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治验录

 烟台山图书馆 2015-09-13

 柴胡

    柴胡是一种山草。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茎全草均入药,入药用其根,亦可用全草,味香的为上品。气味苦、平,微寒,无毒。入肝、胆经。

    功效: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痰热结实、寒热往来、虚劳肌热、肝瘀胁疼。治肝区肿瘤有效,能去瘀散结;对治疗肠胃气实、妇女郁怒积聚等亦有效。

    用量与禁忌:普通用量每次5-10克。阴虚火盛久热者忌用。可入汤剂,亦可入散、为丸。

    葛根

    葛根,豆科多年生藤本落叶植物,是—种蔓草,入药用其根,故名。新鲜而致密白色者为上品。气味甘、辛、平,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升阳发表,解肌透疹,生津止渴。

    主治:胸膈烦热、胃瘤吐血,胸部疼痛、头疼发热,能排脓破血、解肌退热。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肉苁蓉

    肉苁蓉为列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山草,以有松子鳞甲之茎供药用,气味甘,微温,无毒。入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主治与功能:五劳七伤、妇人癥瘕白带、妇女子宫肌瘤,对阳萎遗精疗效好。《本经》:“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癥瘕。”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酒浸或酥炙用,水煎服。胃虚便溏者忌用。

    海藻

    海藻,马尾藻科植物。多年生海藻羊栖菜、海蒿子。海藻是一种水草,洗净焙干,反甘草。气味苦、咸,性寒,无毒。入肝、肾、胃经。

    功效:消痰结,散瘿瘤。

    主治与功能;瘿瘤结气、肉瘿、气瘿,散颈下硬核痛、痈肿、癥瘕、颈淋巴腺肿,能软坚、利水而泻热。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6-12克,水煎服。

    夏枯草

    夏枯草,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种陉草。到5月间、夏至未即自枯,故名曰夏枯草。其茎叶供药用,4月时采之阴干用,气味苦、辛,性微寒,无毒。入肝、胆经。

    功效:清热散结,清肝明目。

    主治与功能:肿瘤、寒热瘰疬,破症散瘿,止目珠痛,解内热散结气,可用于淋巴腺炎及淋巴腺结核。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鳖甲

    鳖甲是脊椎动物鳖科鳖的甲壳。气味咸、平,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滋阴潜阳,散结消癥。

    主治与功能:软坚散结,治腰部肿瘤,能去痞积、少腹部癥瘕、宿食癥块、肠痈疮肿、劳瘦骨蒸,消血瘕治石淋。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2克,水煎服。

    黄连

    黄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山草。药用根茎。以产于四川雅安者为最多,故有川连、雅连之名。入药用其根,表皮黄褐色、内里深黄色而充实者为上品。味苦、寒,无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

    主治与功能:肠癖泻痢、痈疽疮疥,清热解毒,止心腹痛。治烦热痞满及—般肌瘤。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3-6克,水煎服。

    黄芩

    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山草。入药用其根、茶褐色、坚实者为上品;根老中空者为次品,名枯芩。气味苦、辛、无毒,入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止血安胎。

    主治与功能:肺瘤、肠癖泻痢、淋漏下血、寒热往来、能清热毒治骨蒸,消肺痈及肺痿。

    用法与用量: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黄柏

    黄柏是芸香科落叶乔木,入药用其树皮,产于东北及四川、广西、福建、山西、河北等地。气味苦、寒,无毒,入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与功能:关节小瘤、肠胃结热、黄疸肠痔,得苍术能除湿清热解毒,能治各种疮疡。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6克,水煎服。

    青蒿

    青蒿,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全草,是一种陉草,以青色肥软者为上品,味苦、寒,无毒。入肝、胆经。

    功效:清热凉血。解暑治蒸,退虚热。

    主治与功能:肺肝肿物、骨蒸烦热、虚劳久热、肺痨、黄疸潮热。

    用量及用法:每次5-12克,水煎服。

    苦参

    苦参,多年生豆科植物的落叶亚灌木,是一种山草,入药用其根。气味苦、寒,无毒。入心、肝、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水。

    主治与功能:大小肠肿瘤、心腹结气、癥瘕积聚,能清热解毒,除伏热肠瘕,止渴疗恶疮。

    用量及用法:每次6-10克,水煎服。

    知母

    知母,百合科植物,是一种山草,入药用其根,肥润里白者为上品,气味苦、寒,无毒。入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肾润燥。

    主治与功能:肺部肿瘤、伤寒烦热、骨热虚劳往来,消痰止咳,解热去烦,能疗肺结核潮热。

    用量及用法:每次10-15克,水煎服。

    天花粉

    天花粉是一种蔓草,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草质藤本植物瓜蒌的根,去皮水浸晒干入药,即瓜蒌根。味苦,性寒,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润燥,养胃生津。

    主治与功能:肺瘤、乳腺瘤及直肠瘤、烦满火热。排逐生肌,消痰止渴,治乳痈痔瘘,清热解毒。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芦根

    芦根,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是一种陉草类植物,产于湿地,入药用根部。同时以新鲜者为佳,处方常写鲜芦根,如无鲜者,用干芦根也可。气味甘、寒,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清肺、胃热。止嗳除烦。

    主治与功能:胃瘤、反胃呃逆、伤寒内热、呕哕不止,消渴降火,能解肺、胃之热。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20-30克,水煎服。

    青黛

    青黛即靛花,大青、小青的加工制品以紫蓝色而质轻者为上品,可内服;青蓝、青灰色质重为中下品,不可内服。入药须以水淘净。气味咸、寒、无毒。入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善泻肝经之火。

    主治与功能:外用能治恶疮热疮、小儿诸热、口腔火、吐血,鼻血,能清热解毒、凉血。也可内服。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0.5-1克,可冲服。

    人参

    人参,五加科植物,是一种山草类植物。入药用其根部,状如人形,故名人参。采得阴干,去芦头即可入药。人参产于长白山脉中,以吉林省为最佳。生上党山谷者为党参,系桔梗科植物;在朝鲜者为高丽参,功用略同。气味甘,微寒,无毒。入脾、肺经。

    功效:大补元气,生津补阴,宁神益志。

    主治与功能:五劳七伤,贫血大出血、食欲不振、糖尿病、脓疡不愈、久疮不能收口、肺痿及各种肿瘤,能安神定魄、扶正除邪。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若单用则每次6-10克,水煎服。其反藜芦、畏五灵脂,因而与它们不能同用。

    黄芪

    黄芪属豆科草本植物,产于东北,称北黄芪为佳品;山西、河北、四川等地也有出产。入药用其根部。气味甘,微温,无毒,入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

    主治与功能:痈疽疮疡、肿瘤及鼠瘘,能排脓止痛。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15克,水煎服。

 

