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传免费课程之伤寒论类编补遗331-336条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5-09-13

汉传免费课程之伤寒论类编补遗331-336条

主讲:朱培府


各位晚上好!今晚有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师著《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331-336条。

33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宋26)

一品堂主译:病人服用桂枝汤,出大汗以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烦口渴、并且病还没有缓解,脉象洪大有力的,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斋主曰(凌虚斋主,即恩师刘志杰先生,别号了一居士,下同):

这条比较好理解。

中风证,服用桂枝汤,发汗不得法,大汗淋漓,伤了津液,病转阳明了,还没有造成阳明里实,只是出现了阳明中风证而已。

病人会身热汗出,恶热,烦渴的厉害,他叫“大烦渴不解”,脉象洪大有力而数。

治疗,就是用白虎加人参汤。清阳明烦热,止渴生津液,养胃气。

一品堂主曰:

下面,我们来用“汉传中医·刘志杰经方解析法”分析一下白虎加人参汤的方义。

汉传中医·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无

中性:炙甘草(平,甘滋养胃),粳米(平,滋养津液)

阴性:石膏(凉,除烦),知母(凉,除烦),人参(凉,除烦)

四象解析法

君(主症):石膏16两

臣(兼症):知母6两,人参3两

佐(护胃气):粳米6两,炙甘草2两

使(夹杂症):无

综合起来观察就是:

君:石膏16两(凉,除烦)

臣:知母6两(凉,除烦),人参3(凉,除烦)

佐:粳米6两(平,滋养津液),炙甘草2(平,甘滋养胃)

使:无

白虎加人参汤,用药以清凉滋津为主,五证主治上,以烦温为主。六纲上,伤寒论归为“阳明外证”,汉传归为太阳本纲证。同时还明显伴胃津不足。

这样一对比,这个方子所针对的六纲和五证的总体病机就明确了。下一步,我们来分析一下药症。

君药:

石膏 凉 酸

《神农》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鬲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石膏,是矿石类药物,在十二剂中归属重剂,入太阳、阳明病位。能清温除烦,解热邪,散结聚,通彻内外,重镇降逆。清温,使阳气内收,汗也不出了,温热得解,烦躁得除。

它主治的症状,都是阳明热邪上逆外发导致的。后人说,发现石膏能够散邪,说它能治疗一些炎症肿块等。这不是后人的发现,《神农本草经》早就记载了。“腹中坚痛、金创”等,就说明了这点。用一斤,就是16两。取木的成数8,倍之,加大收降清肃的力度。

臣药:

知母 凉 甘滋苦

《神农》主消渴热中,除邪热,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别录》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

知母这个药,在十二剂中,属于清剂类药物。主入阳明病位。专门去邪热,热邪一去,津液自然得救,因此叫“补不足,益气。”

它利水是什么原因?因为邪热伤津,会多饮水的,导致水饮不化。因此,它清热救津液的同时,还能利不化的水饮。用六两,取水的成数,专门收降清热。

人参 凉 甘滋

《神农》补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目前说的人参,指的是东北的辽参,主要的多为白参,也叫生晒参。古代用上党的人参,简称党参,现在基本没了,上党是个地名,在山西境内。现在的党参,属五加皮科,和人参不同,在临床上,用着效果不是太好。

恩师刘志杰先生指出,“用我们本地产的白人参代替,取得了满意效果。人参的功效在后人的阐述中,都说能够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白虎加人参汤,也是取的这一功效。很多人认为,人参燥热,这是错误的观念。人参在使用过程中,要把人参芦,也就是‘脑袋’去掉,不然容易‘上火’。这个药,可以救津液。用三两,有升达津液的作用。”

粳米 平 甘滋《别录》益气,止烦,止泄。

粳米,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属于养身之物,粮食嘛!入阳明太阴两纲。补津液胃气。桂枝汤,要配合喝粥,就是补充胃气津液,帮助发汗而不伤卫气。这个地方用粳米,也是一个道理,阳明热伤津液,要用点粮食,来补充胃气津液。用六合,也是取的数理,收降。

