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婺州学馆 2015-09-12

       自寧返澄已逾半年,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乃至思想認識,變化都是極大的。有時會自問: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狀態,答案一時里千頭萬緒、說不清道不明。然而與其要一個標準答案和既定方向,還不如我與志強先生一語:不忘初心。

       近日香港浸會大學何玉珍女士詢問有關“金鑲玉”裝訂選紙的問題,從舊文件中尋出宋鑫君學習時拍攝之金鑲玉製作的圖片,附以文字解說,雖是一家之見,也希望能有所幫助。

       關於“金鑲玉”裝訂,諸多文獻均有介紹,但行業內外始終存在一些偏見及誤區,此中無非是手藝的“不示人”與經濟利益之驅使使然。我始終反對挾技居奇,做手藝者切不可以誇大其詞、避重就輕;但亦不愿看到鄙薄手藝之風,所謂”懂行人“亦不可以管窺蠡測、隨意品評。

       那末要製作“金鑲玉”,首先還需要明白幾個基本的道理:“金鑲玉”是一種古籍重裝樣式而非裝幀形式,亦非所有書籍均可適用。“金鑲玉”裝訂的選擇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就好比同款衣帽,A君著之得體、B君著之將就、C君著之則醜態,書籍亦大抵如是,慎之慎之。“金鑲玉”裝訂絕非難事、裝訂得體亦絕非易事。下面就具體說說“金鑲玉”之裝訂:

       一、“金鑲玉”之配紙。

       何女士提出三種襯紙選擇:扎花、羅紋、連史。首先不否認文獻中經常提及的三種襯紙的選擇,但要說明的是多數人、乃至一些專業人員,對於紙張之名稱概念混淆、理解模糊、使用欠妥,就此附帶提出一下。我國傳統紙張之名稱品目繁多,一般稱呼只用其一到兩個最為特質的方面來命名,例如扎花就是宣紙之厚薄名、羅紋就是紙之簾紋名,連史則是竹料紙中的一種。細分言之則可按原料、產地、品牌、厚薄、尺寸、簾紋、外觀、年代、人名、用途、顏色、使用、品質級別、或某一特殊工藝、效果或美譽之詞等加以稱呼,每一品種之下又有諸多不同,就如排列組合,互相搭配之。時下傳統紙張品種不到古代百千分之一,所以新產之傳統紙張分類主要抓住製法、原料、厚薄、簾紋、尺寸這幾個方面或特定加工工藝來稱呼。雖然常用一些約定俗成的名字,但對於初學者、用紙或研究紙的人來說則最好要說全。那末就是要學習紙史、多看標本、多跑產地、多總結歸納對比,自然這都是外話。

     “金鑲玉”襯紙的選擇有幾個需要考慮的點,一是成本、二是裝訂后整體厚薄、三是色澤質地。舊時無論公私,用紙裁配可謂精打細算,能省則省,不比時下少數”闊綽者“,不知片紙不宜、物力維艱。一般來說厚薄與原書相當者即可選用,主要靠折邊與不折邊、添加襯邊紙或撤減襯邊紙來解決整體平整的問題。在有條件的前提下自然還是選擇厚薄相同的紙張做襯紙,但也常會出現襯紙有厚薄或原書書頁前後厚薄不一致的情況,需要裝訂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於質地,盡可能選擇品質略佳者,不要使用機制紙;顏色則以自然為好,具體根據原書色澤選配,不宜過白亦不宜偏暗。

       二、“金鑲玉”之算料

       如材料寬裕的情況下,一般選擇厚薄與原書相等的紙作為襯紙,開料則根據成書尺寸加以計算。如某原書尺寸為高20cm、寬14cm,書頁展開尺寸即高20cm、寬28cm,金鑲玉裝訂后成書尺寸預計高25cm、寬15cm。那末展開襯紙的尺寸就要放到高30cm以上即原書高20cm+(成書高25cm-原書高20cm)*2,寬放到32cm以上即原書展開寬28cm+(成書寬15cm-原書寬14cm)*4。開料時還要注意襯紙簾紋,一般裁配縱向為線紋,橫向為簾紋。另外每冊要多算幾頁護頁,前三後二或前二後二。

       三、“金鑲玉”之準備

       1、將所有書頁及護頁、封面等均修補完整,每頁必須溜口,包括沒有斷裂的書頁,每頁線眼、紙撚眼子補過,四角及書口磨圓處必須補直。將裁配好的襯紙及修補好的書頁全部噴水壓平、乾燥。

       2、所需之工具、材料:剪刀、美工刀、鋼尺或馬蹄刀、挑針、針錐、木尺、裁尺、壓鐵、刮子、木槌、釘板、裁板;漿糊、針線、瓷青紙、皮紙等。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四、”金鑲玉“之製作