    白术

    白术属菊科草本植物,是山草类,产于湖北、河南等地。入药用其根部,其根细如指,大者如拳。同时以米泔浸洗去皮后再用,一般临床使用多为土炒或者生用。气味甘、温,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补益脾气,燥温利水,固表止汗。

    主治与功能:胃溃疡、五劳七伤、心腹胀满,除热消食,长肌肉,消痰除温、补气、健脾。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2克,水煎服。

    甘草

    甘草属豆科草本植物,是山草类,产于四川、陕西、华北及内蒙各地。其根、稍、头、节均可入药,因其味甜,故名甘草,别名国老。反甘遂、芜花、大戟、海藻,处方不能与它们同用。气味甘平,无毒。入十二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主治与功能:坚筋骨、长肌肉,解金疮之毒及百药之毒。一般处方都可使用。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麦冬

    麦冬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须根上的小块根,属陉草类、一名忍冬。李时珍曰:“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冬。”二、八、十月采其根阴干,凡用取其肥大者良,抽去心用。不去心,服后令人心烦满。凡入丸散须以瓦焙热,于风中吹冷,如此2-4次即干燥而易研碎,且亦不损药力。气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入心、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主治与功能:心腹结气、口干燥渴、肺痿吐脓、咳嗽肺痈,止烦热安五脏,强阴益精。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天冬

    天冬系百合科攀援状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蔓草类,入药用其根部。生于高地、味甜气甘者为上品;生于水侧下地、叶似细韭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为次。二、三、七、八月采而蒸之,去皮心曝干即可药用。味苦,性平,无毒。入肺、肾经。

    功效: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主治与功能:肺痿生痈吐脓,补五劳七伤、止咳消痰,养阴清肺、凉血稳心。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百合

    百合,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的地下鳞茎。《本草纲目》列入菜部柔滑类。生于荆州山谷,叶短而阔、状如竹叶。开白花、6瓣,其根如蒜。数十片相累。入药用其根,亦可作药用。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主治与功能:痞满壅热、通身疼痛,润肺止咳,补肺祛痰血、滋阴养肺,壮肺气。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龟板

    龟板是水龟腹甲,原名龟甲。气味咸平,有毒。入肝、肾、心经。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

    主治与功能:劳热骨蒸、子宫肌瘤、漏下赤白、破癥瘕去瘀血、治骨中寒热,补心益肾。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6-15克,水煎服。

    沙参

    沙参是山草类植物,产于河北、山东、江苏、广西、福建等省,入药用根部。产于南方几省者,根短且小,名曰南沙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北方沙地者,根粗大、长尺余,名曰北沙参(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根)其功效相同,都与藜芦相反,不可同用。味苦,微寒,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主治与功能:脑瘤、血积、气管炎、肺气肿、肺脓疡,补肺气,止咳去痰,排脓消肿。

    甩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当归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芳草类,入药用其根部,根分头、身、尾。色紫气香肥润头圆者良,故又名马尾当归。味甘苦,微辛,性温。入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与功能:诸肿瘤、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癖肠胃冷。破恶血、养新血,消癥去瘕。治心腹诸痛,能养心补血、排脓止痛,治痈疽。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15克。水煎服。

    生地

    生地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茎。是一种陉草类,入药用其根。二、八月采根阴干,以怀庆产肥大者为上品。依其炮炙方法之不同,有生地、熟地及鲜地之别,而未经炮炙的为生地。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肝、肾经。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生津,生血培元。

    主治与功能:五劳七伤、吐血、鼻衄、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尿血、凉血生血,生长肌肉及通血脉。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熟地

    本草经只言干地、不言熟地一项,后人嫌其太寒,故经蒸制用之。熟地是生地经过酒拌蒸晒炮炙而成。其中以色光亮黑如漆、味甘如饴者佳。气味甘,微苦,微温。入心、肤、肾经。

    熟地制法:拣选生地肥大沉水者,以好酒入砂仁末在内拌匀,在瓦锅内蒸之令气透,如此9蒸9晒为佳。

    功效:补血滋阴。

    主治与功能:宫颈肌瘤,补血气,滋肾水,长肌肉,通血脉。乌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胞漏下血、经血不调、胎产之病。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阿胶

    阿胶是用山东东阿县阿井水熬黑驴皮而成的胶。味甘、平、无毒。入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主治与功能:吐血、衄血、血淋、尿血、女人血虚、血枯、经水不调、虚劳咳嗽、肺痿唾脓血、痈疽、肿毒,能和血滋阴、清肺化痰。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4-10克,水冲服。

    桑寄生

    桑寄生是一种寄生于槲树、桑树、柿树上,入药用其枝叶。味苦、平,无毒。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益血安胎。

    主治与功能:背部肿块、上肢肿块,小儿背强、痈肿金疮、怀孕漏血,能安胎,治高血压症。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丹砂

    丹砂是矿物药辰砂矿石,主要含硫化汞。《本草纲目》属石类,又名原砂。今法惟取好砂研末以流水飞3次用。用荞麦灰淋汁,煮3小时取出,用流水浸洗后研粉晒用。处方一般写原砂。味甘,微寒,有毒。何孟春《除冬录》云:“丹砂性寒而无毒,入火则热而有毒。”入心经。

    功效:镇心安神,定惊治痫,除毒疥,疗诸疮。

    主治与功能: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神,除中恶腹痛,治疮痂腐肉。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0.3-0.5克,研细末服用,也可外用。

    磁石

    磁石属矿物药,含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及少量锰、镁、铁、铝、《本草纲目》列入石部、石类,色黑能吸铁者真.又名吸铁石《现在处方常写灵磁石》。磁石产于磁州、徐州及南海等地,而产于磁州的为真。味辛,性寒,无毒。入肾、肝经。

    制法:用米醋淬7次。治脑瘤;再用米醋淬3次后用黄酒冲泡1日取出,再淬2次,对治疗头部肿块效果较好。

    功效:镇惊安神,潜阳纳气。

    主治与功能:耳鸣、五劳七伤、头疼目痛、金疮痔瘘。补肾益气。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6-15克,水煎服。

    石决明

    石决明是一种蛤蚌类动物甲壳、软体动物鲍鱼的贝壳,别名九孔螺。所以处方常写九孔石决明,其又名千里光。一般生用,锻用能治眼珠肿块。味咸、平,无毒。入肝经。

    功效:清肝,潜阳,明目。

    主治与功能:肝肺风热、青盲内障、骨蒸劳热,通五淋。锻红加醋冲凉后,能治眼球肿块。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20克,水煎服。

    瓦楞子

    瓦楞子原名魁岭,又名瓦屋子、瓦垄子。为蚶克软体动物魁蚶、泥蚶或毛蚶珠贝壳。含碳酸钙、磷酸钙,生用效果不佳;火烧存性,效果良好;火烧加米醋淬后,再烧热加小米汁冲洗用,效果最佳,味甘、咸、平,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散结消痰。

