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6岁,他得了癌症,他最后的演讲震惊了所有人

 小北在路上 2015-09-14


今天又是工作日,书单君想给大家打打鸡血,和大家分享一场传奇的演讲。


做这场演讲的,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兰迪·波什(Randy Pausch)。




2007年9月18日,他做了一场叫“最后一课”的演讲。“最后一课”是美国大学的学术传统,它假设一个教授即将不久于人世,他将告诉学生什么?他一生最重要的经验和智慧是什么?兰迪的演讲却不是假设。在演讲之前,他被确诊胰腺癌,医生告诉他,他只剩下不到6个月时间。


讲台上的兰迪,年轻、健康、幽默、激情四射,就像他所说的“假如我看起来不够消沉或忧郁的话,很抱歉让你们失望了”,这就是他和世界说再见的方式。之后,他打算把剩下的时间都留给家人,安安静静地度过最后的日子。


但是,在台下的400多名观众中,有一位他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校友杰弗里·查斯洛,他是《华尔街日报》的专栏记者,他驱车300里来到匹兹堡听兰迪的讲座,被彻底折服。第二天,他就在专栏里记录了这“最后一课”,称它是“一生难觅的一堂课”,并在《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上贴出相关片段视频。


演讲的完整视频随后也被传到YouTube上,下载量迅速超过1000万次,被译成了7种语言。


之后,他被ABC新闻网评为“年度人物”,被《时代》周刊选入“影响世界的100人”;

卡耐基·梅隆大学所在的城市匹兹堡将11月9日定为“兰迪·波什日”;

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也给他写信说:“您的努力反映了美国人灵魂中最好的一面。”


为什么他的演讲能感动世界?



兰迪的演讲,是从童年的梦想清单开始的

和很多妥协于现实、追逐财富的人不同,兰迪认为“只有极端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财富当做自己的童年梦想”。对他来说,深爱的一切都根植于他童年的梦想和人生目标,他的一生也在设法实现这一切的过程中,得到了比财富更多的东西。


砖墙挡不住追梦人


兰迪从小就是一个爱做梦的孩子,喜欢躺在父亲特制的木板床上做白日梦。




他没有想到,这些梦想引领了他的人生。


成为迪士尼幻想工程师


8岁那年,兰迪和家人第一次去迪斯尼乐园玩。一到那里,他就产生了敬畏之心,他感觉,这是他所到过的最酷的场景。


当我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排队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等,我要马上造出这样的东西!



兰迪(前排右)和姐姐在爱丽丝奇境


这个念头虽然只在瞬间产生,他却念念不忘了20年。


20年后,兰迪终于从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时,就马上给迪士尼幻想策划公司寄去申请。但是,他被拒绝了。


他们在回信上说,他们审阅了我的申请,但没有“任何需要你的特殊资历的岗位”。

没有?这家公司以雇佣大批人员扫大街而闻名!迪斯尼竟然没有适合我的岗位?甚至一把扫帚也没有?


兰迪就这么遭受了挫败,但他没有气馁。他相信:“砖墙存在是有原因的。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阻挡我们,而是要给我们一次机会,来表明我们是多么想得到某个东西。”


后来,他遇到了一个机会。


当时,他正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授,参与一个虚拟现实项目,他和同事搭建的虚拟现实系统被业界高度赞赏。不久后,他听说迪士尼幻想策划公司也正在做一个虚拟现实项目,而且是顶端机密,会让人们乘着魔毯飞行。


兰迪如获至宝,马上开始给迪斯尼打电话。在他执拗的坚持下,他的电话被转来转去,最后接到了管理团队的梦想策划师乔恩那里:


我告诉乔恩,我要去加利福尼亚。我们可以见面吗?(事实上,如果他说可以,那将是我去加州的唯一理由。哪怕他在海王星上,我也要去见他!)

