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字

 每天学习一点 2015-09-11

“信”,人际交往的重要品质,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言”,强调这个品质跟人讲话有关,所以书上说“一诺千金”。


说到做到,可信。

人这辈子,会遇见很多人,有的人信誓旦旦地作出各种承诺,可事到临头,影子都没见到。

轻如鸿毛的话语,有些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却重如泰山。

说到做到,答应别人的事,尽全力做到,是守信用的表现,是再多的金钱也换不回来的人格魅力。

古人向来把言行一致看作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春秋时期,吴国季札出使晋国时,经过徐国,便拜访了徐国国君。

徐君十分喜欢季札的剑,但没有说出来。

季札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下决心,待自己出使完归来,一定要将此剑赠送给徐君。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当季札再次回到徐国时,徐君已因意外而离世。

季札怀着悲痛的心情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随从很好奇:“这可是吴国的宝物,人都没了,为什么还要挂在这?”

季札说:“我当初已经在心里答应要把剑赠送给他了,怎么能因为他离世了就违背自己的诺言,欺骗自己的内心呢?”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只是惺惺作态,但季札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说到,便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做到。

这是道义,更是良心;是不辜负徐君的好眼光和欣赏之情,更是对得起自己的原则和人品。

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没有过多的算计和心机,有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许下的承诺,会拼尽全力去兑现,答应的事,也决不含糊。

说到做到的人,既有顶天立地的底气,也有肝胆相照的义气。

跟说到做到的人交朋友,能感受到人性里面真诚的那一面,是人生之大幸。

信用的奇迹

1648年,清顺治五年,中华大地刚刚经历剧变,南明王朝还在做最后的抗争。这一年,在遥远的荷兰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家公司发行了一份债券。

荷兰是一个低地国家,常受洪水等自然灾害威胁,因此荷兰有很多运河、堤坝。发行债券的这家荷兰公司叫作“列克戴克上水坝水务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维护位于乌特勒支水坝上方长达34千米的克莱河堤坝,这张债券面值1000荷兰盾,作为回报,债券的持有者将每年获得50荷兰盾的利息。

债券内容被手写在羊皮纸上。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持续支付收益的永久债券。

可是永远到底有多远呢?商家承诺终生保修,当你需要维修时,他们早就不见踪影了;健身会所宣称成为高级会员就永久免费,当你兴冲冲上门健身时,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而列克戴克上水坝水务公司的这张债券创造了奇迹

水务公司尽职尽责地支付利息并在文件背面做好记录,直到债券背面被填满。随后,一份被称为“塔隆”的纸质文件,经水务公司书记官的公证后被附加在债券的后面,以便继续记录利息的支付情况。

在其后的300多年中,世界局势天翻地覆、硝烟四起,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中,荷兰与英法共同对德宣战,德国入侵荷兰,仅仅数周荷兰就宣布战败投降,好不容易战争结束,美苏冷战又让世界处于原子弹的威胁之下。

然而,和古老而坚固的防洪堤一样,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化,发行这张债券的公司都默默地坚守着它的信用。即便在“二战”局势最紧张的时候,水务公司也没想过毁约,当时债券的持有人安妮·弗兰克和她的家人躲在阿姆斯特丹的小黑屋中,债券利息仍被按时打到她的账户中。

列克戴克上水坝水务公司后来被并入乌特勒支水务委员会,它所有的责任和义务也被转到委员会。每年50荷兰盾的利息,如今被兑换成欧元,仍在按时支付。

2003年,这张古老的债券被拍卖,耶鲁大学买下了它。但出资购买的耶鲁大学贝尼克图书馆遇到一个小麻烦,因为图书馆只接受封存文档,也就是不再具有实质用途的文档,但这一债券仍然有效。最后专家想到一个办法一债券本身被收藏,而记录利息支付情况的“塔隆”被分离出来。