    主治与功能:化痰积、消癥块。烧热加米醋淬后,再烧热加小米汁冲洗,对治疗脑部肿瘤效果较好。

    用量与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代赭石

    代赭石是赤铁矿矿石属矿物药,《本草纲目》列入石部石类,产于西北。赤如鸡冠、润泽者良,以醋淬3次或7次,研细用之。味苦,性寒,无毒。入肝、心包经。

    功效:镇逆,平肝,止血,

    方治与功能:反胃吐血、鼻衄、坠胎养血、肠风痔瘘、女人赤污漏下,治金疮、长肉、止血,治肿瘤及高血压等症。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柏子仁

    柏子仁系常绿乔木侧柏的种仁,是一种香木类,入药取其种仁,去皮壳取仁用。以产于乾州者为佳。味甘、辛,性平,无毒。入心、肝、肾经。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主治与功能。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血止汗,聪耳明目。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益智仁

    益智仁系多年生草本植物益智蒴果的种仁,是一种芳草,入药用其果实。形似枣核仁、仁似草豆蔻。气味辛、温,无毒。入脾、肾经。

    功效:补肾益精缩小便,温脾止泻。

    主治与功能:遗尿、肠结核,清里解毒、益气安神,退虚热。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8克,水煎服。

    琥珀

    琥珀是一种寓木类,为松脂入地年久所化,以紫红色有松枝或蜂蚁轮纹者为佳品。味甘、平,无毒。入心、肝、膀胱经。

    功效:镇惊安神,利水通淋,活血祛瘀。

    主治与功能: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化血瘤,通经络。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0.5-1克,凉开水冲服。

    菖蒲

    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根部,又名昌阳、水剑草,菖蒲有5种。生于池泽,叶肥、根高近1米者泥菖蒲;生于近溪间,叶瘦、根高近1米者水菖蒲;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根瘦节密、高15厘米者石菖蒲;亦有以韭石载之者、一年至春愈剪愈细、高15厘米,叶注、根如匙柄粗亦石菖蒲也;甚则根长15厘米、叶长3厘米者叫钱菖蒲。服食入药只用2种石菖蒲,其余3种皆不能用。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经。

    功效:芳香开窍,和中辟浊。

    主治与功能: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治恶疮、疥疮,散臃肿。研细末后加米醋拌匀蒸熟,能治咽喉部肿瘤。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冲服均可。

    独活和羌活

    独活和羌活系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九眼独活的干燥根茎及根,均是山草,本草经只有独活,后人以产于羌中的则名羌活。入药用其根。味甘、平,无毒。羌活入肝、膀胱、肾经。独活入肾、膀胱经。

    功效:二药均能祛风湿。羌活长于解表散寒;独活长于祛关节风、镇痛。

    主治与功能:独活疗诸风、百节痛风,羌活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手足不遂、头痛、口眼喎邪。羌活用米醋炙后,对关节肿瘤有疗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4-8克,水煎服。

    白芷

    白芷系伞形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芳草,有特殊香气而色白,入药用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发表祛风,消肿止痛,止漏下赤白,活血排脓,生肌止疼,白芷用米醋泡5小时后晒干,研成细末,每次服2克,能治鼻内肿块。

    用量与用法。生用每次3-5克,水煎服。

    辛夷

    辛夷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木兰的干燥花蕾,是一种香木,入药用其花蕾,以产于河南、安徽、陕西等地者为最佳,其它各地均产,叶辛、温。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通窍,散寒,止痛。

    主治与功能:头风脑疼、鼻渊鼻疮,祛风止痛。以米醋少许,3蒸3晒,能治鼻内肿块。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细末内服每次2-3克,均可。

    藁本

    藁本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芳草,入药用其根。味辛,性温,无毒。入膀胱经。

    功效:发表散寒,祛风止痛。

    主治与功能。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头痛及偏头痛。用米醋蒸汤泡1日蒸熟、晒干,加苍术100克,共为细末,能治头皮肿块。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8克,白开水送下。生用量每次6-10克,水煎服。

    苍耳子

    苍耳子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实。味辛,性温,有微毒。入肺经。

    功效:发汗通窍,散风去湿。

    主治与功能:恶肉死肌,瘰疬,疮疥、瘙痒、鼻渊,牙疼、头风,用鲜苍耳子及其全草5公斤或10公斤水煎3小时。除渣后熬成膏。内服每次1-2克,外用抹患处。

    用量及用法:生用每次3-4克,水煎服。

    木贼

    木贼为木贼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茎,味甘、平,微苦,无毒。入肺、肝、胆经。

    功效:疏风热,退翳膜。

    主治与功能:解肌止泪、止血,治眼疾、崩中诸血、肠风,米醋少许,蒸2小时晒干,能治头部肿毒。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秦艽

    秦艽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山草,以产于陕西秦地者为上品,入药用其根。味苦、平,无毒。入胃、肝,胆经。

    功效:除风湿,退虚热。

    主治与功能:肺结核、胃热,虚劳发热,祛风解热止疼。以米醋少许蒸熟,对治疗四肢肿瘤有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菊花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状花序,为陉草类。其有2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膏食者,为真菊;一种青茎而大,有蒿气味甚苦不堪者,名苦薏,非真菊也,不可入药。一般菊花有百种,而能入药的却只有3种:一种是色白、花茎紫、气味香;一种是花色微红、气味香;一种是在原野生长的叶小、茎青、花白、色紫、气味清香者。它们的气味甘、苦,微辛,无毒。入肺、肝经。

    功效:疏风除热,解疔毒,养肝明目。

    主治与功能:脑瘤、诸风、头疼、皮肤死肌、脑骨疼痛及身上一切游风,能医腰疼、安胃肠,除胸中烦热,平肝明目。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威灵仙

    威灵仙是毛莨科多年生攀援性灌木威灵仙的根。是一种蔓草,其根部入药用。九、十月采根阴干,其足深黑色,似铁,故俗名铁脚威灵仙。其性疏利,久服则泻真气,气弱者不可服。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膀胱经。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与功能:去腹中冷滞、心膈痰水、久积游瘕、痃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疗折伤。主要疗效:一是通十二经络、治中风痛风;二是能宣通五脏、心膈痰水、久积癥瘕。以威灵仙切细用米醋喷均蒸3次、晒3次,对肠部肿瘤及下肢瘤疗效较好。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蒺藜子

    蒺藜子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子。有刺者为白蒺藜,系蒺藜科草本植物。沙苑蒺藜系豆料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潼蒺藜。味苦,性温,无毒。入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固精明目。

    主治与功能:胸部及头部肿瘤、恶血,积聚肺痿、头疼、头疮、痈肿阴痒,破遊瘕,止烦下气。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蛇床子

    蛇床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芳草,入药用其子。以外面淡黄色,无毛茸而平滑者为上品。味苦、平,无毒。入肾经。