在去见他之前,我花了80个小时做准备工作。我请教了所有我认识的虚拟现实高手,了解他们对迪斯尼这个项目的看法和疑问。结果,当我最终和乔恩见面时,他看到我准备得这么充分,惊讶地叫了起来。


当然,最后他们达成了协议,兰迪会去迪士尼工作6个月,做一个项目。但唯一的问题是,兰迪需要设法让他的老板同意他以学术假的名义离开。


这次,兰迪遇到了“反派人物”,他的院长。院长成了又一道砖墙。于是他去找另一位院长,在他的办公室里异常兴奋地提出了他的要求,那位院长同样犹豫不决,但是在他的坚持下,最后,他终于被允许休假了。


“那是个炎热的夏季夜晚,我打开立体音响,播放《狮子王》的音乐。等我开车来到总部大厦时,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那个在迪士尼乐园睁大眼睛的8岁男孩已经长大成人了。兰迪最终到了梦想的迪斯尼,成为了一名幻想策划师。



兰迪在迪士尼参与的项目


成为《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船长


像无数出生于1960年的狂热美国人一样,兰迪的另一个梦想,是成为《星际迷航》中的“探险”号星际飞船的指挥官——詹姆斯·T·柯克船长。在爱好科学、有抱负的男孩看来,恐怕没有任何偶像比《星际迷航》中的柯克船长更了不起了。


柯克船长


他是那些活力充沛的管理者中的精英,懂得如何授权,具有鼓舞士气的激情,工作时无论穿什么都英俊潇洒。他是确定大方向和基调的那种人,像一位希腊神祇。


30多年后,实现梦想的机会又来了。


柯克船长的扮演者威廉·夏特勒正在写一本关于《星际迷航》的书,他想参观兰迪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虚拟现实实验室。


兰迪马上和学生夜以继日地建立起一个虚拟现实世界,它和“探险号”的驾驶舱很相似。


最后,夏特勒在实验室里体验了这个世界,他沉醉又惊喜地待了3个小时,问了无数个问题。



兰迪和儿时偶像“柯克船长”(左)


“当我看到夏特勒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实现了一个梦想。面见儿时的偶像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他能来你的实验室看你做很酷的事情,那简直是酷毙了!”


当别人告诉兰迪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只有4%时,他想起了《星际迷航》中的情景:


预备学员们在进行模拟训练,不管他们怎么做,最后都要被杀死。而当柯克船长成为预备役学员时,他重新编写了模拟训练的程序,因为,“他不相信那种不能胜出的情境的存在。”


《星际迷航》一直都能为他提供精神支撑,这就是兰迪一直痴迷星际迷航的原因。这种痴迷让他受益匪浅,他坚持认为,“因为观看了柯克船长指挥'探险号’,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教师和同事——也许还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丈夫。”


夏特勒知道兰迪的病情后,给他寄了一张他扮演的柯克船长的照片,上面写着:我不相信那种不能胜出的情境的存在。




(后来,《星际迷航IV》的导演得知兰迪的梦想,邀请他在2009年上映的影片中客串一个角色。)


兰迪对童年梦想超乎常人的执着,让他几乎实现了自己梦想清单上的所有梦想。

但这些就是全部吗?如果完成梦想是重要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伟大的目标呢?

兰迪说:“年长之后,我发现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是唯一比实现自己的梦想更有意义的事情。”


以正确的方式引领你的一生


1993年,兰迪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时,有个名叫汤米的年轻人想加入他的研究团队工作。在交谈中,汤米提到他的童年梦想是参与下一部《星球大战》的摄制,为它制作特技。


“童年”和“梦想”这两个词马上引起了兰迪的注意。但第一部《星球大战》是1983年拍摄的,之后没有任何拍摄续集的计划。不过兰迪觉得,即使他没有实现这个梦想,这种向往也会起到积极作用,于是他邀请汤米参加自己的研究团队。


在汤米为兰迪的团队工作期间,兰迪一直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并且寄予厚望,最后汤米成为了极为出色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者。


意料之外的好运气来到了:这正是制片人兼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公司需要的语言程序,于是汤米被他们雇用了,最终参与了1999年、2002年和2005年三部《星球大战》的制作。


汤米感慨地说:“能跟着兰迪工作,向他学习,这是很幸运的事。假如没有兰迪,我是不可能在这儿的。”



汤米


但兰迪并不满足于一对一地帮助学生实现梦想,他希望尝试在更大的范围内这样做。


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任教授期间,兰迪开设了一门“构建虚拟世界”的课程,全校的学生们都可以在这里提出天马行空的想法,并组建团队,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方式实现它们。


到了展示日那天,兰迪的课堂上除了他的50名学生,还坐着另外50个他不认识的人——学生的朋友、父母。“我的课以前从来没有学生父母到场!”



