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腺炎(胃脘痛,腹痛)

 寂寞在繁衍 2015-09-13

 

  胰腺炎(pancreatitis)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体,是消化作用最强的器官。它所分泌的胰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在正常情况下,胰液在其腺体组织中含有不活动即无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断地经胆总管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由于十二指肠内有胆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肠壁粘膜分泌一种肠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开始转变成活性很强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畅,即可引起胰腺炎。
 
  在正常情况下,族管和胆管虽然都经过一条通道流入十二指肠,但由于胰管内的压力高于胆管内的压力,胆汁不会反流入胰管内。只有当奥狄氏括约肌痉挛或胆管内压力升高,如结石,肿瘤阻塞,胆汁才会反流入胰管并进入胰腺组织,此时,胆汁内所含的卵磷脂被胰液内所含的卵磷脂酶A分解为溶血卵磷脂,可对胰腺产生毒害作用。或者胆道感染时,细菌可释放出激酶将胰酶激活,同样可变成能损害和溶解胰腺组织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将胰液中所含的胰酶原转化成胰蛋白酶,此酶消化活性强,渗透入胰腺组织引起自身消化,亦可引起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引发急性腹痛的病症(急腹症),是胰腺 中的消化酶发生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胰腺分泌消化糖、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胰腺位于左上腹部,胃的后方,呈细长带状形。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水肿或坏死出血,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急剧上腹痛,向后背放射,恶心、呕吐、发烧、血压降低,血、尿淀粉酶升高为特点。急性胰腺炎坏死出血型病情危重,很快发生休克、腹膜炎,部分病人发生猝死。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1) 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等。

 
  (2) 酗酒和暴饮暴食。
 
  (3) 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4) 其他因素: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腹腔手术,腹部外伤,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胰腺炎发作。
 

分型和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普通型和坏死出血型。坏死出血型较少见,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1 剧烈腹痛 突然发作,呈刀割样或绞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作。腹痛位置以上腹正中或上腹偏左为多。合并胆道疾病时疼痛在右上腹为重。多向腰背部放射,以左侧为著。弯腰或起坐前倾时疼痛可减轻,仰卧时加重。普通型腹痛3~5天减轻,坏死出血型腹痛延续较长,疼痛可弥漫至全腹部。
 
  2 恶心呕吐 起病初始即有频繁呕吐,可吐出胆汁。坏死出血型呕吐缓解代之以明显腹胀。
 
  3 发烧 普通型有中等度发烧,不伴寒战,持续3~5天。坏死出血型发烧较高,持续不退,体温40℃左右。
 
  4 休克 见于坏死出血型,病人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腹部和腰部大片淤斑、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发生突然死亡,经尸体解剖证实为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
 
  5 化验检查 血清淀粉酶超过500单位,即可诊断。但血清淀粉酶是在发病8小时以后上升,持续3~5天下降。所以发病初期血清淀粉酶可能为正常的,有时需要多次复查方能检出。尿淀粉酶升高可做参考。
 
  6 有下述情况应想到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1) 突然发生休克而死亡。
 
  (2) 突然发生上腹痛伴休克。
 
  (3) 休克伴有高血糖、糖尿。
 
  (4) 类似急性心肌梗塞表现,但心电图不确定。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造成的一种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有的病例急性期不明显,症状隐匿,发现时即属慢性。临床上常伴有胆道系统疾患,患者有上腹痛、脂性泻,有时并发糖尿病。慢性酒精中毒时也常引起本病。

病变

       肉眼观,胰腺呈结节状,质较硬。切面可见胰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胰管扩张,管内偶见有结石形成。有时可见胰腺实质坏死,坏死组织液化后,被纤维组织包围形成假囊肿。镜下,可见胰腺小叶周围和腺泡间纤维组织增生或广泛纤维化,腺泡和胰腺组织萎缩、消失,间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中西医结合治部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起病急。并发症和病死率均较高。属中医胃脘痛,腹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为饮食内伤,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肥甘、醇酒厚味,致使脾胃损伤;或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加之胆胰石积、蛔虫窜扰、阻滞津管,致使肝胆郁滞,横逆脾胃;或六淫外邪侵袭,其中以热邪、热毒、湿热之邪多见。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大肠,致使中下焦脏腑功能紊乱,最终引发本病。
       西医认为是各种因素造成胆汁胰液逆流,激活胰中的胰酶,胰液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增高,小胰管破裂,胰液外渗,自我消化而使胰腺发生水肿、炎症、出血和坏死。近年来,治疗急性胰腺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延期手术和个性化方案治疗,其治疗费用明显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减少。