    功效:外用燥湿杀虫,内用温肾壮阳。

    主治与功能:男子阴茎湿痒、妇人阴中肿疼、癫痫恶疮。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外用每次10-20克,水煎服。外用每次10-20克,水煎洗患处,每日洗1-2次。

    蝉蜕

    蝉蜕别名蝉衣、枯蝉,蝉脱,蝉科昆虫蚱蝉的弱虫羽化后脱落的皮壳。以产于浙江,金华、兰湲等处为佳,福建者次之。蝉之种类很多,故其形态、大小、色彩亦各异。但其生存及变化大致相同,所脱皮软而轻浮,干后则脆,皆能入药。以沸汤洗去泥土,去翅足晒干或火烧灰用,味咸,微甘。性寒,无毒。入肺,肝经。

    功效:散风热,透疹,退翳解痉。

    主治与功能:小儿惊痫、妇人生子不下、小儿惊哭夜啼不止,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冲服亦可。

    蜈蚣

    蜈蚣为节足动物蚁蚣科少棘川蜈蚣的干燥全体。悬一种湿生虫类,多聚生于腐烂积草中,其中以赤足黑头者良。去头足以微火炒黄用。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

    功效:止痉挛,解疮毒、蛇毒。

    主治与功能:破伤风,瘰疬、秃疮积聚、便毒痔漏。去头足以米醋把蜈蚣沾湿后,用砂锅蒸1个小时取出阴干用,对治疗直肠瘤效果较好。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2克,冲服、水煎服均可。

    全蝎

    全蝎为节足动物钳蝎科问荆蝎的干燥虫体,是一种卵生虫类。生于青州,形体紧小者良。微火烧干或晒干用之。全用者为全蝎,单用尾者为蝎尾或蝎梢。味甘,性平,有毒。入肝经。

    功效:熄风镇惊,解疮肿毒,祛风止痛散瘀结。

    主治与功能:小儿惊风抽搐、大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目疮。

    用量及用法:全蝎每次1-4枚,用蝎尾则每次3-8枚,细末冲服或煎服均可。

    僵蚕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发病僵死的虫体,其色白,所以叫做白僵蚕。味咸、辛,性平,无毒。入肺、肝经。

    功效:熄风解痉,疏散风热,化痰散结。

    主治与功能: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灭诸疮瘢痕、散风痰结核及疗肿。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熊服。

    木瓜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是一种山果类植物,药用其果实。产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本品实小如瓜、味酸而得木之正气。故名木瓜。味酸,性温,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止疼。

    主治与功能: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腰足无力,可用于腓肠肌痉挛痛、痛风脚气,去湿热、利筋骨。凡属下焦不足。因湿而筋骨作痛者可用。

    用量及用法:每次10-15克,水煎服。

    薏苡仁

    薏苡仁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稷粟类植物的种子。味甘,微寒,无毒。入脾、肾、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除痹清热,排脓,健脾止泻。

    主治与功能:肺痿、咳嗽,清肺热,活积血,健脾治水肿及渗湿。将薏苡仁细末500克加米醋30克蒸熟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3克,对治疗肺瘤有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15克,水煎服。

    茵陈

    茵陈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全草。其中带青色而绵软者,称为绵茵陈,其为上品。味苦、平,微寒,无毒。入脾、肠、肝胆经。

    功效:清热,除湿,退黄。

    主治与功能:风湿寒热、通身发黄、肝脏防寒、头疼、热结黄疸,去伏瘕。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日3次,每次20-30克,水煎服。

    白藓皮

    白藓皮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山草,入药用其根皮,产于各地山野中。味苦、鲜,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祛风。

    主治与功能:头风疥癣、妇人阴中肿疼、眉发脱绝、风疮黄疸、恶疮、将白藓皮细末500克加30克米醋抖匀蒸熟,3蒸3晒,对治疗头部肿瘤具有疗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苍术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山草类植物,产于湖北、河南等地,药用根部。味苦,性温,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

    主治与功能;筋骨软弱,消痰水,除湿,健脾燥湿,尤善治脾胃虚弱而多湿。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半夏

    半夏是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地下块茎。是一种毒草,入药用其球根。以色纯白者为上品。一般制熟用,而陈久者良。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经。

    功效:降逆止呕,燥湿祛痰,宽中消痞,下气散结。

    主治与功能: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坠胎、呕吐、胸中痞满、伤风咳嗽、气喘反胃、生疮及不能言语。以米醋调半夏细末外抹患处。具有消肿、止疼、止血之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天南星

    天南星为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毒草,入药用其根茎,一般须制熟用。但治风痰亦有生用者。将天南星研成末装入牛胆内,风吹干后用,名胆南星,其形如虎掌,故亦名虎掌。味苦,性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祛疾,祛风止疼。生用峻烈,制者稍缓。

    主治与功能:心痛、寒热气结、积聚伏梁、散血坠胎、咳嗽气喘、创伤出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远志

    远志属于山草类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的干燥根或根皮,服用此草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名。入药用其根,4月采其根晒干或阴干用。远志亦名小草(远志的地上部分),补阴气、益精、止虚损梦泄。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肺、肾经。

    功效:祛痰利窍,安神消痛。

    主治与功能:益智强志,利九窍,明目聪耳,壮阳固精,安魂魄。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木通

    木通为木通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的木质茎,此外马兜玲科藤本植物关木通、毛莨科灌木植物小木通的藤茎亦入药。是一种蔓草,入药用其蔓茎,味辛,性平,无毒。入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降火,利水,通乳。

    主治与功能:除烦安心、头疼目眩、下乳鼻塞,利尿清热、小便赤短、淋闭及小便疼。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泽泻

    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干燥茎块。是一种水草,入药用其根,以质重肥大肉白新鲜者为上品。味甘、寒,无毒。入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泻热。

    主治与功能: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口渴、胃内停水、淋沥水肿,消水、养新水,消肿胀、利湿热。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车前子

    车前子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的种子,是一种陉草,其子及全草均可入药。味甘,性寒,无毒。入肝、肾、小肠、肺经。

    功效:利水,通淋,止泻。

    主治与功能:车前子主治尿血,养肺,止咳去痰,利小便,治五淋。车前草主治尿血、鼻衄、血瘕、瘀血、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

    用量及用法:全草用量每次10-20克,水煎服;车前子用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扁蓄

    扁蓄系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的干燥全草,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茎叶。味苦,性平,无毒。入膀胱经。

    功效:清热,利水,通淋。

    主治与功能:利小便、热淋涩痛,清火止痒、尿道炎、小便赤或小便不通。多尿者忌用。扁蓄晒干研成细末以米醋少许拌匀,用锅蒸熟、3蒸3晒,对治疗胱肿瘤有效。每日3次,每次3片,白开水送下。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石苇