兰迪的学生在展示项目成果


这个课程越来越受欢迎,后来直接推动学校成立“娱乐科技中心”,开设硕士课程。现在,“娱乐科技中心”已经从卡耐基·梅隆大学逐渐推广到其他国家。


“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学生——我是不可能认识他们的,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他们童年的疯狂梦想,真是棒极了!”


通过帮助他人实现梦想,兰迪得到了内心的更大满足。他说,要学会“如何引领你的一生(Lead your life)。如果你正确引领你的一生,因缘自会带来你所应得的一切。


在兰迪的一生中,他引人注目的乐观和对梦想的执着,都来源于父母。

不要扰乱孩子们的人生


兰迪有一个严厉的母亲和一个宽容的父亲。母亲把抑制兰迪的自负视为使命的一部分,父亲则总是以微笑的方式激发他的创造力。


高中上到一半时,兰迪的想象力爆棚,他决定把脑海中的想法泼洒到家里的墙壁上。




几十年之后,这间房子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看到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涂鸦,每个来访的朋友都要惊奇地说一句“真不敢相信你的父母会让你这样做”。


父亲是兰迪心目中的英雄:“他是一位捍卫社会平等的斗士,把平等视为最伟大的目标。他对社会寄予厚望,尽管他的希望多半被击得粉碎,但他依然是个激情洋溢的乐观主义者。”


父亲永远鼓励兰迪激发出远大的理想。1969年夏天,当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那个夜晚,8岁的兰迪因为夏令营老师的禁令,只能在帐篷里睡觉,父亲却从家中电视机上拍下了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画面,为他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这张照片至今还珍藏在兰迪的剪贴簿里。



父亲和兰迪


兰迪的父亲在83岁时被诊断出白血病,他把自己的遗体捐作医学研究,把钱留给自己在泰国的慈善项目,使之可以再持续6年。


父亲的离世,使兰迪更深切地体会他的离开对三个年幼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尽管我的孩子将有疼爱他们的母亲指引他们度过灿烂的人生,但他们将失去他们的父亲。我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可这太让人心痛了。”

“我相信,假如我爸爸在世,他会赞同我如何度过生命最后几个月的打算……他会提醒我,最重要的事情是,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的父母深爱着他们;而且,父母不一定只有活着才能做到这一点。”


兰迪不想那么快告诉孩子们真相,为了保持身体机能,他每天会远离家人进行一个小时的骑车运动,这是他后来唯一离开家人的时间,每当一个人奋力踩脚踏板的时候,兰迪也会感到悲伤。但回到家,他又快乐地和孩子们玩耍,第二天再次精力充沛地继续骑车。




在一次采访中,兰迪说,他无意告诉这个世界应该怎样生活,他真正关心的听众始终只有3个人——他的3个孩子,6岁的迪伦、3岁的洛根和2岁的小女儿克洛艾。


他们还这么小,却不能在他的保护和陪伴之下成长,这是他最大的痛楚。他多么希望将未来30年该为他们说的话、做的事情,浓缩到6个月内完成。


这种痛楚和渴望如此强烈,如果他是一个画家,他会画出来;如果他是音乐家,他会谱出一支曲子;但他是一个教授,他只能选择讲课。


所以,这最后一课,甚至不是对那400名学生和同事讲的,他只是借此将自己装在了一个瓶子里,有一天它会被冲到海岸,被他的孩子们捡到,到时候,他们会明白一个父亲的心意。




很多人问兰迪对孩子们有什么梦想,他这样阐释自己对父母的角色的理解:


“父母的职责在于鼓励孩子们培养人生的乐趣,以及追求自己梦想的强大动力。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帮助他们养成应对事情的一整套方法。

他的生活只属于他自己。我只想鼓励我的孩子们满怀热情和激情走他们自己的路。我想让他们感到,不管他们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我都会陪伴在他们身边。”


“最后一课”后,他带着一家人离开匹兹堡,搬到弗吉尼亚,因为那里离他妻子的娘家更近,她能得到更多情感上的支持。


癌症没有改变他的性情,他仍然开朗、乐观、幽默,喜欢拿癌症开玩笑。他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妻子和孩子。他带儿子和海豚一起游泳,这样儿子就永远不会忘记。