甘草 平 甘滋

《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甘草,《神农》指的是生甘草。可以清热解毒,养胃气。用蜜炮制后,叫炙甘草,加大了养胃生津的力度。因此,炙甘草在十二剂中,属于滋剂类药物。它主要是入太阴和阳明两纲。用二两,也是有降的意思,以前说过,偶数有收降的含义,降敛阳气,养津液。汗出多了,自然会津液不足,用它来固护。

石膏除烦燥,知母化水饮,粳米养胃津,炙甘草护胃气,人参解大渴。白虎加人参汤能够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水化饮,主治脉洪大,“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类编补遗68)”。

大家要重视这个方证的广用,如何把一个方子给广用活用、扩大治疗范围呢?,那就要细究药症。看这个方子里面的药物,各自都有什么功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全在于你内心的理解和感悟,这是诀窍啊!

桂枝汤是“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啜热粥,覆取微似汗”,煮的时间较短。白虎加人参汤是“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也是煮取三升,就是等到米煮熟了,药就煎好了。煮的时间也不算长,但是比桂枝汤的时间长,火候要也大。书中没说石膏先煎,就没这个必要非得先煎。

但是要注意啊!这个生石膏要打得细碎,药物最好包煎。汉传弟子用药都是遵循师门规矩,把药物打粗粉,用无纺药袋或自制棉布袋包着煎煮。这样药物就不必事先浸泡了,而且煎出率更高,药物过滤得也干净,不会有渣滓。必要的话,还可以把砂锅内底垫一个小竹排,再放药包,这样药物就不会沉底糊锅了。这是细节,临床上不可忽略。

332、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宋248)

一品堂主译:得了太阳表证已经三天了,发了汗后病不见好,身上反而像熏蒸一样发热的,这是病传阳明里位了,用调胃承气汤主治。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斋主曰:

太阳病,不管是伤寒也好,还是中风也罢,用汗法治疗,表证虽然没有了,却出现了“蒸蒸发热”了。“发汗不解”这句要注意,不要理解为发汗了表证还不解,而要理解成病情没有消除而有了新的变化。

“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这句是说,这是传了阳明了,入里了。

书中讲过,“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他说,“蒸蒸发热”,没说大便硬,也没说谵语,更没说“潮热”。因此呢,这只是阳明里实的轻证而已,胃气不和了。

除了蒸蒸发热,还要有轻微烦躁的,也会手足汗出,也会有口干渴,脉象要滑实有力,舌红苔黄,尿呢,也会发黄的。这种情况,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解决,清一清里热,就好了。

一品堂主曰:

我们来用“汉传中医·刘志杰经方解析法”来剖析调胃承气汤方义。

三才解析法

阳性:无

中性:炙甘草(平,甘滋养胃)清酒(平,滋养胃津)

阴性:大黄(寒,除燥)芒硝(寒,除燥)

四象解析法

君(主症):大黄4两

臣(兼症):芒硝4两

佐(护胃气):炙甘草2两 清酒3合(清酒用量,一品堂主拟定,仅供参考

使(夹杂症):无

综合起来观察就是:

君(主症):大黄4两(寒,除燥)

臣(兼症):芒硝4两(寒,除燥)

佐(护胃气):炙甘草2两(平,甘滋养胃)清酒3合(平,滋养胃津)

使(夹杂症):无

调胃承气汤,用药以大寒之药用量最大。五证主治上,以燥热为主,六纲上归为“阳明病”。同时还伴随胃津不足。

我们来看一下药症。

君药:

大黄 大寒 咸苦

《神农》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大黄,在本方中是君药,通闭结,攻下阳明里实邪热。在大黄附子汤中,它是使药,沟通阴阳,能治“偏痛”。小儿黑散中,它也是使药,调中化食,儿科的外感咳嗽夹杂食积,少量使用,很是微妙。

臣药:

芒硝 大寒 咸苦

《神农》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别录》胃中食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

芒硝,和它同类的还有个火硝,成分略有不同。《本經別錄》 “朴硝、硝石雖分二種,而氣味主治略同”。大家空了可以百度一下,这里就不铺开多讲了。《金匮》有治疗黑疸和女劳疸的硝石矾石散,对于湿热瘀热引起诸如乙肝、肝硬化、肾结石、闭经、肿瘤等等,都有应用的机会。