    石苇是一种石草,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叶。味苦,性平,无毒。入肺、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

    主治与功能:膀胱及尿道肿瘤、淋沥遗尿、尿道炎、膀胱炎。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8克,水煎服。

    滑石

    滑石是一种矿物药硅酸盐矿石,《本草纲目》列入石类,产于四川、云南、广东,别名化石。味甘,性寒,无毒。入胃、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与功能:黄疸、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茯苓

    茯苓是一种寓木类,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菌的干燥菌核,生于松树根下。傍松树根而生者谓之茯苓,其中以大如斗、坚如石者良。去皮以乳拌蒸用,又有赤色者,名之赤茯苓。茯苓皮能利水道、开腠理、治水肿胃胀。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肺、睥、胃、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主治与功能:人腹淋漓、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安胎益气力,补五劳七伤,安魂养神、心虚多忘、四肢浮忡、腹胀,退热,治肺痿痰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泽漆

    泽漆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茎叶,入药用其根茎。因采时有白汁流出如漆而故名。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入肺、小肠、大肠经。

    功效。行水,消痰,退热。

    主治与功能:癣疮、四肢面目浮肿,消痰退热、利小便。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2-3克,水煎服。

    枇杷叶

    枇把叶是一种山果类植物-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枇杷树的叶,叶大如驴耳,皆有黄毛,用粗布拭去毛,以甘草汤洗—遍,用绵再拭干,且蜜炙。味苦,性平,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化痰止咳。和胃降气。

    主治与功能:脸部肿瘤、肺气热嗽、肺风疮、肺热气逆、胃热呕吐,清肺止咳及治胸面上疮。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8克。水煎服。

    桔梗

    桔梗为山草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以肉白肥大者为上品。去浮皮,以米泔水浸后用。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入肺经。

    功效:开体肺气,祛疾排脓。

    主治及功能:肺瘤、胸肋疼、腹疼肠鸣,破癥瘕,治肺痈,消积聚,养血排脓,清利头目和治咽喉、口舌生疮、肺脓肿、肺热气促、咳嗽痰多。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8克,水煎服。

    马兜铃

    马兜铃是一种蔓草,其子实如马斗铃,入药用故名。味苦,性寒,无毒。入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平喘。

    主治与功能:肺瘤、痰结喘促、血痔瘘疮,止咳平喘。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7克,水煎服。

    贝母

    贝母是一种山草、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四川省,名川贝;产于浙江象山者名浙贝。入药用其干燥鳞茎,形圆色白者良。味辛、平,无毒。入心、肺经。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主治与功能: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淋沥、瘿瘤、乳闭难产,伤风感冒,止烦消痰,润心肺。治恶疮、敛疮口。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10克,水煎服。

    桑白皮

    桑白皮是一种落叶乔木桑树根部的白皮。产于浙江、安徽、山东,四川各地。味甘,性寒,无毒。入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与功能:五劳七伤,水肿胀满、咳嗽痰喘,支气管炎、久咳水肿,去肺中水气,利水道。清肺热。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莱菔

    莱菔俗名萝卜,《本草纲目》列入菜部荤辛类。处处皆有,可以作菜也可入药。其子炒熟入药,名莱菔子。根辛、甘,叶辛、苦,性温,无毒、莱菔子味辛、甘,性平,无毒。入脾、胃、肺经。

    功效:下气定喘,健脾益胃。

    主治及功能:咳逆气喘、肺痿吐血,消肿毒,下气定喘,消食除胀,止气痛,利大小便,消除小腹胀满及腹胀胃中积滞。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射干

    射干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毒草。入药用其根。味苦,性平,有毒。入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涎,利咽喉。

    主治及功能:膈满腹胀,破癥结,利积痰,消结核。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2-5克,水煎服。

    地榆

    地榆是一种山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长江流域、各省山地,入药用其根部。浙东一带民间叫山枣。味苦,微寒,无毒。入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收敛止血。

    主治及功能:七伤、带下、五漏、诸瘘恶疮、鼻衄、肠风,月经不止、血崩、产前产后诸血,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止吐血,止脓血。用米醋炙过能治直肠瘤。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2克,水煎服。

    地榆炭

    将地榆用铁锅炒成老黄色后用米醋喷匀,再将其炒成黑色后药用。味苦、酸,无毒。入肝、大肠经。

    功效:消肿,收敛,止血。

    主治及功能:直肠瘤、下部血瘤、子宫瘤出血、少腹部疼痛、恶疮、血痢、肠风,止大小便血症。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15克,水煎服。

    莲蕊须

    莲蕊须是睡莲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莲花心中之须,花开时采取阴干用,亦可用作果食。味甘、涩,性温,无毒。入心、肾经。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与功能:清心通肾,益血固精,乌发生发,止崩吐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龙骨

    龙骨是一种古代动物骨的化石。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肝、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固涩。

    主治及功能:妇人漏下、癥瘕坚结、小儿惊痫、肠痈内疽、夜卧自惊、心腹烦满、小便漏精、怀孕漏胎、肠风下血、鼻衄吐血、赤白带下、肠风崩漏、尿血,安心神及止吐血、泻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细末冲服亦可。

    陈皮

    陈皮即橘皮,为芸香科常绿水乔木橘树成熟果实的果皮,以陈久者良,故名陈皮。《本草纲目》列入山果类,入药以广东橘皮为好,故又有广陈皮之称。若刮去里面的白膜,名橘红;若单用其白色之络,名橘络。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与功能:咳嗽、吐逆霍乱,脾不能消谷、膀胱留热、呕吐恶心、腹泻、心腹气痛、上腹部胀满、胸部满闷、不思饮食、胃中湿痰、肺气咳逆、伤风咳嗽,下气,止痛,破癥瘕,清水痰,治妇人乳痈。

    青皮

    青皮是橘未黄时之青色的皮,其色青,干则变成褐色,《本草纲目》列入山果类。入药用汤泡去瓤切成小片,晒干以醋伴炒,干用。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疏肝破气,散积化滞。

    主治与功能:气滞、两肋胀痛、少腹疝气,破积结,疏肝泻肺,除痰消痞。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枳实与枳壳

    枳实、枳壳是靶香科小乔木酸橙、香圆或枳的成熟幼果,大者为枳壳,小者为枳实,产于福建、四川、江西、浙江等地。味苦,性寒,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破气行痰,散积消痞。

    主治与功能:胸腹胀满,除寒消热结,止痢长肌肉,消食化积。枳壳泻肺,除胸部痞,消胀气,散留结利胸膈;枳实消食治胀,破热积寒块、胸胁痞痛。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厚朴

    厚朴是一种木兰科落叶乔木,入药用其树皮,以皮厚而内紫黑色湿润者为上品,产于四川、湖北、贵州、陕西、湖南、云南、福建等地。味苦,性温,无毒。入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化湿导滞,行气平喘。

