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嘉德香港秋拍】中國書畫將呈現逾500幀名家傑構,分列三大專場| 10月7日

 三姑书斋 2015-09-12
中國嘉德香港秋季拍賣會中國書畫部分將於10月7日于香港金鐘萬豪酒店舉行,將呈現500幀名家傑構,分列三大專場。除了常設專場《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以外,此季亦特別規劃一個藝術家個人專場《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及一個主題性策劃專場《大風法脈——大風堂師友門生翰墨聚珍》。所有拍品將於10月4日至5日展出。

觀想(一) 多個名家舊藏首度於拍場現身


長期以來,中國嘉德持之以恆寰宇尋珍,此番上拍多個名家舊藏,涵蓋來自日本、臺灣、北美的多個私人珍藏,如錢用和舊藏、錢竹聲舊藏、王曉籟舊藏、竇景椿舊藏、劉雨卿舊藏等等,均為首度於拍場現身,頗為難得。


東瀛集珍

日本收藏家對於中國書畫的青睞由來已久,特別是近現代以來,中國藝術在日本獲得了極大的追捧。吳昌碩、齊白石等都在日本藏家心目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此次中國嘉德(香港)東瀛集珍,尋得多件日本藏家舊藏之佳作,既有吳昌碩牡丹、蘆雁,亦有王震所作松鶴、瓶梅,名家雲集,題材多樣,共同見證中日兩國友好的文化交流。

潘天壽
蘭花
鏡心 水墨紙本
戊子(1948年)作
33 × 96 cm
劉雨卿舊藏

劉雨卿將軍(1892﹣1970)早年曾參加護國、護法、靖國、靖川戰役。抗日戰爭期間,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抗日戰爭勝利後,歷任重慶警備司令、重慶衛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1948年赴台。將軍戎馬一生,亦雅好書畫,同于右任、張大千等書畫名家相交甚篤。一件張大千所作《春水雲山》,上繪高士泛舟峽江,兩岸高樹修竹,實可謂精心製作。大千與將軍同為四川人氏,故稱將軍為「雨卿鄉長兄」,此作系大千旅居巴西八德園時,專函來寄,萬里持贈,足見二人友誼之一斑。

張大千
春水雲山
立軸 設色紙本
庚子(1960年)作
101 × 50 cm
竇景椿舊藏

竇景椿生於甘肅敦煌,青年時代曾任監察院院長于右任隨員,1941年全程陪同于右任視察西北各處,行至敦煌正遇張大千一行。後由竇景椿先生執筆草擬《設立敦煌藝術學院以保護研究敦煌莫高窟藝術》之提案稿。1942年,國民政府決定成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並設立籌備委員會,竇景椿與張大千同列籌備會委員。自此與敦煌結緣,更與張大千結緣。景椿先生1950年赴台。一件大千先生1964年為竇氏所作《高士圖》上題寫:「景椿仁兄別數年矣,重晤臺北,握手欣然,共慶無恙,頃又將別去,爲寫數筆,離緒滿襟,不能結構,爲悵恨也!」竇、張二人歷經顛沛,他鄉重遇故知,未料又將離別,個中情懷,感人至深。

張大千
高士圖
鏡心 設色紙本
甲戌(1964年)作
97 × 35 cm
王曉籟舊藏

王王曉籟早年投身革命,同蔣介石、張群關系密切。後轉戰商界,橫跨信托、保險、汽車、外貿、銀行等,並取得巨大成功。以其廣泛的社會交往,成為民國政府的“黨國要人”。政經之余,王氏對文化事業亦是鼎力支持,上海美專成立伊始,王曉籟擔任美專校董,同諸多文化名流相熟識。王氏雅好書畫,其收藏諸多政要名賢之翰墨丹青,此次王氏舊藏專題中,一件馮玉祥所作《隸書五言聯》,於高近五尺之灑金珊瑚箋上作五言隸書,擘窠大字,神完氣足,令人嘆為觀止。另一件梁啟超所作《楷書七言聯》,五尺對開,亦可謂恢弘巨制。保藏如此大作,足見藏家曉籟先生氣魄之非凡。

馮玉祥
隸書五言聯
立軸 水墨灑金箋
1946年作
156 × 33.5 cm x 2


觀想(二)、(三)精彩繼續,敬請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