佐药:

甘草 平 甘滋

《神农》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前面已经讲过,生甘草,清热解毒,养胃气。蜜炙后,叫炙甘草,固护中焦,养胃生津。用四两,是二的倍数,偶数收降,降敛阳气。

清酒 平 酸甘

一品堂主:主胸痹,诸痛,壮胆魄,宣达一身之表,治血脉不利,厚肠胃,除风下气,祛腥膻油腻,久服驻颜。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清酒即米酒,是黄酒的一种。古时酒酿众多,《唐本草》“惟米酒入药用”。黄酒多是以大米或小米、米曲、酵母为原料,经低温糖化发酵而成,酒精含量较低,大约几度到十几度。到宋元时期,才有蒸馏的烧酒,故经方所用之酒为米酒。

米酒初熟没有过滤的,比较浑浊,也叫浊酒,又名醪糟,内经叫“醴”,多是士兵百姓饮用。精心过滤的,其色透明,基本属于贵族专利。大米酿的其色白,古时也称白酒,也即是清酒。小米酿制多呈琥珀色,通称黄酒。日本的国酒,也叫清酒,是源自中国的,史书记载,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后来有人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部分而得名。

米酒通利血脉,祛风止痛,滋养胃津。能宣达药力通行周身。酒洗大黄,既能缓和大黄的苦寒趋下之势,又能养胃生津。仲景方中,用生地时多加黄酒,以行药之粘滞。《神农》说当归“煮饮之”,对于风寒湿痛等病人,酒煮更佳,金匮也有红蓝花酒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产妇和妇女经期吃了,尤有益处。平时饮用米酒,可加生姜和枸杞煮沸,放温时兑入蜂蜜,美容养颜。

333、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宋70)

一品堂主译:发了汗以后,怕冷的,是因为卫阳虚的缘故。不怕冷,只是发热的,是阳明里实的原因,可以给服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斋主曰:

表证,发汗后,出现了恶寒,这是表虚寒了。要用什么方子治疗?“313.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宋68)”

那么,发汗后,不恶寒,只是发热,这个热,就像上条说的那样,蒸蒸发热,他说,这是“实也”。

什么实?胃家实是也!他说,“当和胃气”,也就是我们上面那条说的那个机理,要用调胃承气汤解决。

一品堂主曰:

发汗后亡津液,易致胃家实。“问曰:缘何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方子可以用调胃承气汤,少少与饮之,胃中不燥,病会自愈。所谓调胃,就是调和一下胃气,泻热,使津液入胃中。药性上,苦能涌泻,咸能软坚,寒能清热,甘能滋补。这个方子,都具备了。

调胃承气汤中,炙甘草护胃养津,大黄和芒硝,都入阳明病位,通闭解结。两味攻下药,加一味养胃补津液的药。配伍法上,叫做泻中有补。经方的配伍,都是阴阳的配伍,升中有降,补中有泻等。药物有反佐是王道配伍,无反佐则是霸道之方。

334、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宋123)

斋主曰:

这条啊,语序要调整一下,就好理解了。“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先此时自极吐下者,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调胃承气汤;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一品堂主译:得了太阳病表证,已经过了十多天,在此之前经过大吐大泻的,心下部位温温想吐,却吐不出来,并且胸中疼痛,大便反见稀溏,腹部微微胀满,略有郁闷心烦,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治疗;之前没有经过大吐泻而有上述症状的,就不可以使用调胃承气汤。要是只想呕吐,胸中作痛,大便稍微稀溏的,这不是柴胡汤的证候,从呕而无物的症状上看,就可以知道患者曾经大吐泻过。(此时适合用生姜泻心汤治疗,虚寒津亏者,宜理中汤。)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斋主曰:

太阳病,是表证,病情发生了传变,入里了,并且已经十多天了。医生看到了病入里了,就用了吐法和攻下法,并且药量很大,为什么?他说了,“极吐下者”。极,极度的意思。“过经”,是传变的意思。这个“经”,不要理解成经络。这里的“经”,是界限的意思。六纲病位的界限。