    主治与功能:气血闭、死肌、霍乱、腰痛、胀满、胃中逆冷、呕不止、白痢淋露、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去结水,破宿血,化水谷,止吐酸水,大温胃气,治冷痛、人虚尿白。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香附

    香附是一种芳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根部,产于广东、四川、浙江、河南等地。味甘,微苦,无毒。入肝、三焦经。

    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主治与功能:胃肠肿瘤、霍乱吐泻腹痛、膀胱冷气、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月经痛、腹痛、胃痛、胸闷心气痛,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治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牙耳诸疼,调气通经。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5克,水煎服。

    升麻

    升麻是一种山草,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根,以肉肥大黑色者为上品。味甘、苦、平,微寒,无毒。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解毒,升阳举漏。

    主治与功能: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中恶腹痛,疗肺痿脓血、带下崩中、血淋下血、久泄脱肛、口疮痘疮、斑疹,能升阳解毒。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木香

    木香是一种芳草,多年生菊科宿根草本植物,入药用其根。由广州输J入者名广木香,产于四川者名川木香,又有土木香、青木香等名。味辛,性温,无毒。入脾、大肠经。

    功效:行气止痛。

    主治与功能:九种心痛、积年冷气、痃癖癥块、胀痛、壅气上冲、妇人血气刺心痛、肠鸣、腹胀、腹痛、腹泻,治心腹一切气疼、膀胱冷痛、呕逆、反胃、霍乱、泄泻、痢疾,安胎,健脾消食,散滞气、胃气,调气,泄肺气。将木香研细用米醋拌匀蒸熟,每日3次,每次1克。白水送下,能治疗肠部瘿瘤。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4克,水煎服。

    沉香

    沉香是一种香木瑞香科植物,入药用其木质。产于广东省琼州、海南省等地者为上品,国外印度、伊朗、越南、泰国产者次之。味辛,微温,无毒。入脾、胃、肾经。

    功效:降气,温中暖肾。

    主治与功能:去风水毒肿,调中,暖腰膝,止吐泻冷气、大肠虚闭、小便气淋、呕吐腹痛、腹胀、肠鸣。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2克,水煎服。

    丝瓜络

    丝瓜络在《本草纲目》中列入菜部。瓜瓤干枯后,其中盘络名丝瓜络。用时将丝瓜络烧灰存性入药用。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胃、肝经。

    功效:祛风,行血,通络。

    主治与功能:痘疮、大小便下血、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祛风化痰,凉血解毒,行血脉,下乳汁。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地骨皮

    地骨皮是茄科落叶蔓生灌木枸杞的根皮,即枸杞子之根部皮,产地很多。味苦,性寒,无毒。入肺、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退骨蒸劳热。

    主治与功能:肺部肿瘤、骨蒸,上膈吐血。肺结核午后发热,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除热。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2-5克。水煎服。

    芍药

    芍药系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芳草,入药用其根部,以扬州产者为佳。二、八月采取曝干用,有赤、白两种,各随其花色而名,其花赤者为赤芍,花白者为白芍,其性稍异。入缓中止痛用者酒炒,入妇人血药用者醋炒。味苦、酸,性平,微寒。入肝经。

    功效:柔肝止痛,养血调经。

    主治及功能:邪气腹痛,除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补肾气,退热除烦益气,泻肝安脾、肺。白芍收敛腓肠肌痉挛性疼痛、胃肠蠕动亢进腹部疝痛。赤芍散恶血,破坚积,益腹缓肝。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白茅根

    白茅根是山草类植物林科多年生植物,药用根部。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胃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主治与功能:血闭寒热、肺热喘急。水肿黄疽,淋沥崩中,内热烦渴,除瘀血,利小便,止渴坚筋,止血。白茅根用米醋制用,对治疗肺瘤有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20克,水煎服。

    大蓟与小蓟

    大小蓟是陉草类植物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入药用全草。产于各地原野。味甘,性凉,无毒。入肝经。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与功能:妇人赤白带、金疮出血、呕血、吐血、衄血、恶疮出血,安胎止血,生新血,除瘀血,清热解毒。以鲜小蓟5公斤用锅熬4个小时后将渣取出,再熬小蓟水以成膏为度,对治疗子宫良性与恶性肿瘤出血有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20-30克,水煎服。

    牡丹皮

    牡丹皮是一种多年生毛莨科落叶小灌木的干燥根皮。味苦、微辛,性寒,无毒。入心、肝经。

    功效:消热凉血,活血行瘀。

    主治与功能:寒热中风、客热五劳、妇女经脉不通、头痛、腰痛、吐血、衄血,除癥坚,破瘀血,疗痛疮,排脓,和血,凉血,生血。破积血,除烦热止渴。用醋炙过后能治筋瘤。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瞿麦

    瞿麦是一种陉草石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全草。味苦,性寒,无毒。入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水。破血通经。

    主治与功能:膀胱瘤、小便不通、月经不通,尿血淋病。小便赤短、坠胎、破血块、排脓,利尿凉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蒲黄

    蒲黄是香蒲科多年生水草类植物,入药用其干燥成熟的花粉,产于各地池沼水滨。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肝经。

    功效:生用行血消瘀,炒用止血。

    主治与功能:妇女子宫瘤、血瘤、尿血、鼻衄、吐血、泻血、崮漏、月经不调、疮疖、游风肿痛、妇女带下、肺热衄血,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止泄。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6克,水煎服。

    三七

    三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三七的干燥根,产于广西田洲者为佳,别名山漆,又名金不换。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入肝经。

    功效;止血散肿,消肿定痛。

    主治与功能:跌扑杖疮、出血不止、目赤肿痛、虎咬蛇伤,止血、散血,定疼。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用白开水冲服细末。

    益母草

    益母草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木植物陉草类,又名茺蔚,因该草及子的生长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因其能调经血、明目益精,故又有益母草之称。其根茎、花、叶、子皆能疗疾并可同用。若治疗肿、胎产或消水、行血则全用;治血分风热或明目、调经则单用子尤良。5月采茎叶,9月采子。味辛、微甘,性微温。入心、肝经。

    功效:行血去瘀,消水解毒。

    主治与功能:久服轻身除水气、明日益精,疗血逆大热、头疼心烦,顺气活血,益肝益气,安魂定魄,调经解毒,治胎漏难产,久服令人有子,消恶毒、腹痛,活血破血,解毒,治胎衣不下。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是石竹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麦蓝菜的成熟种子,此物性走。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产于我国北方各地。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行血调经,下乳消肿。

    主治与功能:乳房瘤、鼻衄、痈疽、恶疮瘰疬、妇女难产、经血不匀、发背、下乳,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止心烦,催生通经,定痛利便,散瘀调经。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5克,水煎服。

