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蒙老师

 圆角望 2015-09-14
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第一位、第一X,总是铭刻在心,时不时浮出脑海。60年前,我第一次踏进学堂,第一位教我知书达理的顾树楠老师我至今犹记在心。
  1955年秋,我刚满8岁,家里送我上学堂。从此,我结束了成天在村子里自由游荡赶鸡逗狗的日子,开始了一本正经其实懵懵懂懂的念书生活。就读的何家桥小学离家不算远,曲曲弯弯走过几条田埂路过几户人家就到了。校门口的一间小屋是老师的办公室,桌上有一只铜铃,老师一摇铃就开始上课。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要点名,放学时都要排好队一起出校门。
  慢慢地我知道老师其实就他一个,叫顾树楠,常熟城里人,看上去有些年纪了,说话的口音和我们不一样,村民们都亲热地叫他顾老师。“顾老师”已是解放后新潮的称呼,以前都是叫先生的。那时乡村里只有私塾。解放了农家的孩子也要受教育。由是,政府办学校派老师招学生授新式教育。顾老师大概就是奉命来到何家桥小学教书的第一人。
  说是学校,其实原本是个当地很有名气的庙宇,听大人说,以前每次庙会都热闹非凡。全校1至4年级的学生都集中这大殿里上课,课桌和凳子自带的。顾老师摇完铜铃就挟着书本、教具走进这大殿。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复式教学,是那时很通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开学初,我们这些野惯了的乡下小子实在坐不住静不下,常常在课堂上做些欺负女生或恶作剧的事情,甚至于故意弄出点事让老师难堪。顾老师治我们的办法就是关夜学。所谓关夜学就是留在学校很晚才让回家。被关夜学是件很丢人的事。后来想想,真是对不起顾老师,他只身来到偏僻落后的乡下,一日三餐生活起居的事情都得自己操持,更要兼顾学校所有事务,他既是校长,又是教师乃至校工,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算术老师,还是音乐、美术、体育老师,一个学期里各年级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方能完成,还常常上门家访,真够难为他的。难怪村民们待他尊敬而又亲热。
  印象中的顾老师常年穿着件旧中山装,不是青的就是灰的,裤子上还有补丁。顾老师抽烟,而且烟瘾好像还不小,这或许与他天天要熬夜批改学生作业与备课,思考学校的管理与发展,以及孤寂的单身生活有关。
  光阴荏苒,在顾老师的教诲下我度过了初级小学的念书生涯,由懵懵懂懂自由散漫、不识一字不明事理的顽童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顺利考入朱家桥高级小学,以后又考入初中、高中。因“文革”中断的学业后来得到了弥补,参军、入党、提干、转业,几十年一路愈行愈远,而今蓦然回首,顾老师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我曾试图在常熟城里寻访他,想表达蒙童的一点心意,遗憾的是没能如愿,有校友告诉我顾老师已经作古,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怀念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