经过了极度的吐下治疗,病人呢,出现了“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这一系列症状。剧烈的吐下,大伤胃气,病邪也没有彻底清除。“心下温温欲吐,大便反溏,”这是剧烈吐下后造成的症状。“胸中痛,腹微满,郁郁微烦,”这是阳明里实,病邪未净。心下温温欲吐,大便反溏,这两个症状,经过休息是可以自然恢复的。而胸中痛,腹微满,郁郁微烦,这是阳明余邪,需要治疗。他用了调胃承气汤。调和一下胃气,不要补,要把这个剩余的实邪轻微的清除去就自动恢复了。服用的时候,要注意,要少服。少量服用,矢气就行,不要腹泻,要掌握好这个尺度。

为什么呢?要是按照方后的服法,顿服,怕是更要腹泻下利的。我们看看这句,“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这是阳明篇条文中的一段,注意这句:“少与小承气汤”。我们要借鉴过来,叫做“少与调胃承气汤”。少服,看情况服用,病去即止。还有一句,也是佐证,“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因此,这条说的这个症状,用调胃承气汤,一定要少服。本来就便溏,你给正常量服用,一定会下利的,反而添病了!这是此条的关键问题。

“若不尔者,不可与”,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如果没有给吐下过,而出现了上述症状,千万不可用调胃承气汤。这样理解一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未经极吐下,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不可与调胃承气汤。”

那么,太阳病,传里十多天,没经过吐下等治疗,出现了这个症状,这是病传厥阴了。为什么说是传厥阴了?因为有太阴的吐、利,有阳明的郁郁微烦。胸中痛,腹微满,太阴和阳明都可以有这两个症状。从这个角度分析,这是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从厥阴病提纲的角度看呢?也很符合:“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脉经》)”治疗呢?该用什么方?要用生姜泻心汤比较合适。为什么用这个方子呢?大家课后去探讨。要是虚寒比较重的话,还可以用理中汤。

后面他又不厌其烦地交代一句:“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告诉你,不要以为这个是柴胡证,因为很多医生见到呕就以为是柴胡少阳证,不加思索地乱来,所以先师谆谆告诫呀。柴胡证,起码要头晕目眩,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的。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这个症状啊,是极度吐下造成的,伤了胃气津液,上下均虚了,体质强的,进一步可能要结胸的,弱的,怕是要入太阴的。

一品堂主曰:

吐下伤津而温温欲吐,心下,指的是胃上口、剑突下那个部位;胸中痛,是治胸骨后面那一区域疼痛;这些描叙在临床上是能够确切认知的。

病人用过吐法和下法后,欲吐,胸痛,微烦,腹微胀,便溏,有轻微的热象,确实适合调胃承气汤,符合临床实际。调胃承气汤和药症,在前面也给分析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33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宋105)

(脉经:伤寒十三日,过经而谵语,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小便利者,大便当坚,而反利,其脉调和者,知医以如药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属承气汤证。)

一品堂主译:得了伤寒十三天了,病邪入里,过了病位而出现神昏说胡话,这是因为病人里有实热,应当用汤药来攻下。小便通利的,大便就应当坚硬,现在反而下利腹泻,脉象调和的,可以知道是前医用了丸药攻下的缘故,这是治疗不当啊。虚寒腹泻的,病人脉象应当微弱而手足厥冷,如今反而见到脉象调和,这是里有实热,属于承气汤类方的范畴。

承气汤类方:

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去皮,炙,二两) 枳实(大者,炙,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炙,去皮,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斋主曰:

这条,大家和《脉经》的原文对比一下。伤寒十多天,病传了,过病位了,过到哪里了?到阳明了。为什么呢,出现了“谵语”。谵语啊,就是昏蒙,胡说八道了,就像迷惑的众生不知道道理在胡说一样,这个“谵语”是真胡说了,因为内热厉害,这个内热啊,源源不断,向外蒸,热不多呢,就蒸出来了,热多了,靠蒸出的这点热解决不了问题,这个热就上扰了,轻的鼻子嘴都破了,重了神魂颠倒胡说。

