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的苏州下了一场小雨,在这样烟雨朦胧的天气最容易让人怀旧。深度君心血来潮找了很多苏州的小时候,来看看其中能不能找到你的回忆吧? ▲苏州古城,鳞次栉比的老房子其实很好看。 ▲画面中的少年是不是曾经年少轻狂的你?
▲亭子桥,现在还在,只是基本处于荒置状态。
▲上世纪20年代的盘门和瑞光塔,深度君觉得这个房子有一种风一吹就要倒的感觉。 ▲对面就是南浩街,能想象出来吗?不过深度君觉得那个时候在河边卖的菜比现在的菜好吃多了。 ▲文革期间的人民路。 ▲之后的人民路文庙,那时还是青石板路。 ▲60年代电影中的北寺塔 ▲之后的北寺塔,那时还是自行车出行,这种蓝色调有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80年代中期,各种接待处。那时大街上还没有那么多亮堂堂的牌子,都是用纸板随便写一个。 ▲80年代中期,好抢眼的大盖帽,这又是哪座桥呢? ▲苏州早期水上派出所小巡逻艇,目测拍摄于人民桥下,是不是也挺炫酷的? ▲80年代中期,营业部门口玩耍的骚年们,现在应该都是大叔了。 ▲上世纪的桃花坞公园,那时的滑滑梯虽然简陋了点,但是孩子们玩得依然很开心。 ▲80年代中期的春游? ▲1983年的平江路。 ▲1983年,苏州的一处河道。斑驳老墙配手摇小船这种场景现在在葑门横街那带还能看到,但是领略到的风景已经不是同一个时空的了。 ▲1983年苏州的外城河,这样的老船顺风顺水的时候其实跑地很快。 ▲1983年苏州的瑞光塔 @侬好谢伟民 ▲1986年11月苏州古运河的运输船队,河两边其实都还是低矮的平房。 ▲1990年拍摄的《马路骑士》至今在优酷还可以找到资源,这是其中一个在苏州拍摄的场景,盘门原来那个时候就长这样了啊!但是感觉还是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
▲这是哪?还是青石板路。 ▲70年代东山的鱼塘,想象一下现在的东山,真是差别太大了。 ▲70年代的阳澄湖大闸蟹丰收的时候,没有污染,也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即使是黑白照,大闸蟹看起来也很好。 ▲70、80年代的太湖风景,也是美不胜收啊! ▲原来的老苏州火车站是这样的,白墙青瓦! ▲最早的狮子山长这样。 ▲这里是还没有建苏州乐园的狮子山,这个形状还真有点像趴在那睡觉的一头狮子。 ▲新区刚开始开发时的狮子山。 ▲80年代的拙政园,是不是感觉跟现在的差别也没多大? ▲83年的双塔,这两座从宋代就有的塔屹立在时光里,始终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1999年拍摄的双塔,还是这样的威风凛凛。 ▲老式公交车,中间有一个转盘,转弯的时候人也会跟着转,其实现在有时候坐地铁也会有一点类似的感觉。 ▲大运河在83年的时候是这样的,红色砖墙在那时还是随处可见的,深度君突然发现白色背心才是不变的潮流。 ▲1983年的南门路是这样的,差别太大了有木有?房子和树中间都搭满了竹竿,竹竿上都是随风翻飞的衣服。 ▲80年代左右的手艺人,专注着手中的糖勺,跟现在的山塘街作秀截然不同。
▲90年代观前街玄妙观夜市,希望观前夜市能重新开放。
▲大光明影院,门前这一排排自行车就知道它那个时候有多火了。 ▲1986年夏天,观前街人民商场门口一位在卖橘子汽水的老爷爷,对面就是大光明电影院。
▲那时公交还没有现在这样多,公交车上面这种铁皮包裹起来的发动机冬天挨着很暖和,虽然汽油味也很重,声音还响。
▲现在还有谁记得自己懵懂无知的时候穿过这样一身校服,当时看起来特别高大上的微机室听听力? ▲90年代正宗的喜蛋摊,盆里的格子是用来分开全喜、半喜和混蛋的,现在基本看不到这样的摊子了。
▲建设初期的新区,香格里拉那幢楼还没建起来。 ▲园区开发前的李公堤,当时就是一块大鱼塘。 ▲1994年的三香路,彩香新村附近,路上车子不多。 ▲1999年的经过修缮的胥门,这个小姑娘现在估计也是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 ▲2002年的金鸡湖明信片,谁能想到后面那块几乎看不见的房子现在变得这样寸土寸金?
▲2003年的开明西餐厅,多少人在那里吃了人生中的第一顿西餐?那里的罗宋汤、猪排随着西餐厅早已消失了,还记得你第一次和谁一起去的吗? ▲2011年的山塘街的雪,苏州近两年是不是没有下过大一点的雪了? ▲2012年的苏大,皑皑白雪中的一抹红,真是美得娇俏。 是否充满满满的回忆和感慨? 图片源自微博@苏州旧照片、生活老照片、苏州老城旧事、出目里利吕井Leroy W.Demery,Jr,摄影师Guy Le Querrec、苏州发布,另有图片未能找到出处,请谅解,由深度苏州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