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翅膀的,不一定飞得起来;没有翅膀的,未必飞不起来

 蒹葭微霜 2015-09-12

点击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免费关注 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有人说,“才能”是腾飞的翅膀。最近,朋友跟我讲的一些事,使我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有翅膀的,不一定飞得起来;没有翅膀的,未必飞不起来。

我有一友,颇有才气,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没有运气。她总以为凭自己的才能可以发展起来,结果几经坎坷,最后还是待业。朋友也找到过几次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每次都是不明不白地被别人顶了。于是朋友自叹,生不逢时,生不逢人。孔老夫子可谓有才,他曾说,人不怕不被用,而怕自己没有才能。这其实是他老人家周游了列国之后,未能“飞”起来的一种自我解嘲,或者说是对后学的一种的鼓励。孔子死后倒也幸运,作为封建仕途的“敲门砖”,是很“飞”了几千年的。孔子想的是展才华于当世,是“达则兼济天下”。这是有翅膀的不一定飞得起来的最好证明。虽然飞不起来的原因不同,想想看,圣人尚且如此,而况朋友,又何必戚戚然呢!孔子毕竟是圣人,他没有放弃翅膀,利用待业的时间教了三千多学生,成了教育家。

朋友的戚戚然也不全在自己的没“飞”起来,更在于看到没有翅膀的却“飞”了起来。据朋友说,一个与之同龄的人不学无术,整天嘻嘻哈哈。结果是从工厂到机关;从科员到科级,不知借了哪股风,竟“飞”到了处级,还恬然自得。真可谓”乘上旋风高梁叶子也上天”。上天也罢了,还笑麻雀不如自己飞得高。

朋友的自叹和苦衷我很理解。于是我对朋友说:有翅膀的,不一定飞得起来,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不能因为飞不起来就放弃翅膀,象鸡、鸭似的,将翅膀退化成餐桌上的美味。再说“高粱叶子”之类,不管借了“关系”的、“阿谀”的还是“献媚”的风飞了起来,又怎么样呢?最终还是如攀蓠的藤,蓠倒藤塌。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要珍视自己的“翅膀”,免得有飞的机会飞不了。实在不行,换一种活法,能飞的让人家去飞,自己脚踏实地地走!孔子不是把自己“走”成个教育家吗。我想,这个“走”比起他可能有的现实的“飞”更具意义。

对“有翅膀,而没飞起来”的朋友们,我想应该记住英国人哈代的一段话:“大凡那些躲在大家意料不到的角落里的人们,纵使会错过若干显著的机会,也还能有些奇特的际遇,使他们终于被大家发现出来”——只要砺练出矫健的翅膀。

原创:田香儒(清溪),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编辑首发,转载须经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