“当以汤下之。”这个汤是三个承气汤总称,根据轻重用承气汤就可以。具体的症状,不能一一举述,我们根据临床总结一下重点:蒸蒸发热,谵语,烦躁口渴,舌苔黄厚,脉洪实。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这是接着上面说的。如果小便正常,能够顺利,大便应当硬,内热啊,阳明的里实啊。这个小便啊,即使自利,它也是黄赤的。阳明里实,那个热都把水液蒸发掉了,通过汗和尿排出了,因此,大便硬了。那么,病人如果大便不硬,而是便溏下利了,脉还调和,没有太过不及,这为什么?一问呢,哦,找个大夫看过,给用了备急丸之类的丸药给泻下了,泄的太过,病没有彻底清除,还好,没有脱阳而转三阴,这个病人体质好,身体棒。要知道,表证过汗,病邪不解。里证过下,也是一个道理,也会不能彻底痊愈的。因此,先师说,“此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如果没有经过治疗,自己就下利,脉应当微弱无阳,要厥逆才对,就不是阳明了,大概是三阴病了。这句啊,是要我们注意分辨阴阳问题。那么,经过误治,出现了这个大便利、脉反和,还身热,还谵语,没好啊,病还在阳明那里没清彻底啊。就说了:此为内实也。治疗不可太过了,如果不用过备急丸一类药物过伤里气的话,用大承气汤就行。已经给用过了剧烈的攻下呢,就不能用大承气汤了,用力量轻微一点的汤剂,如调胃承气汤就可以解决了。

大家注意,宋本说的是调胃承气汤,而《脉经》原文说的是属承气汤。“属承气汤”,有“承气汤类”的内涵。之前我们讲过,如“桂枝汤”“四逆类”等的含义。他这里的“属承气汤”也是这个含义。后面也有个条文,说的是“柴胡汤”。没说大柴胡和小柴胡,但是文义上,是大柴胡汤。上述几个名词,我们要理解为:桂枝汤类、四逆类、承气汤类、柴胡类。仲景啊,是有方剂分类的理念的!这个理念,绝不是后人的创造!

仲景的方证理念、合方理念、合并系属理念、类方理念、药症理念,都在书中体现了,后人奈何不解呢?因此,我们在研究条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仲景“类方”的理念。不要看到条文说某个汤,就一定是那个汤。按《脉经》原文,人家说,属承气汤,承气汤有好几个,到底是哪个?这就要你去细分别了,这是仲圣本义,也是在考你学的是否精细严谨。《脉经》的记载,是王叔和第一次搜集整理的内容,往往是条文的原貌。这点,我们要引起重视。就像厥阴病提纲。

16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宋326)

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甚者则欲吐,下之不肯止。(《脉经》)

宋本是“食则吐蛔”,这不是胡扯吗?只有吐蛔虫才是厥阴病?太不严谨了!《脉经》的原文才是对的!还有,太阴病提纲,我们对比《脉经》,找出了问题,结合临床,给予了修正。不然,上千年了,我们还都蒙在鼓里。

凡是丸药大泻下,基本都是峻烈药。别看是泻药,用太过反而不能祛病的。何况如果给用了巴豆大热的泻药,更不得了。巴豆是泄寒的。一堆垃圾,用不急不慢的水冲,可以干净,用一桶水“哗”地一冲,冲不干净。这个我们要注意的。什么时候用“哗”地一下呢?急性肠梗阻一类的,紧急的不得了的,急救用。

一品堂主曰:

误下之下利腹泻,与自利腹泻不同,自利为寒,脉当微弱而手足厥冷。表证日久不解,邪热内传,有少阳与阳明之不同。

谵语者,神昏自说而胡言乱语也。谵语有热,法当以汤药荡涤之,仲景云:“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宋本说用调胃承气汤,是诸承气汤中的一种情况,是考虑到前医给误下之,内实没去,徒伤胃气津液,所以就考虑了调胃承气汤。这样即无小承气枳实、厚朴破气伤津之虞,又有调胃之炙甘草滋养胃气津液。因大便坚实,故复加芒硝以润燥。

仲景在这里就是要提醒医者,治学要严谨,临床用药要斟酌精准,而不至于大致治法用对了,但是却因治疗过度而病不解,甚至病情加重。大家课后可以对比,诸承气汤各自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应用?在恰当的情况下应用恰当的方药,你就能“药用当而通神”!