1、整理襯紙,注意簾紋及紙張光面一順,將襯紙大致墩齊。[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2、光面向上,上端平壓重物,防止挪動。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3、掀起兩頁作為護頁,用一頁原書放在整摞襯紙上,左右留白均分,上下留白可以均分或天地比例約3:2。確定好書頁位置后用挑針在襯紙上書頁左右下角分別扎兩個眼,這樣其餘襯紙上的相同位置的眼就可以確定所有書頁襯放的位置一致,方便操作。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4、掀起所有襯紙,最後留三頁(兩頁護頁,一頁襯紙),從最後一張書頁開始往上逐頁放進書頁。書頁位置以先前左右下角扎眼位置為準。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5、書頁位置放好後,左手按住原書頁,右手順勢將上一張襯紙翻下。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6、右手按住襯紙,左手脫出,自中間向兩側下方撫平襯紙。手勢要輕穩,書頁及襯紙不能錯位。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7、自下至上襯完所有書頁,注意書頁順序,切勿跳頁加襯。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8、將襯完的書整體翻面,手指捏緊襯紙及原書,切勿鬆脫錯位。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9、回邊:先折左右,再折天地。將整摞平放,外邊壓以木尺及壓鐵,一邊朝向自己。翻起整摞,留兩張護頁在最底下。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0、在原書頁下方襯以深色紙張,以便看清回邊位置。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1、回邊紙口位置碰平下方原書邊口一線。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2、自中間向兩遍折扣。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3、以直尺或馬蹄刀依原書頁天地頭一線撕開折邊、撫平。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4、逐頁向上,每頁襯紙按下面原書頁折邊、撕口,過程中防止書頁及襯紙挪位。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5、一側回邊、撕口完成后,換對應一側仍自下而上回邊、撕口。挪動過程中防止錯位。左右兩邊完成後,天地頭按同樣方法回邊。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地腳回邊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天頭回邊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6、四邊回邊完成後,逐頁折頁,折頁過程中防止原書與襯紙錯位。

折護頁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襯紙及原書一起折頁。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書口要折正、折平,刮子輕輕掠刮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每折一頁輕輕墩實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逐頁摞放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整體輕輕墩實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7、將書口墩齊后夾放在兩書板內,入壓力機逐漸壓實。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8、如原書頁紙張情況一般或較差,或整本較厚,不宜一次壓力過大,宜逐漸加壓,以免傷書。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未完待續......

       自寧返澄已逾半年,無論是工作、生活還是學習,乃至思想認識,變化都是極大的。有時會自問: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狀態,答案一時里千頭萬緒、說不清道不明。然而與其要一個標準答案和既定方向,還不如我與志強先生一語:不忘初心。

       近日香港浸會大學何玉珍女士詢問有關“金鑲玉”裝訂選紙的問題,從舊文件中尋出宋鑫君學習時拍攝之金鑲玉製作的圖片,附以文字解說,雖是一家之見,也希望能有所幫助。

       關於“金鑲玉”裝訂,諸多文獻均有介紹,但行業內外始終存在一些偏見及誤區,此中無非是手藝的“不示人”與經濟利益之驅使使然。我始終反對挾技居奇,做手藝者切不可以誇大其詞、避重就輕;但亦不愿看到鄙薄手藝之風,所謂”懂行人“亦不可以管窺蠡測、隨意品評。

       那末要製作“金鑲玉”,首先還需要明白幾個基本的道理:“金鑲玉”是一種古籍重裝樣式而非裝幀形式,亦非所有書籍均可適用。“金鑲玉”裝訂的選擇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就好比同款衣帽,A君著之得體、B君著之將就、C君著之則醜態,書籍亦大抵如是,慎之慎之。“金鑲玉”裝訂絕非難事、裝訂得體亦絕非易事。下面就具體說說“金鑲玉”之裝訂:

       一、“金鑲玉”之配紙。

       何女士提出三種襯紙選擇:扎花、羅紋、連史。首先不否認文獻中經常提及的三種襯紙的選擇,但要說明的是多數人、乃至一些專業人員,對於紙張之名稱概念混淆、理解模糊、使用欠妥,就此附帶提出一下。我國傳統紙張之名稱品目繁多,一般稱呼只用其一到兩個最為特質的方面來命名,例如扎花就是宣紙之厚薄名、羅紋就是紙之簾紋名,連史則是竹料紙中的一種。細分言之則可按原料、產地、品牌、厚薄、尺寸、簾紋、外觀、年代、人名、用途、顏色、使用、品質級別、或某一特殊工藝、效果或美譽之詞等加以稱呼,每一品種之下又有諸多不同,就如排列組合,互相搭配之。時下傳統紙張品種不到古代百千分之一,所以新產之傳統紙張分類主要抓住製法、原料、厚薄、簾紋、尺寸這幾個方面或特定加工工藝來稱呼。雖然常用一些約定俗成的名字,但對於初學者、用紙或研究紙的人來說則最好要說全。那末就是要學習紙史、多看標本、多跑產地、多總結歸納對比,自然這都是外話。