    椿樗白皮

    椿樗白皮是一种苦木科植物,入药用其白皮。产于山西、甘肃、河北等地。香者曰椿,臭者曰樗。味苦,性温,无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主治与功能:直肠瘤、口鼻疳虫,去虫毒下血、赤白痢,止妇女血崩、产后血不止、赤带肠风、泻血不住、肠滑泻,缩小便。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侧柏叶

    侧柏叶是一种香木类松柏科常绿乔木,叶扁而侧生,故名曰侧柏叶,产于泰山者佳。或生用或炒用。味苦,微温,无毒。入肺、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与功能:子宫肌瘤、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肠风崩淋、妇女产前产后出血。是凉血止血之要药,适用于一切出血的内疾患。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海螵蛸

    海螵蛸乃软体动物乌贼之骨,内壳形似螵蛸故名。《本草纲目》列入鳞部、无鳞鱼类。乌贼鱼又名乌鲗、墨鱼,生于东海池泽及近海地方皆有之。其性嗜鸟,每自浮于水面,飞鸟见之以为死而喙之,乃卷飞鸟入水中而食之,故名乌贼鱼。海螵蛸,色白质轻。味咸,微温,无毒。入肝、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止带固精。

    主治与功能:直肠瘤、经期血闭、寒热癥瘕、妇人血枯伤肝、血瘕、经闭、崩漏带下、大便下血,能止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桃仁

    桃仁为桃核之仁,《本草纲目》列入五果,味苦,甘,性平,无毒、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破血去瘀,润燥滑肠。

    主治与功能:血瘤、瘀血血闭、癥瘕邪气、产后血病:大便秘结,消心下坚硬,通月水,止心腹痛,去瘀血生新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8克,水煎服。

    红花

    红花是陉草类植物,属菊科,药用花冠部。原名红兰花、番红花(即藏红花),又名川红花。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经。

    功效:活血痛经,去瘀止痛。

    主治及功能:产后血逆、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痘疮在血热,散肿通经,破瘀血,养血活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苏木

    苏木是一种乔木,原名苏枋木,产于华南及印度、泰国。味咸,性平,无毒。入心、脾经。

    功效:行血破瘀,消肿止痛。

    主治与功能:子宫肌瘤、经络不通、产后恶露不安、瘀血腹痛、破血散瘀,通经止疼。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刘寄奴

    刘寄奴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奇篙的全草,是—种陉草,产于东北、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味苦,性温,无毒。入心。脾经。

    功效:破血通经,消胀止痛。

    主治与功能:产后余疾、金疮、水胀血气、跌打损伤、出血性下痢、肠出血、尿血,破血消胀,下血止痛,通妇女经脉、癥结,能去瘀散结。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牛膝

    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根部,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一、八、十月采根阴干用。产于四川及怀庆地方、长大肥润色白泽者为上品。生用下行破血,酒浸蒸则味甘酸。性温补肝、肾。味苦、酸,性平,无毒。入肝、肾经。

    功效:生用破血通经,消癥下胎、通利关节、引血下行,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及功能: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尿、腰膝软弱、产后心腹疼、痈疽恶疮,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白,除胸中痛、腰脊痛、妇人月水不调血结,补肾治阴萎,助十二经脉,逐恶血,破避结,排脓,落死胎,消瘕治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荆三棱

    荆三棱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根部,常与蓬莪术同用。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与功能:腹部与子宫肌瘤、老癖癥瘕、积聚结块、产后恶血血结、坠胎、心腹疼、妇人血脉不调、产后腹痛血逆,通月水,止痛利气,破积气,消扑损瘀血,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蓬莪术

    蓬莪术属姜科多年生芳草类植物,入药用其根茎部,产于南宁田洲、安南等地。外部黄褐色,内部暗色,以大粒光滑者为佳。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主治与功能:腹部与子宫瘤、心腹疼痛、霍乱冷气、吐酸水、妇人血气结积、积聚痃癖,开胃消食,消瘀血解毒,通月经,活恶血,通肝经聚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穿山甲

    穿山甲《本草纲目》列入鳞部龙类,为脊椎动物食蚁兽的甲片,又名鲮鲤、龙鲤。其甲入药以尾甲成三角形者佳,生于湖广、岑南等地山谷中,一般以沙炒、蛤粉炒或醋炙、油煎入药用。味咸,性微寒,有毒。入肝、胃经。

    功效:痛经下乳,消肿排脓。

    主治与功能;乳房瘤、惊啼悲伤、疥癣痔漏,通乳汁,消痛肿,通经络,消积化瘀,清痈毒瘰疬,活血定惊。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泽兰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种芳草,生于池泽旁,其叶似兰草而气味芳香。故名。其叶和茎、根皆可入药甩。三月或七、八月采根阴干用。味苦、微辛,性温,无毒。入脾、肝经。

    功效:活血,通经,行水。

    主治与功能:子宫瘤、金疮痈肿、产后腹痛、女人血沥腰疼、鼻衄吐血、头风目痛、妇女劳瘦、男子面黄,通九窍,利关节,养血气,破宿血,消癥瘕,利小肠,长肌肉,消跌损瘀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藿香

    藿香属唇形科,是一种芳草,药用全草。产于广东、河南、浙江等地。味辛,微温,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和中止呕。芳香化湿,解暑辟浊。

    主治与功能:霍乱、心腹痛、风水毒肿、肺虚有寒、上焦热、伤风、急性胃肠炎,开胃口进饮食,止吐泻,去恶气。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旋复花

    旋复花属菊科。是陉草类植物,药用其花。产于各地原野,以河南、山西为最多,又名金沸草、金钱花,处方写作旋复花或金沸草。味咸,性温。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消痰利水,降气止噫。

    主治与功能:脑部肿瘤、结气胁下满、膀胱留饮、水肿,补中下气,消胸上痰,开胃止呕,行痰水,去头目风。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麦芽

    麦芽是大麦的幼芽。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中,退乳。

    主治与功能:消食和中下气,通乳,妇女乳胀成痈,破血散结。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神曲

    神曲是一种酿造类药物,用面粉,麸皮和药物(赤小豆、杏仁泥、青蒿,苍耳草等)发酵而成,又名六神曲。味甘、辛,性温,无毒。人脾,胃经。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与功能;化水谷宿食,癥结积滞,健脾暖胃,消食下气。养胃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诸症,回乳、下胎。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鸡内金

    鸡内金就是鸡肫内的黄皮(胃内膜),入药焙干用,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膀醚经。

    功效:消食积,止遗尿。

    主治与功能:泻痢,小便频遗、崩中带下、肠风泻血、腹胀、食积,除热止烦,止泄精并尿血,消食。

    甩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2克,水煎服。若单用,则用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白水送下。

    米醋

    米醋是一种酿造类药,也是日常用品之一,又名苦醋。味酸、苦,性温,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止血散瘀、解毒杀虫。