       治疗方法:西医方面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电解质,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给善宁、静脉营养,解痉止痛等治疗;并进行医学影像对胰腺变化的监测,必要时行手术治疗。中医方面给予静脉注射丹参、生脉;胃管内注入大气汤或清胰汤。大承气汤:柴胡、黄苓、芒硝、厚朴、积实。清胰汤:柴胡、黄苓、胡连、白芍、木香、元胡、大黄、芒硝,若为蛔虫上扰,加使君子、苦楝皮根,细辛等。针刺足三里穴或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中上腹部给皮硝外敷。

       慢性胰腺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泄泻”、“痞证”、“癥瘕积聚”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慢性胰腺炎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虚,标实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目前中医在治疗慢性胰腺炎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概况总结如下:
        1 国内辨证分型及方药治疗
        对慢性胰腺炎的中药治疗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仅局限于个别经验报道,现归纳为以下几种证型:
        1.1脾胃虚弱型[1]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脘腹胀满,肠鸣,纳谷不化,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消瘦,舌苔白厚或白厚腻,脉缓或虚弱。治以健脾理气,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或香砂六君子汤。本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而且日久会导致气滞血瘀。
        1.2气滞血瘀型[1]证见腹痛拒按,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上腹部扪及包块,压痛明显,舌质紫暗,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方以膈下逐瘀汤加减。多见于慢性胰腺炎发作日久者,病情较重,由气及血,属正虚邪实阶段。
        1.3肝气郁滞型[2][1]症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恼怒常使病情加重,嗳气、矢气痛减,苔薄,脉弦。治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本型发病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有关。
        1.4脾虚食停型 [3]症见脘闷纳呆,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泄泻,大便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面黄肌瘦,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脉弱。治以健脾化积,调畅气机,方以清胰汤合枳实化滞丸加减。
        1.5肝胆湿热型[3] 症见胃脘、两胁疼痛,厌食油腻,发热,恶心,身重倦怠或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肝胆,利湿热,方以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1.6热实结滞型[4]症见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痛连胁背,恶心嗳气,口干口苦,大便不通,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通腑,理气导滞,方以大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此型多见于慢性胰腺炎复发者。
        1.7寒实结滞型[4]症见腹痛,得温则减,胁下胀满,便秘,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多见于年老体弱者,病程较长,或复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治以温胰散寒,行气活血,方以温胰汤。此型少见。
        2 方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
        邱建强[5]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胰腺炎,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方法如下,内服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香附各12g,枳壳、炙甘草、川芎各10g,赤白芍、元胡、鸡内金各15g,炒薏苡仁、丹参、焦山楂各30g,每天1剂,加水800ml,煎至400ml,分早晚2次温服,8周为1个疗程。丹参注射液10ml,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左右各5ml,隔天1次,28d为1疗程。治疗期间均不服用其他任何药物,饮食应容易消化,禁酒,避免过饱。该方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诸药合用可使肝脾调和,气机通畅,腹气通降顺利则腹痛自然缓解,同时配合足三里注射,对脏腑具有调节作用,这种方药配合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对胃肠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功能,所以收到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
        3 针灸治疗
        张氏[4]报道采用体针治疗慢性胰腺炎,穴位可选用①足三里、下巨虚、内关;②中脘、梁门、内关、阳陵泉、地机;③脾俞、胃俞、中脘。实证,配巨阙、天枢、行间、内庭;虚证配关元、中脘、气海、足三里;无论虚实,都可配膻中。如呕吐、恶心者,可针刺内关、天突、足三里,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呃逆,针刺主穴为天突、膈俞、内关,中强刺激,间隔运针。休克,主穴素髎、内关中强刺激,持续运针或加电针,加配人中、中冲、涌泉、足三里,留针或加脉冲电流。
        中国传统针刺、灸法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机理有以下几种,英国Watari[6]在研究灸法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胰脏损害的治疗作用发现与机体免疫机能有关的储脂细胞在受损胰腺中增多,而施灸法后储脂细胞数量及体积均增加并紧密地与激活的巨噬细胞接触,几乎所有的胰腺腺泡和胰岛细胞均恢复正常。渡边清刚[7]在研究针刺对胰外分泌功能的影响中发现针刺脾俞、胃俞、章门、中脘并适当加电针,对胰外分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认为针刺将会成为胰腺功能障碍的有效辅助疗法。狩野义宏[8]在选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肝俞、脾俞、大肠俞等穴对大鼠的死亡率及胰腺、肝组织老化的超微形态学研究中发现,针刺对防止胰腺、肝脏组织的老化是有效的。
        总之,随着广大中医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胰腺炎一定会取得满意的疗效,从而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