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最后的70位训鹰师

 爱书斋 2015-09-12




蒙古:最后的70位训鹰师


 
爱书斋  收藏
 

 
图片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蒙古有一群依靠猎鹰捕猎为生的人。他们生活在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阿尔泰山上。图为一次成功的捕猎后,训鹰师用猎物身上最珍贵的部位——肺奖励此次捕猎的“功臣”,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骄傲的神色。
 
图片


       猎鹰的腿上戴着精致的手工装饰物。
 

图片

       训鹰师必须从鹰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和它们的感情。培养一只猎鹰通常需要3至4年的时间,整个驯化过程只能由一个人完成,只有这样鸟和人之间才能充分信任。

 
图片


       猎鹰的寿命通常在40年左右。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猎鹰就像亲人一样。

 

图片

       “老鹰抓不到猎物了,这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这是世世代代的训鹰师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图片


        Asholpan今年13岁,她的爸爸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训鹰师。她很可能是全世界仅剩的70名训鹰师中唯一的女性。


 

图片
 

       训鹰的传统在蒙古草原上代代相传。猎鹰是不能被完全驯服的,训鹰师必须和猎鹰培养深厚的感情,并在这个过程中教猎鹰如何更准确地捕获猎物。

 

图片
 

       在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捕猎的时候,除了猎鹰之外,训鹰师还会带上马或骆驼。



 
图片


       如果有人抓到狐狸,整个部落都会一起庆祝。狐狸皮作为战利品,会被训鹰师和他的家人穿在身上。在气温常常在零度以下的草原上,狐狸皮是很好的御寒工具。


 

图片
 

       骑马是所有训鹰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训鹰师需要在马背上捕猎,因为只有马能将他们带到猎物出没的地方。



 
图片


       两名训鹰师带着他们的猎鹰在马背上远去。空气凛冽,远处层峦叠嶂。对于这些训鹰师来说,训鹰已经成为了他们生存的意义。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