    主治与功能:妇人产后血虚,痰饮、伤损及金疮出血,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除癥块坚积,消食破结气。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3茶匙。单用较少,多数为炙药炒药用。

    土茯苓

    土茯苓是百合科攀援性灌木,入药用其根,产于河北、山东、湖北、浙江、广东、广酉、四川、湖南等地。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

    主治与功能:咽喉部肿瘤、恶疮痈肿、梅毒,咽喉疮、痈漏、溃烂,调中止泄,健脾胃,强筋骨。

    用彙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山慈菇

    山慈菇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鳞茎。肥大而肉色白者为上品,产于广东、福建、湖北、江西,浙江,山东等地。味甘,微辛,有小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主治及功能: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疗肿疗疮、发背热毒。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山豆根

    山豆根是豆科常绿蔓状亚灌木,入药用其根部。外皮灰褐色肉白色、味极苦者佳。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肺经。

    功效:清利咽喉,散恶消肿。

    主治与功能:咽喉部肿瘤、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消疮肿毒,清热解毒、止痛,消腹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2克。水煎服。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是一种陉草,堇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用其全草或根部。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肿。

    主治与功能:一切痈肿发背、疔疮瘰疬、无名肿毒、恶疮、痈疽、脓溃、败血性炎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菜药类,入药用全草,又名黄花地丁。各地田野间均有。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主治及功能:乳房及子宫瘤、妇女乳痈水肿、结核疔肿、乳房肿痛,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通淋、清热解毒。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10-30克,水煎服。

    马鞭草

    马鞭草是一种陉草,入药用其全草,各地均有。味苦,微寒,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活血通经,利水消癥。

    主治与功能:癥瘕痈肿、产后血气胀疼、水肿胀满,行血活血、破血解毒。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马齿苋

    马齿间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本草纲目》列入菜部柔滑类,其叶入药用,又名五行草。各地原野均有,茎叶嫩时可以煮食充饥。味酸,性寒,无毒。入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治痢疗疮。

    主治与功能:内瘿、大便脓血、脓疮久不收口、秃疮,止消渴,破痃癖,散血解毒,去风杀虫,消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蟾酥

    蟾酥是脊椎动物蟾蜍其耳腺分泌之浆质白汁制品,刺破取之,涂于油纸上阴干,或存于竹器中临时以人乳拌蒸,其汁有毒,不可入目。否则能令其目肿赤成盲。多取蟾蜍汁阴干成块,能制蛤蟆散。味甘、辛,性温,有毒。入胃经。

    功效:攻毒散肿,通窍止痛。

    主治与功能:发背疔疮、咽喉肿痛,能急救中恶及痧疫。用酒精溶解后,擦于皮肤可以使局部知觉神经麻痹,起止痛作用。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0.2-0.3克,既可内服,也可外用。

    乳香

    乳香系橄榄科小香木乳香树皮采得的胶树酯,是一种香木类,是波斯树的树脂。紫赤如樱桃、透明者为上品,其溶液塌于地上者为塌香,还有杂以树屑沙石者,皆乳香之次品。味苦、辛,性微寒,无毒。入心、肝经。

    功效:活血定痛,伸筋;外用消肿,止痛生肌。

    主治与功能:风水肿毒、妇女血气、诸疮、骨节疼痛、痈疽疮疖,止大肠泄澼,活血止痛,消瘀活血,消肿止疼,生肌收口。对肿瘤有止疼功能。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没药

    没药是—种香木类,为橄榄科低矮灌木或乔木没药树茎干的树脂,呈黑褐色,其块大小不定,以色亮如琥珀者良。味苦,性平,无毒。入肝经。

    功效:与乳香同。

    主治与功能:金疮杖疮、恶疮痔漏,产后恶血,破血止疼,消癥瘕宿血,消肿止疼,生肌长肉。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丹参

    丹参是一种山草类植物,属唇形科,药用根部,根长尺余,丹皮肉紫。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河北、江西、浙江等地。味苦,微寒,无毒。入心、心包经。

    功效:活血去瘀、调经,清血热、除烦满。

    主治与功能:心腹邪气、留热、骨节疼痛,四肢不遂、妇女月经不调、恶疮疥癣,养血,去心腹痛疾结气。安神定志,治冷热劳,破宿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排脓止疼,生肌长肉。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5克,水煎服。

    郁金

    郁金是芳草类植物,属姜科,药用根郡。产于四川的叫川郁金,产于广东的叫广郁金。味辛、苦,性寒,无毒。入心、肺、肝经。

    功效。行气解郁,凉血破瘀。

    主治与功能:血淋,尿血、金疮、诸气诸疼、癫狂、痘毒入心,生肌止血、破恶血,凉心热、散肝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续断

    续断属陉草类山萝卜科,入药用其根。以色赤黄而瘦状如鸡爪、产于四川省者为上品,故有川续断之称。味苦,微辛,性微温,无毒。入肝、胃经。

    功效:补肝肾,止崩漏,疗金疮续筋骨。

    主治与功能:金疮痈疡折跌、漏胎、面黄消瘦、漏精尿恤、肠风不止,续筋骨、生肌肉止疼,破癥结瘀血。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延胡索

    延胡索属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山草,药用根部。以坚实、内黄者良,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干炒调血。味辛,性温,无毒。入肝、脾经。

    功效:活血,利气。止痛。

    主治与功能:血瘤、妇女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漏、产后诸血病,破血,活血止痛,通小便,治内外诸疼。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5-10克,水煎服。

    降真香

    降真香属芸克木本植物,是一种香木,入药用其木干,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越南、泰国等地。味辛,性温,无毒。入肝经。

    功效:行瘀,止血,定痛。

    主治与功能:下部及肢体肿瘤、折伤金疮、出血不止,消肿生肌,止血定痛。

    用量及用法:生用水煎服,每次5-10克;炙后研细面,每次2克,每日2次,白水送下。

    防己

    防己是一种藤本植物,药用根部,有木防己(马兜铃科)与汉防己(防己科)两种。味辛,性平,无毒。入膀胱、肺经。

    功效:利水退肿,祛风止痛。

    主治与功能:风肿水肿、热气诸痫、肺气喘咳,散留疾。将防己研成细末后,加米醋蒸熟,晒干,每日3次,每次1克,白开水送下,对肺部肿瘤有效。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3-5克,水煎服。

    无名异

    无名异是矿物药,《本草纲目》列入金石类,生于四川深山中。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肾经。

    功效:祛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与功能:金疮折伤、内损,止痛生肌肉,消肿毒,治痈疽,发湿气。用时将无名异以炭火煅红,以米醋淬7次后研成细末,以温水洗疮,填药末入疮口,数次则愈。恶性肿瘤破口后,将其药末加入外用药上疮口,具有消肿、止痛之作用。

    用量及用法:普通量每次0.5-0.6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