我们讲过桂枝汤和调胃承气汤,大家也可以对比,比如,桂枝汤解外(虚寒),调胃承气汤解里(实热)。桂枝汤解外(虚寒),四逆汤治里(虚寒)。偏于外表、上焦的热、实、胸胁满等,属柴胡汤类方;偏于内里、下焦的实热、谵语、腹满痛等,属承气汤类方。

也可以用小柴胡汤和调胃承气汤对比,桂枝汤和四逆汤对比,寒热虚实之辨证,就一目了然了。这只是举例,大家可以拿任何寒热虚实不同的方子来对比,理清病位、病性、病态,就会越来越明了。

前面还讲过汗后、下后虚、尺中脉微、荣气不足等,阴阳就在其中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些后世所谓的八纲名词,也是来源于伤寒论。实际上阴阳是父母,干活的是表里寒热虚实这六个孩子。阴阳是“总钻风”,孩子是“小钻风”,阴阳一以贯之啊!(小钻风,总钻风,是打比喻,西游记有述,呵呵。)

后世把八纲和经方的六纲并列来讲,甚至还有和经络臓腑有联系的六经说法,都是不恰当的。学院或各家流派把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还有温病狭义的卫气营血辨证等等,各自归类,并列着讲,有点儿以偏概全、头上安头之嫌。把清晰明白的六纲辨证给复杂化,玄虚化了。经方六纲已经给一以贯之了,仲景各方面都给论述了。

经方的六纲,是六大疾病提纲,《伤寒论》中“辨xx病脉证并治”,你看,仲景已经告诉你了,你就按顺序去辨xx病、xx脉、xx证、(合并)治法、方、药,这样去辨治就对了,清晰明了,很是完善的啊!哪有那么复杂呢?

中医原本不复杂,经方更不复杂,她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科学的循证体系。奈何后世非要给决裂割裂,总想彰显自己超越古人而有所发明。后世医学有很多闪光点,但是妄自臆测的更多,总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问题,设置障碍,乃至于把经方给复杂化,困难化。古中医学越早越接近原意,就像咱们现在所讲的《伤寒论》,本来就是仲景总结给后人的一部临床检阅疾病的大典,很是简单明白清澈啊!

336、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宋250)

一品堂主译:太阳病,要是给用了催吐、攻下、发汗等治法以后,病人出现了轻微的烦躁,小便频数,大便因而干硬的,可给与小承气汤,调和一下胃气,病就好了。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去皮,炙,二两) 枳实(大者,炙,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斋主曰: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这句话就把这条给彻底解了。太阳病误治,汗、吐、下或者过分利尿的话,导致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阳明里热会有烦躁的,这个烦躁不重,叫微烦。小便多,是内热蒸化水液外泄的表现,肠道没有水液了,因此干硬。

症状不重,没有发热谵语,只是大便干硬,介乎于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证之间,就用小承气汤解决,胃气和则愈。

什么叫“和”?就是调和,平衡了,津液恢复了,里热里实清除了。

一品堂主曰: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小承气汤。

汉传中医·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厚朴(温,除滞)

中性:清酒合(平,滋养胃津)

阴性:大黄(寒,除燥),枳壳(凉,除烦)

四象解析法

君(主症):大黄4两

臣(兼症):枳壳4两

佐(护胃气):清酒3合

使(夹杂症):厚朴2两

综合起来观察就是:

君(主症):大黄4两(寒,除燥)

臣(兼症):枳壳4两(凉,除烦)

佐(护胃气):清酒3合(平,滋养胃津)

使(夹杂症):厚朴2两(温,除滞)

昨晚讲332条时,我把清酒写成5合,大约100毫升,这是我以前浸洗大黄的黄酒用量,还是有点儿多了,改为3合(60毫升)合适。大黄4两是60克,堆儿比较大,酒少了不够浸洗大黄。又亲自试验数次,100毫升嫌多,60毫升刚刚好,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参考。

小承气汤,用药以大寒之药大黄为君,凉药枳壳为臣。以温药厚朴为反佐使者,去沟通阴阳。五证主治上,以燥烦为主,六纲上归为“阳明病”。胃津不是太匮乏,故佐药可以说是微量的米酒,也可以说无佐药,他方子没有专门配用养胃护津之品嘛!

