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进的原始品种: 垂笑君子兰: 具备君子兰属的植物特征,特点:叶片窄,6CM左右,叶脉中凸起,纵叶脉紧密,色墨绿,无光泽,无弹性,叶两侧斜立,叶端向下弯 曲。花轴细,花冠下垂,离瓣不张,。楔形座,因观赏价值不大,故没有进行改良,多用于殡仪悼念死者,现民间莳养者少。 大花君子兰:
是花直立向上的多种君子兰的统称。我国引进的主要品种如下: 大胜利 叶片挺拔,两侧斜立,叶端略下曲,柳叶形,较厚,稍有弹性,有光泽,兰质较细。叶长45—55公分、宽8—9。5公分,叶脉凸起,叶背亦 可看到凸纹,纵叶脉间距3-5毫米,也有稍大一点的少见,横纹间距不等,两侧有分布不均匀的斜纹。花轴粗壮,在原始品种中,可居首位。花 大而红,开花齐,球形浆果。座楔形。生命力强,易莳养,很多杂交出的良种是大胜利的派生。 和尚 和尚的种类很多,叶的长短宽窄差异很大。主要特征是脉纹不突起,叶脉与叶肉颜色略有色差,脉纹走向呈条索状(称网纹、泡纱纹), 叶脉纵间距多在5毫米以上,或有更大的,横纹间距比大胜利小,叶薄,无弹性,,无光泽,呈弓形下曲,底叶明显下垂,叶端宽阔平肩,有突 起的急尖。花轴细,花柄长6-10厘米不等。花色深浅不定,花序散,橄榄形浆果。座基叶片排列较大胜利紧密,塔座。 叶长在40厘米左右、叶宽8.5-10厘米,叶面粗糙,无光泽,叶片较薄,故而产生纵向褶皱,但不是染厂的必备特征。叶色浅绿,叶端宽阔有突起的钝尖,脉纹略突起,纵向间距多不等,横向间距较和尚小,纵向脉纹在叶端呈弧形,向端点集中,与横纹交织,形成密集的小纹,是改良品种圆头与短叶的雏形。花轴细,花色浅,浆果球形略扁。座基与和尚相似。染厂与和尚有亲缘关系,杂交品种的圆头、短叶均与染厂有亲缘关系。 细叶君子兰: 窄叶片,叶长60-70厘米左右,叶宽6厘米左右,叶片斜立,色深绿,无光泽,花箭细,有的花形为漏斗状,有的花形为翻瓣百合状,故命名为 细叶君子兰。 有茎君子兰: 又称具茎君子兰,长度达1米,特殊情况下也有达3米长的。成兰有地上茎,根肉质纤维状,叶基部形成假鳞茎,叶形似剑,长可达45厘 米,互生排列,全缘。软平而尖的叶片呈弓状,约35-70毫米宽,30-60厘米长。一般在春夏开花,花朵下垂如垂笑,花色为桔红色,瓣尖 为绿色,每个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达40朵以上。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花漏斗状,直立,黄或橘黄色。可全年开花,以春 夏季为主。圆且红的浆果浆中有1-4料种籽,浆果的直径为9-13毫米。种子一般在冬季成熟,成熟期为授粉后6个月。 奇异君子兰: 叶片中央都有一白色条纹,这使之区别于其它君子兰品种。种子只需经历5个月即可成熟。 沼泽君子兰: 是最大的一种君子兰,能长到1.8米高,在沼泽区,极个别根系则能长达4.5米。沼泽君子兰的叶片柔韧且有着平滑的边缘,其叶尖为圆型,叶片中 央有淡白色条纹.叶片的长度往往在30-120厘米之间,宽度往往在3-9厘米之间,叶基往往是无色素的。 圆头和尚体: 是用“和尚”作母本,“圆头短叶”作父本,经过多次杂交、复交后选育而成。其特点:叶脖 短粗,头圆、完全具备了宽、短、厚、立、 亮、色浅、纹蹦、葶粗、花大、艳丽等优点,是目前深受养花爱好者喜 爱的品种之一。 圆头短叶: 是“短叶”与“圆头和尚”杂交的子代“小圆头”作母本,再与“短叶”回交所产生的后代统称为“圆头 短叶”。其主要特点是:叶片短 而宽,头圆,直立挺拔,脉纹凸起,叶色浅绿,光泽明亮,花色艳丽,株型整齐, 是优良的工具兰和目前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和尚: “和尚”由长春护国般若寺的和尚栽培选育而成,故名“和尚”。其叶片宽80~140毫米,长宽比为4:1~5:1,头 型尖圆(桃型头),叶 片斜立,略为向下弯曲,又向上翘起,脉纹明显,但凸起差(老派和尚),杂交结果多,小 苗好看。“和尚”在中国君子兰发展史上起了关键 的作用,是培育当代“短叶”、“圆头”、“圆头短叶和尚体” 、“腊膜花脸”、“横兰”等新品种的基础。经过广大君子兰养植者的辛勤培 育,新的一派“和尚体”品种不断涌 现,必将成为深受养兰爱好者喜爱的优良品种。 短叶: ![]() 短叶用“小胜利”作母本,“和尚”作父本,杂交育成。 其主要特征:叶短,头圆,富有光泽,叶厚,硬立,脉纹凸起,头纹好,花型如 扇,端庄,秀丽。体形别致,是培 育短叶型体的工具兰。 