沙龙和住宿的休闲之地。
     
崇德里的新生,出自艺术家王亥之手。王亥是谁?他上世纪七十年代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1978年,他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在同学何多苓、程丛林、周春芽、张晓刚、罗中立等人眼中,他是个活跃分子,一个“不安分”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期间,王亥初到香港,为了生活,他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找到一份在画廊做临摹作品的工作,第一个月就赚了3万港币。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当时在内陆工人工资也就几十百把块,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笔巨款。”王亥回忆说。

     而后,王亥创作油画《香港图像》被香港艺术馆收藏,因此,他成为香港第一个独立的职业画家,在南丫岛有静谧的画室。王亥一口川普闯天下,在香港文化界仍十分活跃,金庸、蔡澜、倪匡等香港文艺界名人都是他家宴的座上宾。
      “我老婆拿手节目就是炒菜,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饭后她还献唱几首中国民歌助兴,朋友都被她的菜和歌声吸引。”王亥回忆着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亥的太太王小琼的拿手川菜,帮助王亥朋友的酒吧起死回生,凭着这一手正宗川菜技艺,王太太因此成为香港当地的厨师明星。
     在香港待了二十多年的他,至今仍旧操着一口四川味浓厚的普通话,也不会说粤语,顽固地在身上保留着故乡的影子。他与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成都人身上兼具了故乡文化和城市工业化二者的强烈碰撞。他在香港待了这么多年,非常明白外面人的视角和心态,同样的,也了解成都土著的想法,所以,他是一个最适合操刀崇德里的人。改造前,王亥记忆中的崇德里充满破败感,一些地方朽得“扶都扶不起来”。如今,崇德里被重新定义,现有院落被改造为谈茶、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文化沙龙等单元,最大程度进行保护。王亥宣称“1号院至少保留了90%,连一根柱子都没取下。”一个细节是,谈茶室内仍能看到被虫蛀过的木头。

      王亥说:“最开始我接手崇德里项目时,这个街巷已经是一个60米深的残巷了,只剩下3个院落和一个教工宿舍。”王亥反对全部拆光再做旧的打造方式,坚持在原址上修缮。“哪怕是残片,哪怕是废墟,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就是唯一的。”

 

        下篇细说王亥对崇德里的修缮改造定位。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贴几张崇德里改造后的图照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闹市中保留的老巷风格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维护修缮  保持原貌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老巷风貌依旧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依然有老巷味道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老建筑的青瓦木结构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还是当年的味道
      
成都街巷系列(44)——崇德里老巷话今昔(二)
                                                                  局部保持老巷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