     “金鑲玉”襯紙的選擇有幾個需要考慮的點,一是成本、二是裝訂后整體厚薄、三是色澤質地。舊時無論公私,用紙裁配可謂精打細算,能省則省,不比時下少數”闊綽者“,不知片紙不宜、物力維艱。一般來說厚薄與原書相當者即可選用,主要靠折邊與不折邊、添加襯邊紙或撤減襯邊紙來解決整體平整的問題。在有條件的前提下自然還是選擇厚薄相同的紙張做襯紙,但也常會出現襯紙有厚薄或原書書頁前後厚薄不一致的情況,需要裝訂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於質地,盡可能選擇品質略佳者,不要使用機制紙;顏色則以自然為好,具體根據原書色澤選配,不宜過白亦不宜偏暗。

       二、“金鑲玉”之算料

       如材料寬裕的情況下,一般選擇厚薄與原書相等的紙作為襯紙,開料則根據成書尺寸加以計算。如某原書尺寸為高20cm、寬14cm,書頁展開尺寸即高20cm、寬28cm,金鑲玉裝訂后成書尺寸預計高25cm、寬15cm。那末展開襯紙的尺寸就要放到高30cm以上即原書高20cm+(成書高25cm-原書高20cm)*2,寬放到32cm以上即原書展開寬28cm+(成書寬15cm-原書寬14cm)*4。開料時還要注意襯紙簾紋,一般裁配縱向為線紋,橫向為簾紋。另外每冊要多算幾頁護頁,前三後二或前二後二。

       三、“金鑲玉”之準備

       1、將所有書頁及護頁、封面等均修補完整,每頁必須溜口,包括沒有斷裂的書頁,每頁線眼、紙撚眼子補過,四角及書口磨圓處必須補直。將裁配好的襯紙及修補好的書頁全部噴水壓平、乾燥。

       2、所需之工具、材料:剪刀、美工刀、鋼尺或馬蹄刀、挑針、針錐、木尺、裁尺、壓鐵、刮子、木槌、釘板、裁板;漿糊、針線、瓷青紙、皮紙等。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四、”金鑲玉“之製作

1、整理襯紙,注意簾紋及紙張光面一順,將襯紙大致墩齊。[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2、光面向上,上端平壓重物,防止挪動。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3、掀起兩頁作為護頁,用一頁原書放在整摞襯紙上,左右留白均分,上下留白可以均分或天地比例約3:2。確定好書頁位置后用挑針在襯紙上書頁左右下角分別扎兩個眼,這樣其餘襯紙上的相同位置的眼就可以確定所有書頁襯放的位置一致,方便操作。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4、掀起所有襯紙,最後留三頁(兩頁護頁,一頁襯紙),從最後一張書頁開始往上逐頁放進書頁。書頁位置以先前左右下角扎眼位置為準。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5、書頁位置放好後,左手按住原書頁,右手順勢將上一張襯紙翻下。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6、右手按住襯紙,左手脫出,自中間向兩側下方撫平襯紙。手勢要輕穩,書頁及襯紙不能錯位。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7、自下至上襯完所有書頁,注意書頁順序,切勿跳頁加襯。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8、將襯完的書整體翻面,手指捏緊襯紙及原書,切勿鬆脫錯位。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9、回邊:先折左右,再折天地。將整摞平放,外邊壓以木尺及壓鐵,一邊朝向自己。翻起整摞,留兩張護頁在最底下。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0、在原書頁下方襯以深色紙張,以便看清回邊位置。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1、回邊紙口位置碰平下方原書邊口一線。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2、自中間向兩遍折扣。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3、以直尺或馬蹄刀依原書頁天地頭一線撕開折邊、撫平。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4、逐頁向上,每頁襯紙按下面原書頁折邊、撕口,過程中防止書頁及襯紙挪位。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5、一側回邊、撕口完成后,換對應一側仍自下而上回邊、撕口。挪動過程中防止錯位。左右兩邊完成後,天地頭按同樣方法回邊。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地腳回邊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天頭回邊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6、四邊回邊完成後,逐頁折頁,折頁過程中防止原書與襯紙錯位。

折護頁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襯紙及原書一起折頁。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書口要折正、折平,刮子輕輕掠刮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每折一頁輕輕墩實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逐頁摞放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整體輕輕墩實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7、將書口墩齊后夾放在兩書板內,入壓力機逐漸壓實。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18、如原書頁紙張情況一般或較差,或整本較厚,不宜一次壓力過大,宜逐漸加壓,以免傷書。
[转载]圖說“金鑲玉”裝訂(一)

未完待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