我们来看看药症。

君药:

大黄 大寒 咸苦

《神农》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藏。

《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大黄,在本方中是君药,除里热,去血瘀。前面说过,在大黄附子汤、小儿黑散方里,大黄是使药。大家课后可以查阅一下三黄泻心汤、桃核承气汤、下淤血汤、抵挡汤等方剂,运用汉传中医经方解析法,看看大黄在里面分别是担任什么角色的?这也算是课后作业吧。

臣药:

枳壳 凉 酸微辛苦

《神农》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藏。益气轻身。

《别录》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枳殻,主入阳明、厥阴病位,既能外宣,又能内收。能“除寒热结”,阳明里实热结聚了,就会大便干硬。那么,枳壳“止利”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阳明的湿热下利,它还能去湿热。

斋主曰:“这个药,不是现在用的枳实,现在的枳实,很小,用三枚,就是三粒。能起什么作用?况且,各药之间的比例也不允许这样用。这个药,过去要秋天采,秋天的枳实会多大?枳实,指的是未成熟的果实。就是现在的枳壳。这个药,还可以消胸中痞满气胀。它和厚朴,常常是一起用,是个对药。寒温配合,升降配合,理三焦滞气。要知道,大便干硬了,肠道气机就会滞涩不通,用这两味药破除气结和血痹,气机通畅,可以协同大黄,使其攻下的力量骤然加大。酸苦除‘烦’,辛咸除‘滞’,苦辛除‘痞’,都具备了。”

佐药:

清酒(米酒) 平 甘酸微辛

一品堂主:主胸痹,诸痛,壮胆魄,宣达一身之表,治血脉不利,厚肠胃,除风下气,祛腥膻油腻,久服驻颜。

米酒的药症,是我自己总结的,在这里仅供参考。用米酒浸洗大黄,除了前面说的,能缓和大黄苦寒趋下之势,还能辛散行滞,散除积滞。也是取辛咸除“滞”之意,调胃承气汤也是取的这个辛咸配伍法。也可以不用酒洗,在煎药的时候,加一些黄酒在内就行。

使药:

厚朴 温 辛苦涩

《神农》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治霍乱,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逆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止烦满,厚肠胃。

厚朴,辛苦而温,主入太阴、厥阴、阳明病位。有温通除滞,消痰除惊的作用,并且升中有降,入头治“头痛,寒热惊气,血痹死肌”。定心安神,通行闭塞。厚朴的温性,在这个方子里,是个反佐。大黄、枳壳一派寒凉,加个温药佐使,不失阴阳互根之道啊!

调胃承气汤,大黄通闭,芒硝软坚,甘草缓急,没有行气的药,但因为芒硝的缘故,泻下力量也不算小,大便通了就行,或大便得解后微量服用。

小承气汤呢,因配合有行气破结药,可以兴奋肠道蠕动,泻下力度也很大。大黄能推陈致新,行气药又推波助澜,胃肠实热积滞焉能不除呢?

书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承气汤,方子的力量由小到大,按仲景原文来说,该是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是处在调胃承气汤和大承气汤之间的。

但是实际临床呢,很多时候它们是小承气汤、中承气汤(调胃承气)、大承气汤,按照这个顺序而药力步步增强的。这是个人临床观察给划分的,一个是药势的问题,一个是病势的原因,大家可以多多思考。

斋主曰:小承气汤中,“大黄和厚朴用量,取偶数,降的意思,枳壳取奇数,取升的作用,又是一种反佐。这个方子,不亚于桂枝汤的玄妙配伍。厚朴枳实炮制,是为了增加其温性。”

今晚就先讲到这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