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沿技术】11种国外最新的生态节能混凝土技术

 来来永胜 2015-09-12

除水泥、水、砂、石、化学外加剂外的添加第六组份,即一些特殊的功能型、智能型添加物、特种混凝土等,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而且可提供特殊的绿色节能生态功能。

1)电磁屏蔽混凝土

通过掺入金属粉末导电纤维等低电阻导体材料,在提高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同时,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降低电磁辐射污染,提高室内电视影像和通讯质量。

2)调湿混凝土

通过添加关键组分纳米天然沸石粉制成,可探测室内环境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满足人的居住或美术馆等建筑对湿度的控制要求,相比较于传统的利用温度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复杂布线系统,使用和维护成本低。

3)透水混凝土

具备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可增加地表透水、透气面积,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维持地下水位和植物生长。

4)生物相容型混凝土

利用混凝土良好的透水透气性,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陆地上可种植小草,形成植被混凝土,用于河川护堤的绿化美化;淡水海水中可栖息浮游动物和植物,形成淡水生物、海洋生物相容型混凝土,调节生态平衡。

5)抗菌混凝土

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纳米抗菌防霉组分,使混凝土具有抑制霉菌生长和灭菌效果。

6)净水生态混凝土

将高活性净水组分与多孔混凝土复合,提高吸附能力,使混凝土具有净化水质功能和适应生物生息场所及自然景观效果,用于淡水资源净化和海水净化。

7)净化空气混凝土

在砂浆和混凝土中添加纳米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制成光催化混凝土,分解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气体。另外还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稀土激活等空气净化形式,可起到有效净化甲醛、苯等室内有毒挥发物,减少二氧化碳浓度等作用。

8)再生混凝土

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而配制的新混凝土,减少城市垃圾,节约资源。

9)温度自监控混凝土

通过掺入适量的短切碳纤维到水泥基材料中,使混凝土产生热电效应,实现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实时测量。此外尚存在通过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效应利用太阳能和室内外温差为建筑物提供电能的可能性。

10)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在混凝土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除了获得高技术性能外,还综合体现出节约能源资源,不破坏环境的宗旨。在概念上,绿色混凝土重点在于对环境无害,而生态混凝土强调的是直接有益于环境。

11)绿色生态水泥

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设备、充分使用工业废料等手段,体现出节能、利废、保护环境的宗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