从1648年5月15日列克戴克上水坝水务公司发行债券起,到2022年已经过去374年,直到今天耶鲁大学还会定期收到每年的利息。

金融史学家威廉·戈兹曼详细记录了这个故事,这张债券也解释了荷兰为何会一度成为世

界金融中心。



”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真情。

,金文言,说话心,内心真情),表示说真心话(是“心”的竖写)。金文异体字用“千”(数量巨大)代替“心”,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自己所说话语的真实可靠。有的金文异体字“㐰”用“人”代替“千”,用“口”代替“言”。篆文综合两款金文字形,将金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将金文字形中的“言”写成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隶化后楷书将籀文字形中的“人”写成“单人旁”,将籀文字形中的“言”写成古籍多以“”代替“”和“”。古籍常“诚信”并称,“”表示实现诺言,说到做到,侧重表达个人自律修养;“”表示言而有衷,真诚可靠,侧重表达社交中的诺言责任。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

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㐰,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㐰,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訫,这是古文写法的

“信”字。

”的字义引申

我评引申线索: 

    

网友总评: 3分

信任就像一张纸,皱了,即使抚平,也恢复不了原样了!永远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信】(xìn)

  “信”,会意字,从人,从言。

  “信”为人言,意为人说话要讲信用,讲信用的话才是“人言”。人的言行诚恳实在,方能取信于人,故“信”引申为诚实不欺,如信用、信守、信物、信誓旦旦。《说文·言部》:“信,诚也。”“人”“言”为“信”意谓是人的语言,即合乎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原则;“信”是人言,而非胡言、狂言、妄言;“信”谓人言一出就要一言为定,驷马难追,掷地有声。

  “信”为诚实。《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鬼神所用牺牲玉帛,不敢虚夸以少称多,必定诚实相告,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不但才能出众,而且忠诚守信,在楚国很有威望。但就是这样的能人、好人,还是难逃小人的诽谤、君王的猜疑。诚实守信的人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故“信”由诚实引申为相信、信任、守信。《管子·形势》:“必诺之言,不足信也。”被逼无奈才承诺的话,是不能相信的,强人所难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诸葛亮《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不能信任别人就无法合作共事,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就失去了很多机会。

  自古以来,诚信是倍受人们推崇的道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导学生:即历代文献;文艺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实践;忠诚于事业;与人交往的诚信。《论语·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诚信可以令别人信任,做事勤

  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别人。孔子认为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便是有仁德的人。《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谎言总是能讨人欢心,而诚实的话往往不像谎言那样动听。

  对某种观念、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虔敬,就成为一种信仰。信仰一般属于无条件的、极端的相信和崇奉,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信教、信佛、信徒、善男信女等。

  “信”从人,从言,以人言代指真理,表示执着于心中的思想与真理。“信”进而引申指崇奉,如信仰、信徒、信奉。因此,“信”也作为宗教用语频繁出现。如佛家理论认为,“信”表示面对所临对象,能通过心与心之间的 作用而产生清净的精神作用,只有去除怀疑心,才能进入佛道初步,故曰“唯信能入”。佛家讲之“信心”,指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信仰”又作“仰信”,为信心瞻仰之意。“信仰”与信心、正信、净信、信解等同义,是指对佛、法、僧三宝之崇信钦仰。“信”字强调了佛道修行之初,须立坚固之信心,决不动摇,方能探求智慧,以达开悟之境。

  佛教中,“信”指内心澄净无邪。《颂疏》曰:“信者澄净也,如水精珠能澄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对佛、菩萨、教义等不起疑心的精神作用,即信心、信仰。僧尼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信心贯彻始终,依其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阶段:先是对佛理产生直观的感悟和理解,由此而产生最初的信奉,此为“信可”;然后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修行,使对佛理的理解更加深刻,此为“信求”;最后是通过实践而验证佛理,心中不再有任何疑惑,此为“证信”。佛教中皈依佛、法、僧三者,也可以叫做“信三宝”。

  “信”是诚实、不欺、讲信用。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本道德素养。诚信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信”,古人的论述颇多。如儒家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强调朋友要交而有信,要“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要“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要“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做人要信,治国也要信。“民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纵观古今,“信”不仅是为人之本,经商之本,也是为政之本,治国之本。一个人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称赞与扶助;一个国家守信,才会获得百姓的拥护爱戴,才会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支持。


字,人言为信,指人的言论和行为应当诚实、不欺诈,信念信仰也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亻+言=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信,诚也。——《说文

 

信=人+言,古人也许人言可信,但如今人人都明白天下最不可信的就是人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人言为信.骗人的话你也信?所以此信大可不信.但不信人言又信什么?难道信鸟语、驴叫不成?故而人言又不可不信.做人真是不容易。

 

诚信奶奶(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22))

民间有句俗语:“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面对2077万元的债务,已经80岁高龄的陈金英的回答却出人意料:“还!一分不少地还!”