黄技师: 是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黄永年技师在60年代用“姜油匠”的大花纯种苗培育而成,莳养得法,株型 有特点,漂亮,故称为“黄技师”。其 主要特点:叶片润脂、蜡亮、黄中透绿、脉纹竖长、粗筋大脉档,色浅、兰 质细腻、老叶弓垂、新叶挺拔、花柄长、花桔红或鲜红色,花瓣上 如着金粉,在阳光下闪耀金光。黄技师是培养“ 腊膜”、“花脸”、粗筋大脉档、提高兰质的主要亲本,为君子兰的上乘佳品。 油匠: 是由一位姓姜的油匠师傅培育,故此得名“油匠”。 “油匠”,这个品种叶片光亮,润泽如凝脂,株型挺拔,形态潇洒,花大艳丽,犹如 金星闪耀,叶缘渐尖,纵横脉 纹凸起,呈“田”字格,叶背有龟背纹形,为我国早期培育的优良品种。 叶的形态特征:叶鞘呈元宝形,剑叶长为30~50厘米,宽为9~12厘米,厚为2毫米以上,叶片顶端呈长尖形 ,斜立生长成纺锤形,冠幅 对角线60~100厘米。主脉和侧脉隆起呈梯格形,叶面为绿色,有光泽,属于凸显脉形的 中长叶的大型品种。 花的形态特征:花葶直立,葶茎的横切面为扁圆形,葶高为25~45厘米,宽为4.5厘米,厚为2厘米。小花被 片顶端呈尖圆形,花被裂片长 为7~8厘米,内轮大片宽为3~3.5厘米,内轮小片宽为3厘米。小花柄长6~6.5厘米, 花冠张开度为7~7.8厘米,花被尖端呈美人蕉橙红色。果 实为圆球。 蜡膜花脸: 是由“和尚”,作母本,“黄技师”,作父本,杂交组合选育的后代。其特点:兰质细腻、大脉档、色 浅、青筋黄地或青筋绿地,光泽如 蜡、端庄素雅、青翠娇艳,给人以神清目爽的感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脸 花的程度与杂交组合时选用的父本和母本的叶片的兰质、颜色 深浅有 关,与光照、湿度有关。 “蜡腊花脸”的出现既有杂交组合的先天性,又有光照、湿度的后天培育条件,两者条件具备是培育“蜡膜 花脸” 的秘诀。 “蜡膜花脸”也是君子兰鉴赏、评定的重要指标。 短叶花脸: 是我国当前君子兰品种中的娇娇者,它由两种叶面颜色不同的短叶君子兰远缘杂交而成,标准的“短 叶花脸”是青筋黄地或青筋绿地,花 脸特征很明显,具有宽、短、圆、花亮、脉纹凸起,株型端正的优点,用君子 兰10条标准衡量,它几乎全部具备,是目前君子兰发展有前途珍 品之一。 雀兰: 是君子兰的芽变品种,由沈阳养花爱好者偶然发现,受到普遍重视和宠爱。其叶片长、宽比为1:1,叶片 顶端有一个急尖酷似麻雀的小 嘴,所以人们便称之为“雀兰”。“雀兰”的出现给君子兰杂交育种增添了新的生力 ,“雀兰”的发现给君子兰莳养者一个重要的启示,绝 不可忽视芽变品种,一旦发现培育成功,就会产生不可估量 的作用。 “雀兰”喜高温、大水,但不喜大肥,浇水时不要把水浇到花心里。 “雀兰”分短雀、中雀、长雀,其生理缺陷是爱打褶、夹箭处理不好容易抹头。 “雀兰”芽变被发现时是在“横兰”出现之后。 横兰: 由鞍山君子兰爱好者小吕用“日本兰”作母本,与老包的国兰“短叶和尚”作父本进行杂交组合培育出的一 个新品种,由于其叶片长宽比 为1:1,故此得名“横兰”。 横兰和其他君子兰品种杂交组合的后代,亦有“长横,’.“中横”·“短横之分,其体型小巧玲珑,遗传基因非 常稳定,后代绝大部分都具有亲本特性,中横更是有价值的工具兰。其缺点:“短横”爱打褶,爱夹箭,易抹头, 如能掌握它的生长习性,改 变它的生理缺陷,高水平莳养,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性 。 日本兰: “日本兰”是80年代中期由北京、鞍山市的君子兰爱好者从日本引进的君子兰,后经培育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品 种,故称‘旧本兰”。 彩兰: 其叶片青翠欲滴,姿态奇美,瓷白墨绿重叠,叶与花互为衬托,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永恒的青春美。彩兰的成因,是绿兰的基因突变的变异品种,而这些突变的基因在性状上还不够稳定,由于基因的不稳定,变异性大,叶片上缟艺分布各异,大致可分为以下的几种名称的叫法: 1、叶片上的缟艺两边白中间绿或两边绿中间白,称之为“覆轮道”。 ![]() 2、叶片上的缟艺一半白一半绿,对称,称之为“鸳鸯道”。 ![]() 3、叶片上的缟艺分布均匀,白绿相间分明,有一定比例,称之为“彩道”。 ![]() 4、叶片上的缟艺绿的多白的少,一丝一丝不均匀地分布,称之为“金丝道”。 ![]() 彩兰叶片上的缟艺分布大致以上几种叫法,至于五彩道,七彩道,只是缟艺颜色的变化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