他为每个孩子写下不同的人生建议,比如如果我只能给你三个字的建议,我会说,'说实话’。如果还可以加个限制,那就是'永远’(All the time)


他为2岁的小女儿克洛艾留下的话是,“如果将来有一个男人喜欢你,不要管他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她长大的过程中不会有父亲的记忆,但他希望她知道,她的父亲是世界上第一个爱她的男人。




除此之外,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更多他对人生的感悟,兰迪请杰弗里帮忙,在他每天骑车锻炼的一个小时内通过耳机和在纽约的杰弗里交谈,他们一共交谈了53次,加上演讲的内容,由杰弗里整理成一本《最后的演讲》,作为留给孩子们最后的礼物:



这本书在上市48小时内首印40万册售罄,60天销售突破300万册,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


我不知道如何才能不快乐


兰迪对着自己长了10个肿瘤的肝脏CT说:“情况就是这样。我们无法改变它,我们所能做出的决定只能是如何对待它。我们不能改变拿到手里的牌,但我们可以控制出牌的方式。


医生告诉兰迪,他只剩下3到6个月的时间,在6个月那天到来时,兰迪特地买了一份《纽约时报》,举着报纸拍了照片,发在博客上,“六个月过去了,我还活着!”




他每天锻炼,积极更新健康日志,发起更多的人进行抗癌行动。


他在美国参议院劳工、卫生、公众事业、教育及相关机构拨款委员会游说,代表胰腺癌行动组织发言,要求国会拨款1.7亿美元,寻找胰腺癌的治愈方案。



兰迪和国会议员


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的:“我不知道怎么才能不快乐。我快要死了,但是我还是很快乐。我还会在剩下的每一天里继续开心。因为我不知道任何其他的活法。”


受到兰迪鼓舞的人不计其数。


兰迪的大学同学李开复和女儿一起看了演讲视频,激动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息。李开复通过电邮找到兰迪,得到允许,把视频加上中文字幕,和讲稿、讨论一起放在网站上和中国网友分享。


全世界都从他身上获取生命的激情和能量,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人不再自怨自艾,有人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与他一样面临死亡的人振作起来,试图重新寻找生命的意义。正如他在讲座中所说的,“我活着,就好像马上就要死去;但同时,我活着,就好像我还好好活着”。


一位中国的癌症女孩罗宾·罗在演讲现场收到兰迪送出的绒毛玩具——“房间里的大象”(美国谚语:寓意众所周知却故意被某方忽略的问题,兰迪在演讲中指自己患病一事),之后一直和兰迪保持联系,交流抗击癌症的心情,后来,她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旧金山站的火炬手。




世界各地的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属都把兰迪作为自己的榜样,写给兰迪的邮件铺天盖地。那些因为癌症失去丈夫的妇女也写信来鼓励兰迪的太太杰伊。


2008年7月25日,兰迪·波什的人生划下了圆满的句号,那一年,他47岁。




在兰迪被诊断出癌症晚期之后的早晨,他的同事罗比发给他一封邮件:


她说,头一天晚上她下班驱车回家时,看到前面一个男人开着折蓬汽车。那是一个温暖、晴朗的早春夜晚,那个人打开折蓬,摇下所有车窗,胳膊倚在驾驶座边的门上,手指正在和着收音机的音乐轻轻地敲着。晚风吹拂着他的头发,他的头也在轻轻晃动着。


罗比换了个车道,靠近这辆车。她能够从侧面看到那人脸上的一丝微笑,是那种当一个人快活地独处、沉思时才会流露出的心不在焉的微笑。罗比想:“哇,这是个享受今生此刻的典型。”


最后,折蓬汽车拐了个弯,罗比看到那个人的正面。“喔,天哪,这不是兰迪·波什吗!”


罗比在邮件中写道:“你可能永远不知道看到你的那个瞬间使我的这一天变得多么不同寻常,使我明白了人生究竟是什么。”

好了,兰迪的故事讲完了。就像《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的:“真正的成功,是在中年时成为少年时梦想成为的那个人,其余一切都是失控导致的结果。”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你脚底的毯子就被抽掉了,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你也有一次公开演讲的机会,你会说些什么?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请读《无数人跨不过的坎,却成就了他的人生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