陈金英是浙江丽水人。30多年前,已经过上退休生活的她,创办了兴华羽绒服厂。

开始,企业顺风顺水,年销售额超过千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从2011年9月开始,羽绒服厂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年终盘点,欠下了2077万的外债。

有人劝陈金英申请破产,以避免承担债务,但遭到了她的果断拒绝!

在相继变卖掉厂房和市区两套房后,留给陈金英的,是130多万元债务和堆积如山的羽绒服。

怎么办?

年过八旬的她,坚持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去街头摆摊叫卖。天越冷,羽绒服销路越好。这样的天气,她往往起得更早,在户外一待就是一整天。碰上不适宜出摊的日子,老人家就戴着老花镜填充羽绒、加工羽绒服……

亲友们心疼她:“你这样,何时是个尽头?身体吃得消吗?”

她平和地笑笑:“每天一睁眼,就想着还欠人家的钱呢,不能歇下来呀,活得就更有劲!只要还有一分欠款,即使我走了,子子孙孙也得还下去。”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年复一年,欠账一点一点在减少……

终于,在2021新年将至时,陈金英来到金华还掉了最后的7万元欠款——划掉了她10年还款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名字。

这时的陈金英,已经90岁了……


古时候,济阳有个商人外出过河时不幸船翻了,他立马抓住一根木头大喊救命。

幸好,附近有位渔夫听到呼救游了过来。

商人急忙说道:“我是济阳城的最大的富翁,救我上来,给你100两黄金。”

渔夫把商人扶到岸边,商人却翻脸不认账,只给一两碎银子。

渔夫不悦,怪商人不守承诺,说话出尔反尔。

商人却说:“你一个打渔的,一辈子能挣几个钱,得到一两银子还不满足?”

听完,渔夫只得划船而去。

谁曾想,多年后商人再次在同一个地方沉了船,他大喊:“只要有人相救,什么需求都应允。”

有人路过想去搭救,渔夫看到说:“他就是那种说话不算数的人,出尔反尔,你要小心!”

最后,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巧遇同一渔夫是偶然,但他的不得好报却是意料之中。

人生在世,无信不立。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

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

在当今的时代,人品是彼此之间最后的信赖,而一个人品好的人,必定是一个讲究诚信,言出必行的靠谱之人。

刘基《郁离子·贾人》“ 济阴之贾人”原文与翻译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济阴地方有一个商人,渡河时丢了他的船,只好在漂着的枯草上栖身,一边呼喊着。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有个打鱼的人架着船去救他,还没到他身边时,商人急忙喊道: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捄我,予尔百金。”“我是济水边上的大户人家,你能拉我一把,我给你一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打鱼人用船把他救上陆地,商人只给他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打鱼人说:“刚才你答应给百金,现在却给十金,岂不是不可以吗?!”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商人生了气脸上变了色说:“你是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竟然一下子得了十金,还认为不够吗?”打鱼人沮丧地走了。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另一天,商人乘船顺吕梁河往下游走,船碰在石头上又翻了,而打鱼人恰好在旁边。

人曰:“盍救诸?”别人向他说:“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打鱼人说:“这是许诺给酬金到时又不给的人啊。”

立而观之,遂没。站在旁边看着(不去救),商人于是淹死了。


失信别人=坑了自己

人无信不可久立于人间,失信别人,最终都会坑了自己。

明初文学家刘基在他的《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船沉没了,他掉入水中大声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商人许诺:

你要是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但上岸后商人却反悔了,只给了十两。

渔夫说:先前你答应给我一百两。

商人勃然大怒道:

你一个打鱼的,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责怪商人不讲信用,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商人不幸又翻船了。

有人闻声而来问渔夫为何不救人,渔夫说:这个商人不守信用,骗了我!

最后商人自食恶果,沉入水中。

当人失去了信用,真正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人再愿意帮你。

信用是人在这个世上行走的通行证,百两黄金不抵一两信用,做人,万不可失信于人。

 



做一个甘愿吃闷亏的人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钱徽被提拔担任礼部侍郎,专门负责科举考试,等于是天下读书人晋升通道上的一位把门神,前来拉关系、“走后门”的人络绎不绝。

前刑部侍郎杨凭向时任宰相的段文昌行贿,要求他出面给钱徽说情,录取儿子杨浑之。段文昌一口答应下来,以宰相之尊多次给钱徽写信,让他务必在科考录取时对杨浑之多多关照。与此同时,翰林学士李绅也多次写信给钱徽,希望他能够让自己的关系户周汉宾考中进士。对于这些重量级人物的求情信,钱徽照单全收,但并未明确表示帮忙还是不帮忙。这倒使得段文昌和李绅都感觉没有大问题,便安心地等待放榜之日。

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意料,杨浑之和周汉宾竟然双双落榜。段文昌无比愤怒,上书皇帝弹劾钱徽,说他负责录取的都是学识浅薄的官宦子弟,是典型的“取士以私”。李绅也在暗自捣鬼。结果,皇帝信以为真,将钱徽贬为江州刺史。

钱徽并不申辩,默默地卷铺盖走人。知道内情的人纷纷劝道:“何必做这样的冤大头呢?将段文昌和李绅所写的说情书信交给皇上,皇上自然会相信您是被冤枉的。”

钱徽淡然一笑,说:“不能这样做啊。我只求无愧于心,得和失是一样的。做人要修身养性,谨慎行事,怎么可以拿私人书信去为自己作证呢?”不仅这么说,他还命人将段文昌和李绅的书信全部烧掉。

钱徽不向皇上出示书信自证清白,甘愿吃闷亏,从尔虞我诈的泥淖中跳脱出来,避免了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无疑是大智之举,正如《菜根谭》所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所以,真正的智者绝非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之人,而是能够“开襟坐霄汉,挥手拂云烟”的大胸怀者。

 

  


信用的奇迹

鲁先圣

年轻、财富、学识、友谊,毫无疑问都是人生的资本,但这些都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是信用。信用是一种彼此的约定,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尽管它无体无形,但却比任何法律条文更具有震慑力和约束力。一个没有信用的人,要想挤身成功者的行列,可以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些流芳百世、闻名世界的成功者,都是以自己的信用赢得了尊重的人。因为,信用是高尚品格的象征。

公元前4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被判绞刑,几天后在特定的日子中将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允许他回家,但是他必须为自己找个替身,暂时替他坐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皮斯阿司还没有回来,眼看刑期就快到了。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幸灾乐祸者大有人在。刑车上的达蒙面无惧色,慷慨赴死。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胆小的人都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一幕太感人了,许多人都还以为自己是在梦中。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谎言。国王亲自赶到刑场,他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刑罚。

在赦免的现场,国王当众宣布了自己要以信用立国,以信用治天下的政令。并宣布任命皮斯阿司为司法大臣,任命达蒙为礼仪大臣,协助国王治理国家。国王说,他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孝敬的子民感到高兴,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信用和义气的子民感到自豪。他相信,他们两个人一定会辅佐他把国家治理成信用礼仪之邦。

事实上,正是这两个人在担任了大臣以后,以诚信治天下,意大利走向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全盛时代。

这就是信用的力量。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当信用成为安身立命的尺度之后,就可以改变成败,就可以创造历史了。



一封来信

[苏]苏霍姆林斯基 

罗亦超 编译

不久前,我收到一封来信。信中写道:

“我获得政府勋章,大家都来祝贺,屋子里一片欢乐。而我那12岁的儿子、五年级学生,却从家里出走了……这些日子对我来说简直太可怕了。我反复思量我做过的事情,终于得出结论:儿子没错,是我错了。我不了解他的心事,我唯一的功劳好像就是生下了他。我没有让他享受过一点童年的欢乐。只要他在学校有点什么过错,我就狠狠打他,儿子因此恨我。瞧,现在我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勋章、荣誉……但是,如果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这些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多想有个女朋友啊!

这天,

同学丽丽红着脸把我叫到了教室后面,

看着她害羞的样子,

我想:

野百合也有春天的。

果然她拿出了一封信,

我当时激动极了。

她说:

“你能替我把这封信交给你同桌小田吗?"

听完后,

我酸的心都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